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句总关情

2015-12-21 21:50杨俊秀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情感语文

杨俊秀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在学生情感品质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若是文章文质兼美、情理并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和文章产生共鸣,文学形象的栩栩如生也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

【关键词】情感体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应该丰富,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能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本身便是融合的,很难割裂开来,二者关系也是有机统一、渗透的、互补的。德国教育家茅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鼓励、唤醒、鼓舞。”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情感能够给师生沟通提供桥梁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情感则是联系双边活动的纽带。在这些活动中,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生互爱,感情融洽,便创造了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兴奋的,情绪是高昂的、积极的。这样就会促使学生记忆的增强,思维的活跃。这些智力成效,又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古人云“诗言志”,又云“文以载道”。这便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充满情趣和哲理的情感世界营造。教师的声情并茂能够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可以和作者更好地交流情感,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在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感情,学生在课堂中也可以感受生活,带着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对课堂活动进行思考,更好地体会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这些内容都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部分,能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变和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能够吸收别人的信息,能够进行意识的交流和碰撞、升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由此观之,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感和情操感,可以不断地将思维引向深入。

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育专家指出,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第一位的。巴班斯基也指出:“教学过程中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情感激活方法之一”。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情境氛围创设,确保创设的情境和教学内容相一致,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看文字听声音,通过口述来描述情境,在描述的过程中思考,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速的深入到情境中去,并受到情境的感染。有一位老师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巧妙出示维和战士灵柩归来的画面,并播放哀乐。悲惨的画面与哀婉的音乐相呼应,渲染了气氛,创设了情境。此刻,学生已感受到了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之情,而教者的语言渲染,又促使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得已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启迪。在整节课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将那种不可言状的情感“言”了出来,小作者的呼声已成为师生的共同心声。

(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已入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将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情感,对学生进行引领,让其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内化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语文教学还必须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由文入情,由情入理,反复品评,感悟体会,充分领会其情其理,步入文本所蕴含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情感殿堂。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如果说《二泉映月》是一首凄美的歌,孙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诗。在动情吟诵中,在反复咀嚼中,在语言浸润中,在情感共鸣中,文本与学生碰撞,语言与灵魂碰撞,情感与理智碰撞。在碰撞中,擦亮了学生的眼睛,燃烧了学生的激情,升华了学生的灵魂。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认为若是浮光掠影的学一些课文,学生很难领会课文中蕴含的奥妙,对课文也很难产生兴趣,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其进行探究,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很多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明显提高。人都具备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是青少年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抓住这点进行引导,巧妙地设计问题,确保设计的问题难度和深度和学生需要相符合,水到渠成地拓展延伸,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深化业已形成的情感体验,语文课也就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字一句总关情”,语文教师就应该用“情”点燃学生的情感体验之火,让师情、生情、作者情无处不在地笼盖课堂,或浓或淡,悠悠地弥散于课堂的每一处空间,渗透于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诗意永驻语文课堂﹗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情境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