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的解读及实践策略分析

2015-12-18 19:07付玉红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实践策略新课标

付玉红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颁布以后,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而作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整个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作文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整改和更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实践策略

以教学策略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入手,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根据分析作文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激发兴趣的策略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策略。

一、解读与分析

1.现状解读

自从新人教版的新课标改革以来,初中生作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师是初中作文新课标的重大引领者也是新课标实施的实践者。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标的适应程度和精细化,提高初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中国众多教师中,一些具备适应改革的能力,还有一些缺乏将新课标落实到实处的决心和心思。经过诸多实质性的调查,初中生作文教学新课标,新课标中注重理论比较多,在实践方面落实性比较差,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创造性、新颖力,但是这些为实践方面比较难以落实。

2.方法举措

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中,如何将新落实到实处呢?可以编写配套的作文教学指导书,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在作文教学指导书下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学生对其领悟并不多,甚至存在与老师脱节的现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要求,可以通过较为实际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模式,将中文作文教学新课标落实到实处。比如可以制定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正是学生启蒙到提高的阶段,能否使作文有跨越的提高,在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二、新课标的困境与突破重围

1.艰难困境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在如何选题,如何审题比较看重,大体都是段落的模式,老师会读很多范文,学生会把这些曾经优秀的作文框架牢牢的刻在脑海里,很多学生会被这种教学模式所禁锢。在这些新课标实施后,虽然题材范围扩大,但是对题目的解读仍然设定很窄的框架,学生如果发挥想象力稍微离题就会被扣上跑题的帽子。因此很多学生,为了取得考试的高分,按照老师讲的那种模式去写作文,导致初中生的想象力被禁锢,优秀的文笔难以得到发挥。很多初中生的写作风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样,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只要按照老师课堂讲的作文模式,平时看到的优秀作文就是最好的,扼杀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和人才。

2.慢慢突破重围

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在不断的摸索和修正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作文新课标中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将老师从一个长期的主导性的地位上拉下来,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将学生从无内容可写到内容丰富的转变,作文中要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切不可千篇一律。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作文写作心得上的交流互动,给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的“米”。

3.突破重围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要在中學的写作课堂上中真正做到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就必须要将学生的真实想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手点,这样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中学作文课堂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学生的真实思想出发,才可以全面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主动性。否则,非但写作课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更有甚者,还会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心理,更别提提高上课的实效性。中学作文课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还要求老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走进其心理世界,从学生实际中获得新的教学内容。

三、新课标为初中作文教学结出硕果累累

1.成立名著读书小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米,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成立读书小组,对读过的优秀的文章进行交流,然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比老师在讲台上灌输写作素材高效的多。然而通过对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进行解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技巧,还能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初中还是一个写作能力成长的阶段,很多文章不可能像作家一样一气呵成。当写出一篇文章时,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但是通常文章都是老师帮忙进行修改,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推敲琢磨发现自己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加强了独立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能够在不断摸索中进步。

四、结语

作为更高学段的课程标准,自然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育结合点。根据不同学生类型,将新课标引领到一个人性化的标准中来,实现教学特色的质的飞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给当代初中生一个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写作世界,为以后高中或者大学的人生道路上,在写作方面稳扎稳打,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时金芳.作文教学问题归因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

[2]张兰竹.  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及培养[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3]谢活.作文教学过于拔高目标要求,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1).

[4] 胡蓉.  让个性在作文中飞翔——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3).

[5] 刘海清.  少慢差费何时休──关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02).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实践策略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