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21 07:49姜志付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引导者思想品德案例

姜志付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不联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僵化的理论。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生活事例入手,运用案例开展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施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很愿意采用这个教学方法,因为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用案例教学完全代替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的作用虽然是巨大的,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应用。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辅助。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案例教学上,不重视理论教学,无法结合案例讲解政治理论。

2.案例的趣味性、生动性扣思想性、教育性无法统一。

一方面,教师所选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和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不契合,不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另一方面,教师所选案例的篇幅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不具有现实性、可读性、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有些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不善于抓重点,不重视重要知识点,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无法发挥出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应用方法 1.搜集和整理案例。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案例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搜集和整理教学案例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案例搜集既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搜集和整理案例时要做到“新、近、真、精”。“新”是指搜集的案例要有时代性,具有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是指搜集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内在要求;“真”是指搜集的案例要有真实性,唯有真实的案例才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启示也才具有教育意义;“精”是指搜集的案例要有典型性,这样才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2.把握运用案例的时机。 教师能否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案例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利用案例导人新课,就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活思维,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案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三、案例教学的应用流程 1.学生阅读,精研案例。 这一阶段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案例。 2.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案例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讨论法,因此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讨论的形式分为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组织调控,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运用相关政治理论,大胆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3.总结评述。

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从而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案例教学能够引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巧选案例,灵活、恰当地应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引导者思想品德案例
正确把握教师角色转变合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