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015-12-21 21:50宋娟娟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孔乙己人物形象

【摘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而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则是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小说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也应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教学目的,并进而以此为原则来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提高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以人为本;激发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因为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象多异、主题深刻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呈现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沪教版初中课本中的小说篇目,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环境描写绚丽多姿,但由于篇幅较长,在教学中难免会对小说情节梳理过于简单,主题诠释肤浅随意,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把握文章深层内涵,影响了小说的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提高小说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以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兴趣。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内容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一、了解背景,把握内容

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同时也会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解读作者作品了解作者主题表达非常重要。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背景,往往折射在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行文表达中。因此教学一篇小说,首先得让学生明白故事大致梗概,尝试让学生查阅资料或独立概述故事内容,这样既可以在概括要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又为进一步的小说内容学习如梳理情节、把握主题等奠定基础。

二、理清线索,梳理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小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一篇小说,都有相关线索加以贯之,串联始终。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线索,就能理清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并进而理清人物成长、经历发展、情感变化等,这样就为人物形象分析和情感把握做好了铺垫。

初中教材所选的小说篇目,在故事情节方面,都是简单易于梳理的,如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一文,就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来加以展现的;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 勒》:则是按照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的故事情节来展开小说内容的。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梳理文本,寻找线索,列出文章情节提纲是小说学习的关键。

三、分析人物,感悟情感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识地塑造的某种典型,它是承载作品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解读作品的一把金钥匙,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

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可引导同学们从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

四、品析内涵,揭示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生活背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即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家身世生平,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的时代特征,以达到把握小说主题的目的。我们在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小说的环境揭示出作品的文化内涵。

例如教学《孔乙己》时,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孔乙己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五、学习技巧,尝试写作

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的小说情节,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小说中的伏笔、照应,精彩描写等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赏析。

初中课本中所选的小说篇目,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内容上当属典范之作,写作上当属作文大全。因此,它们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迪教诲,在情感上给予我们熏陶感染,在写法更能给予我们启发借鉴。清新质朴的语言,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等都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借鉴。

总之,小说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生成,来确定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说学习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会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为目标,真正做到老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J].语文学习,2010(1).

[2]赵卓青.在阅读中播撒文化的种子—谈阅读教学中的文化传承[J].语文学习,2008(5).

作者简介:宋娟娟,女,1976年生,汉族,上海市人,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文学学士,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孔乙己人物形象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