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12-21 03:27李礼王晓彦许华山
关键词:情绪低落学业医学生

李礼,王晓彦,许华山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礼,王晓彦,许华山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目的:研究与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对蚌埠医学院60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存在学习倦怠的人数比例为37.3%;学习倦怠占比男生高于女生(p<0.05);学习倦怠占比精神医学专业高于临床医学专业(p<0.05);性别、专业、学习成绩以及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社会因素与学习倦怠及行为不当、情绪低落有显著相关性;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学业压力进入以倦怠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自身因素、专业因素进入以行为不当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专业因素、自身因素进入以情绪低落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医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总体接近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和专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和学业压力是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影响因素

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学习状态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更会在未来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容易造成教育效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连榕教授认为大学生学习倦怠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1],而医学生学习年限长、任务重、课程多、强度大[2],更易产生学习倦怠。因此,研究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缓解医学生学习倦怠、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医学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和工具

1.研究被试基本情况。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在蚌埠医学院抽取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33份,回收633分,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91.88%,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学生的基本情况

2.研究工具。量表1:连榕教授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因子,即情绪低落(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和低成就感。量表经检验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3]。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相应的选项得分分别是1-5分。中值3为倦怠参照值,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高。

量表2:张丁香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问卷包含六个因子,即自身因素(学习主动性、态度和方法等)、学校因素(学校环境、教学方法与管理等)、专业因素(专业兴趣等)、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效能感等)、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等)和社会因素(就业压力和家庭环境等)。总问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59,分半信度为0.848[4]。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相应的选项得分分别是1-5分,得分越高,影响程度越大。

3.研究方法。集体施测,统一指导用语,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本研究统计分析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二、结 果

1.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对《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均值是2.86±0.42,接近中值3;三个因子的均值分别是行为不当 2.96±0.56,低成就感3.05±0.60,情绪低落2.65±0.67;低成就感得分超过了中值3。

我们将倦怠总分均值大于或等于中值3视为有学习倦怠,小于中值3视为无学习倦怠,经统计,医学生中存在学习倦怠的人数比例达37.3%。对不同类别医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学习倦怠的人数比例在不同性别医学生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在不同专业医学生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精神医学专业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在不同成绩水平医学生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类别医学生学习倦怠人数比例

2.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对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性别与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呈负相关;专业因素与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呈负相关;学习成绩与行为不当呈正相关;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社会因素与学习倦怠、行为不当、情绪低落呈正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因素相关性分析

3.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有关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性别、专业、成绩、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和社会因素为自变量(自变量选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以倦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学业压力进入回归方程;以行为不当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身因素、专业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以低成就感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没有自变量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以情绪低落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因素、自身因素进入回归方程。

三、讨 论

1.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一是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均值为2.86,被试回答介于“比较不符合”到“难以确定”之间,接近中值3,说明倦怠程度接近中等水平,这与吴红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吴红顺认为造成医学生学习倦怠呈中等水平的原因在于就业形势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学习强度大、学习回报低等原因[2]。经调查医学生中存在学习倦怠的人数比例为37.3%,朱扬等的研究结果是37.5%[5],结果基本一致。医学生中有超过1/3的学生出现了学习倦怠,应当引起医学教育者的重视。二是医学生学习倦怠性别差异分析。学习倦怠占比男生高于女生,原因在于我国社会对男生存在刻板印象,认为男生应该在能力和成就上超过女生,男生比女生面临更大的压力[6],因此更易产生抵触;另外医学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背诵和记忆,女生记忆力普遍比男生强且女生在学习上更愿意吃苦[5],女生更适应医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再者,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总体不如女生[7],男生的学习目标和自我管理能力普遍没有女生高,造成男生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三是医学生学习倦怠专业差异分析。学习倦怠人数占比精神医学高于临床医学,原因在于精神医学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从而造成社会知晓度不高,精神医学专业培养的是精神科医生从而造成社会认可度不高,挫伤了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等情绪;最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兴趣不足、感情不够[2],而精神医学学生大多属于这种情况,造成专业思想不牢,学习动力不足。

2.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一是性别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性别与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呈负相关,学习倦怠程度男生高于女生,情绪低落程度男生高于女生,这与张丁香的研究结果一致[4]。二是专业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专业与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呈负相关,学习倦怠程度精神医学高于临床医学,行为不当程度精神医学高于临床医学。三是学习成绩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学习成绩与行为不当呈正相关,学习成绩越好行为不当越轻,学习成绩越差行为不当越重,这与张丁香的研究结果一致[4]。四是学习倦怠成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和社会因素这六个因素均对医学生学习倦怠有影响,与学习倦怠、行为不当、情绪低落呈正相关,说明这六个因素状况越差,学生学习倦怠、行为不当、情绪低落越严重。

3.医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逐步回归分析。一是医学生学习倦怠成因总体分析。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和学业压力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其中专业因素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26.1%;自身因素、专业因素是行为不当的有效预测变量,其中自身因素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16.6%;专业因素、自身因素是情绪低落的有效预测变量,其中专业因素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29.7%。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和学业压力分别是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二是医学生学习倦怠的专业因素分析。医学专业是职业定向很强的专业,过早的专业定向使他们对前途缺乏新鲜感和追求[4],这使得医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对自身发展缺少规划。三是医学生学习倦怠的自身因素分析。首先,自我管理能力缺失[7],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学习能力低下、学习主动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其次,自尊水平不高[9],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学习倦怠及各因子有显著负相关[9],医学生自尊水平不高致使学习产生倦怠。四是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学业压力分析。医学生学习年限长、课程多、任务重,学生思想负担重、压力大;高期望值也对学生造成了压力,父母过高的或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10]。

4.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缓解。医学生学习倦怠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可以从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出发来探索缓解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措施。

一是加强专业教育。首先,加强医学教育,通过使命感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来提高学生对医学的认识和热爱[2],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其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对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分析,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再次,开展爱校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增强爱校的情怀[11]。最后,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提升成就感[11],增强专业的吸引力。

二是提高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和自尊水平。首先,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采取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因为大到学校、小到宿舍的学习气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10]。其次,要提高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特别是时间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感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管理越差,学习倦怠越强[12],而时间管理技能是可以通过实践训练形成的[13],通过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来帮助医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要提高医学生的自尊水平,研究发现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可以起到良好效果[14];提高了医学生的自尊水平,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

三是缓解学业压力。首先,学校要科学制定培养计划、合理开设专业课程,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以及理性解读医患关系,来缓解医学专业本身带给医学生的压力;其次,学校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拓展训练等,帮助医学生正确面对学业压力,形成正确的应对策略;再次,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紧密配合,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因为学生越早得到社会支持(家长、老师和同学),产生学习倦怠的后果就越小;最后,医学生家长更要重视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家庭支持是医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最主要方面[11],当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问题时,要及时引导和支持,鼓励和陪伴他们一起克服。◆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2]吴红顺,连榕,庄永金.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4):6-7,13.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4]张丁香.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的编制与应用[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科科学学院,2012.

[5]朱扬,鲍冲,张兆辉.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4):536-538.

[6]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8):730-732.

[7]张进,张力沣,芦军.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调查与分析—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7):22-24.

[8]翟景花,杨海霞,宋爱芹,等.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255-1257.

[9]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196.

[10]许国萍,周秋红.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71-75.

[11]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09.

[12]易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感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9):57-61.

[13]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Burnout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in Medical Students

Li Li&Wang Xiaoyan&Xu Huashan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233030)

Aim:Study and analyze the status and the reason of students'learning languor.M ethod: Sampling survey is conduct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 of Students'Languor and Questionnaire of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Languor among 600 5-year Medical Students in Bengbu Medical College.Results:Learning languor exist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to some extent,and reaches 37.3%.Male has higher languor in learning than female(p<0.05).Psychiatry major students have higher score than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with p<0.05. Gender,major,academic performance,personal factor,school,major,self-efficacy,academic pressure,social factor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languor,misbehavior and depressing emotion.Major factor,personal factor,and academic pressure ent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here the sum of languor is dependent variable.Personal factor and major ent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here dependent variable ismisbehavior.Major and personal factors ent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here depressing emotion is dependent variable.Conclusion: Medical students'learning languor generally approachesmiddle level.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in gender and major.Major and personal factor and learning pressure serve as the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languor.

medical students,learning languor,status,influencing factors

R194

A

1674-0416(2015)04-0034-04

[责任编辑:文 剑]

2015-05-13

本文系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Byky13105sk)的研究成果。

李礼,男,1982年生,安徽全椒人,讲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学业医学生
艰苦的学业
清明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35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