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2015-12-21 03:32孙茂洲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孙茂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都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只有将课堂语言艺术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才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课堂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主要从课堂语言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不足,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角度来看,初中时期的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小学生相比较,尽管他们在思想以及心理上有所成熟,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对某些事物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很难发现事物之间内在的区别。所以,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老师和同学的语言行为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中,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心中十分具有威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使用合适的语言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现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缺乏激励性

鼓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来自家庭的鼓励会让学生更加有自信,而来自学校和教师的鼓励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机。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使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就会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师仍然没有给课堂语言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中缺乏激励性。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在课堂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常常也视若无睹。教师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使语文课堂变得平淡无趣,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比如说,由于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理解了,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十分理解,如果再针对这个问题询问老师,有部分老师经常就会说:“这个问题已经讲过好多次了,别人都懂了你为什么还不懂,课下再问别的同学。”教师这种语言就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不会再主动提问了。

(二)教师的提问方式和语言缺乏灵活性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增加课堂交流和互动的机会。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陷入了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就是增加课堂交流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来回答。这种单向的互动方式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的这个事实,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教师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反而会降低学生回答积极性,害怕因回答错误而受到批评,同时也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要将命令式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变为平等的交流方式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不要勉强学生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要尽量放权,把课堂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一切措施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此外,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有话可谈,而不至于使学生产生与教师疏远的感觉。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要经常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反思,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好之处,并且进行总结和改正。

(二)教师要将以往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学方式

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依然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语文教师也只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语文教师一定要放弃灌输式的教学语言,而是采用引导式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要避免使用评判式的语言,而是采用建议式的交流方式。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把学习成绩当成是评判和对待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应该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而应该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书法、绘画、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将德智体美都看作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优秀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此外,也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清楚地把握,以便于教师采取合理的建议式的引导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具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课堂语言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语言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使用优美精准的语言并与多种表达技巧相结合,有效提升语言的有效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宫瑞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张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

[3]李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