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热情,导出兴趣

2015-12-21 18:18林菁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兴趣情境

【摘要】语文课堂的导入,决定着一堂课的质量。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反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说,好的导入犹如一把钥匙,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更可以打开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本文以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杨》为例,分析了导入对一节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及如何兴趣导入。

【关键词】语文;导入方法;兴趣;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导入重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忽视了一课堂开始的课堂导入。然而,课堂导入虽然不是一节语文课最重要的环节,但它却对一堂课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们不再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越来越多的教师想要打造个性化课堂,想要带给学生更好的语文课堂体验。因此,课堂导入也成了教师们下功夫的一个重点,好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点亮整堂语文课,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主动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可以说,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切入点。

语文课上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有温故知新的复习导入,有由疑促思的提问导入,有旋律优美的歌曲导入以及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本文主要以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杨》为例,分析了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二、课堂导入有效性分析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杨》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全文以白杨树为主线,表面上写白杨树,实际上写人,借白杨树坚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适应力的特点来赞美边疆建设者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相对故事类、童话类课文,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在研究教材与教参后,本课的导入顺理成章选择了大部分教师都喜欢用的赞美白杨树的歌曲《小白杨》,画面以精选白杨树为主题的图片,在自认为精心的设计后,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课堂。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课堂氛围不佳,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才能把这样的说理性课文变得让学生兴趣浓厚、津津乐道呢?我陷入了沉思。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满堂灌”的方式并不可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于是,这节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经过反思,决定把课堂导入赞美白杨树的歌曲《小白杨》改成描写新疆风光的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并把它做成视频,创设和本课相符的情境。视频中,我精选了与课文相关的新疆风土人情以及童话故事阿凡提的图片,让同学们在歌声中欣赏新疆的风土人情与美景。视频过后,再来进行这样的导入语: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

生:新疆。

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袁鹰的《白杨》,去看看美丽的新疆和那里的建设者。

原来,新疆是那么美丽而有特色的地方!视频过后,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发言,踊跃参与,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小眼,我知道,他们已经真正进入了新疆的情境之中了,这时被调动的不仅是他们,也包括我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一把钥匙。

有了好的开端,继续下去就一定不难。乘着这个东风,我又把原有的指明分角色朗读课文,改成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关注每一名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原来,这样的课文也可以上得生动有趣。随后我又选取了展现新疆工作者风采的视频《我的大戈壁》,让学生在新疆建设者劳动的画面中体会新疆环境的恶劣以及奉献者的无私精神。这时候,同学们明白,原来上课伊始看到的美丽新疆,以前是这么艰苦,正是有了那些无私奉献的工作者,祖国的边疆才能变得如此美丽。结尾,我把今日的新疆美景做成了视频《美丽的新疆》,与开头的导入相呼应,并再次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新疆建设者们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终身的成果!

令人感动的是,在谈论课堂收获的时候,同学们是这样回答 的:

“老师,新疆的风景很美丽,这都是建设新疆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我长大了一定也要去新疆看一看。”

“建设新疆的叔叔阿姨非常辛苦,我想帮助他们,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我长大了也要去建设祖国的边疆,让新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新疆的建设者当年一定克服了许多困难才把新疆建设成今天这样,将来我也要去帮助他们,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继续为建设边疆做出贡献!”

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长大了也要到美丽的新疆,把祖国的边疆建设得更加美好。看来,他们的确是被课文中建设者们的白杨精神所打动,也爱上了新疆这片沃土!此时此刻,我想,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在随后本单元的习作《给远方同学的一封信》中,大部分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给新疆的同学写一封信。在信中,他们述说了自己对美丽新疆的向往,对新疆许多新奇事物的好奇。看来,课文《白杨》中的建设者们在边疆扎根,而《白杨》这堂课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原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导入,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把枯燥抛开,收获无限乐趣。

三、结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一定会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好的基础。总之,语文课堂的导入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语文教学研究者还是语文教师,都不能忽视课堂导入这个必要手段,要有效利用课堂导入,把最具魅力课堂呈现到学生面前,带给学生最好的语文体验!

作者简介:林菁,2011—2014年在山东海阳市任小学语文教师,现鲁东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兴趣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改进数学导入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