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历史学习成就感的培养

2015-12-21 07:50胡连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升学压力观点笔者

胡连芳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缺乏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唤醒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成就感就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历史学习成就感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重视历史学习,认为历史在考试中的比重并不大,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学生对某一课程的重视程度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外界对学生施加的压力,如升学压力;二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如获得成就感。虽然前者产生的作用更为直接,但后者才是真正的动力之源。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成就感。

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成就感呢?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数学学科中寻找线索。众所周知,学生对数学学科是非常重视的,这是因为学生除了受到升学压力之外,还会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笔者在调查“你为什么如此看重数学学习”时,学生给出了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数学学习有难度,学好数学意味着我很聪明”“解决数学中的难题能给我带来成功的喜悦”。

这一观点表明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了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可,成就感也即由此而来。那么,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笔者进行的“你眼中的历史学习有多大难度”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最简单的学科之一,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学好,唯一的学习难点在于需要记忆大量的历史时间。于是,“简单易学”就成为学生给历史学习贴上的标签。这样一来,即使在历史学习中取得了好成绩也无法体现自己的能力,更无法表明自身价值所在。换言之.历史学习无法让学生获得内在的价值认可,成就感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历史学习难度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之所以有上述误解,并非因为历史学习太简单,而是因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思辨,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

众所周知,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将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进行历史思辨,感受由其带来的成就感。

观点二:“学好数学能让同学崇拜”“喜欢给别人讲解数学题时的感觉”。

这一观点表明学生获得的成就感除了来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外,还来自外界的认可。反观历史学习,学生似乎很难获得上述感觉。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展示自己的机会。

那么,教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对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授课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思辨的空间和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外,还引导学生撰写史学小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史学班刊、校刊,根据教学内容设立论文主题,鼓励学生撰写史学小论文,并择其优者进行发表,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应当让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采取分层教学。具体而言,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历史思维训练,使学生获得内在的价值认可及外在的肯定;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历史思维训练的难度,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综上所述,不管是让学生获得内在的价值认可,还是让学生获得外界的肯定,归根结底都是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重视历史学习,取得优秀成绩。

猜你喜欢
升学压力观点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观点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升学压力的方法研究
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高考成绩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