胡天成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

2015-12-16 15:54郭军军孙香娟王海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郭军军,孙香娟,王海俊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胡天成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

郭军军,孙香娟,王海俊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

[摘要]胡天成认为,小儿多动症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肝、脾、肾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病机特点为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在治疗上以调和脏腑阴阳为基本治则,并采用导赤散、四物汤等古方化裁,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多动症;胡天成;临床经验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小儿,临床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有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1]。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多起病于3岁以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属于行为障碍性疾病。该病给患儿的身心发育及家庭生活都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胡天成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对小儿多动症的治疗颇有研究,现将其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辨证论治

1.1躁动之病缘于火,心肝郁热主病因小儿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阴阳失衡,阴不制阳,则阳易亢。心者君主之官,为神明之主,心火内盛则心神烦乱,多言多语。如《张氏医通·卷六·神志门》云:“气乱于心则烦,盖热客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大抵心火旺,则水亏金烁,惟火独炽。”“多言者,言为心声,由火燔而鸣,故心热则多言,犹醉而心热,故多言也。”幼儿情志致病者虽少,然其一旦患病则病情较重。肝者在志为怒,肝气盛则怒,热则躁扰多动,卧不得安。所欲不遂,则肝气不舒,郁而化热,上扰于心。心肝郁热化火,上扰于心,心神不安,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喜高声大叫,睡眠易惊,急躁易怒或多动多语,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甚者打人毁物,不寐多梦,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热泻火、重镇安神。偏于心经郁热者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黄连、生地黄、淡竹叶、川木通、甘草、龙骨、牡蛎、蝉蜕、酸枣仁、远志)。导赤散为钱乙所创,旨在清心养阴,加用黄连加强其清心除烦之力,加用龙骨、牡蛎、蝉蜕、酸枣仁、远志以重镇养心安神;偏于肝经实火者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川木通、龙骨、牡蛎)清泻肝火、重镇安神。失眠多梦者可加首乌藤、合欢皮养心安神;大便秘结者,加用大黄、芒硝泻下通便。若肝气郁结化热者,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当归、白术、柴胡、白芍、茯苓、蝉蜕、郁金、枳实、青皮)以清热疏肝。

1.2神无所主心烦乱,痰热内扰邪为患《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谓“痰为诸病之源,怪病多痰”。痰为病理产物,亦为致病原因。患儿平素喜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易致痰湿内生,蕴而化热。痰热内盛,扰乱心神,表现为多语多动,冲动任性,烦躁易怒,难以自控,神思涣散,胸中烦热,夜寐不安,失眠多梦,痰多黄稠,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当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胆南星、枳实、竹茹、陈皮、法半夏、茯苓、瓜蒌皮、酸枣仁、炙远志)。温胆汤者,治痰之代表方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虚烦证治》云:“心虚胆怯,气郁生热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温胆汤主之。”本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黄连加强其清心热之力,瓜蒌皮、酸枣仁、炙远志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喉间痰鸣者,加鲜竹沥、海浮石清肺化痰;胸中烦热者,加栀子、连翘清心除烦;夜寐不安者,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口干口苦者,加黄芩、天花粉泻火生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泻下通便。

1.3心肾不足阳独亢,虚火上炎扰神明《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河间六书·狂越》云:“心火旺,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指出肾阴肾水不足不能制约君火。小儿阴常不足,肾常虚,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肾阴亏虚,心肾不交,水火不能相济,心火独亢,扰动心神。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健忘,学习成绩下降,手足躁动不能自控,虚烦不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遗尿,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当养阴潜阳、宁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人参、茯苓、石菖蒲、远志、龙齿、龟甲、酸枣仁、知母、黄柏、生地黄、川芎)。安神定志丸出自《医学心悟·卷四·不得卧》,主治惊恐不安,心悸失眠。胡天成在原方基础上加知母、黄柏、生地黄、龟甲以加强清热养阴之力;酸枣仁、川芎养心安神。气不虚者去人参;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者,加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养阴生津,增液润燥;头晕耳鸣者,加磁石、牡蛎平肝潜阳。

1.4神思涣散心脾虚,心神失养神不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柔弱,气血未充,且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每多损伤脾胃。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气血生化乏源。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脾虚肝旺,土虚木乘,气血不足,则见多动而不暴戾,多语而不激昂。多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治当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归脾汤出自《济生方》,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之主方。神思涣散,记忆力差者,加五味子、石菖蒲、益智仁宁心安神,开窍益智;失眠多梦者,加龙骨、牡蛎、首乌藤镇惊养心安神;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开胃。

1.5阴虚阳亢相火动,髓海不足神不宁小儿肝常有余,肾常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心神不宁。《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为刚脏而性动,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为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肝肾同源,肾水不能涵养肝木或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可出现多动难静,急躁易怒。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可见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健忘。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当滋养肝肾,宁神益智,方用加味知柏地黄汤(炒知母、炒黄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酸枣仁、炙远志)。急躁易怒者,加栀子、石决明泻火除烦,清热平肝;健忘者,加石菖蒲、郁金开窍醒神;盗汗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收敛固涩止汗。

2病案举例

江某,男,9岁,2014年1月21日初诊。患儿眼周青黑,平素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多语,烦躁,学习成绩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滑。诊断为小儿多动症,辨证为心经积热,治法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生地黄、酸枣仁、郁金各15 g,淡竹叶、川木通、牡丹皮、栀子、蝉蜕、僵蚕、远志、石菖蒲各10 g,黄连6 g。水煎服,每日1剂,共14剂。

2014年2月7日二诊,上述症状好转不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滑。仍辨为心经积热,在原方基础上减去酸枣仁,加龙骨、牡蛎各15 g。共14剂。

2014年2月21日三诊,多动有所好转,注意力能集中10 min以上,但遇到挫折后容易哭。舌红,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郁化热,治以清热疏肝、解郁安神,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生白芍、炒白术、茯苓、郁金各15 g,柴胡、当归、枳实、青皮、牡丹皮、栀子、石菖蒲、蝉蜕各10 g。共10剂。

2014年3月3日四诊,上课注意力有所好转,但背书时手脚不停活动,小便黄,纳眠好转。舌微红,苔薄黄,脉平。肝经郁热未尽,仍守方加减,上方去蝉蜕,加龙骨、牡蛎各20 g。共10剂。

2014年3月11日五诊,注意力明显好转,上课时可以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问,舌淡红,苔白厚花剥,脉平。辨为心经积热,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共14剂。

2014年3月25日六诊,注意力较前集中,喜吼叫发声,踩左右脚,纳眠可,舌红苔薄黄,脉平。辨为肝血不足,治以养血熄风、泻火除烦,自拟养血熄风汤加减:生地黄、生白芍、郁金各15 g,当归、川芎、全蝎(另包)、蝉蜕10 g、僵蚕、牡丹皮、栀子、石菖蒲各10 g,蜈蚣(另包)2条。共14剂。

2014年4月7日七诊,上课有小动作,仍有吼叫发声,纳眠可,大便偏稀。舌红苔黄偏厚,脉滑。辨为脾胃积热证,以清泻脾胃积热为法,方用泻黄散加减:石膏15 g,栀子、防风、藿香、牡丹皮、全蝎(另包)、蝉蜕、僵蚕、桔梗、枳壳、紫苏叶各10 g,蜈蚣(另包)2条。经服泻黄散加减治疗1个月后,患儿诸症好转,注意力能集中,小动作明显减少,学习成绩较前有所提高。

按小儿多动症病机为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初诊患儿辨证为心经积热,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清热泻火、安神定志,并加用酸枣仁、远志等药养心安神。复诊时症状好转不明显,病机未变,故守方加减,酌加重镇安神之龙骨、牡蛎。三诊时明显好转,此时情绪易波动,辨证为肝郁化热,治以清热疏肝、解郁安神,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经过守方加减治疗两次,注意力较前明显集中,余症不显,根据舌脉辨为心经积热,仍用黄连导赤散加减。六诊患儿出现吼叫、踩脚动作,为久病子盗母气,肝血不足所致,采用自拟方养血熄风汤加减。该方以四物汤为基础,加蝉蜕、僵蚕、全蝎、蜈蚣养血熄风,牡丹皮、栀子泻火除烦,石菖蒲、郁金行气解郁。后以泻黄散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患儿病情得到控制。

3结语

小儿多动症疗程较长,其证候多变,往往不同证型交替出现。医者当谨守病机,随证治之。伴发抽动症者,又当相兼而治。除服药治疗外,心理疏导亦很重要,切忌打骂歧视,避看打斗恐怖片,防止精神刺激。尽可能参加书法绘画,弹琴等课余活动,以静制动[2]。

参考文献:

[1]马融,胡思源.儿科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技术要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8-267.

[2]胡天成.胡天成儿科临证心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9-102.

收稿日期:(2015-06-27;编辑:张倩)

作者简介:郭军军(1982-),男,硕士,医师

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CJJ2014016)

[中图分类号]R249[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6.016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闵晓俊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临床经验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卢传坚教授辨治慢性皮肤疾病经验举隅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从脾胃论治肺癌浅析
瑶医权提汤治疗肝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