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外阅读 落实素质教育

2015-12-21 21:50钱敏艳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引趣课外读物读书笔记

钱敏艳

【摘要】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在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课外阅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里都明白:仅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呢?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的,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因此,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接受了省“发挥沿海版教材特色,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教学实验,目的是通过研究,探索实践。根据沿海版教材选文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兴趣可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学生的读书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产生的。

(一)思想激励引趣

就是鼓励学生从课文走向课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讲名人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想书”的故事,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等,使学生明白单单学好课内的知识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来源于课外的学习,许多名人成功的秘密都是多读书多动脑。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几本书而已,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好处,从而激发起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凭借课文引趣

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看有关的课外读物。苏教版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反映地方风貌的,有赞颂改革开放的,有人物故事的,有科普知识的等,很适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例如,教了《大海睡了》后问:“环境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你还想了解环境知识吗?那就请你多看一些有关环境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地理环境》等。

(三)开展竞赛引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手抄报、黑板报、故事会、成语接力等竞赛,促使学生自觉去看书,找资料,创造竞争机制,激励情趣,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定期交流引趣

定期组织“阅读心得”经验交流会和定期展示读书笔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吸收更好的读书方法,促使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社会上的出版物何其多?并不是每一本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主要从“趣”“广”“适”几方面考虑。

趣,即有趣。枯燥无味之物,谁会去品尝?我们不想把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全变成孔乙己般的之乎者也,也不指望他们现在就去背高等函数。但正如《安徒生的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天方夜谭》等才是孩子们的朋友。有趣的读物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广,即广泛。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君的一封信》里告诫少年朋友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清代唐彪总结读书经验时也说:“阅读宜必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我鼓励学生,只要是健康的书籍报刊,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不管是天文还是地理,你都可以看,这样才能博览群书。

适,就是合适。过深、过古的读物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厌倦读书。我们没必要拿《邓小平理论》等让孩子们啃,我们也不能为了适合学生的口味而拿一些毒蘑菇来喂学生。诸如《少年文艺》《读写算》《中国少年报》《上下五千年》等都是学生的朋友。

三、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一定要有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收到好的效果。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该以略读为主。因为课外阅读的内容广泛,小可能也没必要让学生篇篇精读,段段深究。但是略读也不等于囫囵吞枣,只追求数量,这样的结果必然一无所得。略读方法也很多:浏览、泛读、连读等,但无论哪一种略读方法都按“速读—寻找知识 点——摘记”的方法来获取有用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快速高效获取有用的信息。

四、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才能著万言书。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因为“好脑袋不如一支烂笔头。”既积累语言,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笔记方法很多:

1.摘记笔记。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好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式笔记。篇幅较长的文章,用提纲形式把它概括出来。

3.写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小文章。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运用知识”。我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小写作,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积累变成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引趣课外读物读书笔记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数学课堂引趣策略初探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试析激情“引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引趣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