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让智弱儿童同样拥有一片语文天地

2015-12-21 00:39高春英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

高春英

【摘要】智弱儿童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就同样能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语文天地。文章从挖掘生活素材,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利用生活原型,让语文教学更直观生动;体验实际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活化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巩固与利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智弱儿童;语文;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尤其对于智弱儿童来说,必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才能让他们从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生活化教学理念。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弱智儿童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生活、适应生活。

一、挖掘生活素材,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生活化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挑选智弱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这样,可以让智弱儿童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唤起智弱儿童学好语文的信心。例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因为如今正值秋季,老师不妨带学生去郊外秋游,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真真切切地感受书本中描写的秋天。这样,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乐于去学习语文这门学科;另一方面,因为是他们亲眼所见的秋天,这样使得所学的知识比老师在黑板讲解的更加生动。经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会对秋天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而激发智弱儿童学习语文的信心。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无处不在,如当教到待人接物时,老师完全可以抛开课本,就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言传身教。相比这样的教学更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使他们的生活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利用生活原型,让语文教学更直观生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亲眼见过的事物往往记的特别牢固。而听说的、幻想的一般过不了多久就忘了。像背诵一样,当你看着文章进行记忆的时候往往比你不看着更为有效。其实那是因为当你看着的时候,你的脑子对它便有了直观的映像,这样的话就能使文章更加容易被掌握。对于弱智学生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让他们对老师所讲的有一个直观的映像。例如:在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老师可以带一个人体模型来辅助教学。因为人体的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他们的位置对于成年人来说都不能确切地指出在哪,更何况这些学生了。有了人体模型,老师就可以确切的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更能通过模型来详细地讲解各个器官相互间的作用,非常的直观,便于记忆。在复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直接指着自己身体上的某一处来考验学生,问其是哪个器官。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可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体验实际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

学好语文知识脱离生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本色。学生所学的知识都应该是与生活切实相关的,使得他们能够运用自己所学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如此一来,便要求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出与社会相联系的,对其日后进入社会有所帮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就不知不觉接触了社会,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也能及时全面的为其讲解,使得他们日后走入社会的道路更加坦荡。例如:在学习《参观动物园》时,老师可以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动物园参观,从出发排队开始,教会学生们要守秩序。在去动物园的路上,要教导他们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将头、手或者其他什么伸到窗户外面去。到了动物园后,要教他们守秩序,有集体意识。回来后,组织他们就观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得智弱儿童收获很多。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提高了智弱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四、活化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巩固与利用

智弱儿童所需要的教育与智力正常的儿童是不一样的。他们要学的不是深奥诗歌、散文等。他们不附庸风雅,而需要语文知识指导日常生活,更需要语文知识来陶冶情操。他们所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能够切切实实运用在生活中的。这样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中一定明白并且时刻谨记。所以,老师平时所教授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赋之于实践,使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教授与他们,如在家庭中做家务活动,鼓励他们勇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为他们演示如何扫地、擦黑板等。每当学校开展大扫除时,就号召他们一起加入进来,给他们进行分工,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课后,对所有参与劳动的学生们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的这种行为,使得他们以后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劳动。由课堂到课外,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后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让他们在生活中巩固和利用课堂所学。

总之,智弱儿童虽然不能像正常的儿童那样感受语文的魅力。但是让他在语文教学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名培智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切实符合智弱儿童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因此,链接生活教学让智弱儿童在语文天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巧燕.论特殊教学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新作文,2013(10).

[2]许海华.智弱儿童语文教学适度拓展生活[J].小学科学,2013(04).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