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报道要强化基层意识

2015-12-29 02:20刘志宇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传播者民生

□刘志宇

(乌兰察布日报社,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民生新闻报道要强化基层意识

□刘志宇

(乌兰察布日报社,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大潮中,立足民生的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才能吸引读者,民生新闻栏目近来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但是,许多民生类新闻过于追求吸引读者眼球,充斥着交通事故等血腥新闻,并没有关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缺少基层生活味儿,缺少对基层百姓真实生活的关注,或是仅仅关注百姓身边的事,仅仅将老百姓身边的事进行罗列,缺少对表象性新闻的调查与深入探寻原因,基层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关注,导致民生新闻的民本思想只停留于形式,加之民生新闻过多的报道家长里短,真正的基层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各基层角色沟通缺失。民生新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民生新闻的角色应该是“邮递员”,将老百姓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全社会来关注基层生活难题,进而解决难题,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实现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平台。民生新闻必须反映社会内在的本质问题,真正的民生新闻不仅好看,更应该有用。民生新闻记者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信息、呈现事件,而应该在报道的过程中让受众关注事件,提高受众的行动能力,促进社会角色间的互动,从而通过新闻传播解决民生问题。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众的基础支持,所以,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应该更多关注基层民生。民生新闻在报道方式上,应该以普通基层大众能接受或喜爱接受的方式展开新闻互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论新闻,让新闻传播方式不拘一格,更加多元化地呈现,如城市拍客,就是让受众参与进来,让传播成为一种互动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单项传递。

市场化的条件下,强化民生新闻的基层意识,应该正确处理好新闻好看与新闻有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媒体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还应该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用自身的优势来打开和占领市场,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基层新闻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其存在下去的前提,但可看性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有用性的手段。所以说,新闻记者走基层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让新闻有用,是促进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的不断改善。

民生新闻在内容上要实现有用性,形式上要实现可看性,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因此,民生新闻应该注重探索新闻如何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上进行探索。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让百姓走进传播世界,让新闻传播者走进基层的世界,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制度。同时,进入自媒体时代,应该鼓励和引导基层民众主动参与基层生活信息的传播,主动传播关于自己生活的事与人,传播正能量。

传统新闻是上情下达,而现在的民生新闻是下情上传。这就要求媒体要服务好基层,让记者深入基层调查,让老百姓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记者只有坚持走基层,融入基层,感知基层群众的生活,让通达社情民意,才能真正写出受众“爱看”并且“管用”的民生新闻。■

(本栏编辑:朱可江)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传播者民生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乌兰察布之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当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传播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