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探析

2015-12-18 19:06王俊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王俊华

摘 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诵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于诵读教学方法的运用,指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展开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结合时代背景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诵读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新时代下的教学现状,展开语文诵读教学的探析,更好的促进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诵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诵读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诵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形成阶段,应用诵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字的语音、语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投入到教学课堂之中,帮助老师更好的指导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素材

丰富的语言素材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更好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在小学语文应用诵读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交流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表意不清、语言组织混乱等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不足,无法使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身的想法,影响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词汇,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词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语文课堂的诵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诵读教学通过大量的诵读文章,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诵读教学通过诵读文章,引导学生触发语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气势、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感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应用

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教学的质量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成为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方向。诵读教学作为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科学应用诵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应用诵读教学

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诵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诵读教学并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加强对于诵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的应用诵读教学。只要教师真正的理解,正确的应用诵读教学才能真正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创新诵读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诵读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在应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创新诵读方式,通过丰富的诵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诵读方式,例如可以开展诵读比赛、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丰富诵读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诵读教学的效果。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诵读教学,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是笼统的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导致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下降,在诵读教学中,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诵读情况,有针对的开展诵读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指导学生更好的参与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结语

诵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和应用诵读教学,真正的发挥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冰.论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2):18-18,19.

[2]李伟.论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24):86.

[3]金亭.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20):305-305,308.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