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育报道中的教育支点
——从《秦皇岛晚报》校园体育报道说起

2015-12-29 02:20赵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晚报秦皇岛竞技

□赵明

(秦皇岛晚报,河北秦皇岛066001)

关注体育报道中的教育支点
——从《秦皇岛晚报》校园体育报道说起

□赵明

(秦皇岛晚报,河北秦皇岛066001)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每年的体育各单项世界比赛,还有国内多如牛毛的各项比赛……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体育的全部。因此,经常有记者在谈论起体育报道时会说“我不懂体育”,表达自己无法涉足这个领域。

实际上,上述这些只是体育报道的一个领域,即竞技体育领域。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体育。所以体育其实意味着教育,是素质培养,绝不简单地是竞技体育的范畴。

目前校园体育报道是各类媒体体育报道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方面,而近年来《秦皇岛晚报》通过对校园体育报道的探索,从而找到了体育报道中的教育支点。

校园体育报道的现状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这些年来体育在我国一直承载着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辉煌战果更为大众所关注,加之举国体制的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使得竞技体育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成为体育的全部,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

虽然近几年来群众体育的兴起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各类健身活动、广场舞的风靡等等,也为体育报道增添了一些内容,但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局面并未改变。

作为体育的另一方面,校园体育则成为体育报道中最不被关注的部分,几乎不被涉及。

这样的认识误区以及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军团可以在奥运会的成绩榜上进入三甲,但是青少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却连年下滑,小胖墩、近视眼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纪录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多年前。

相比激烈的比赛、耀眼的明星来说,校园体育报道把目光对准了校园里的孩子和老师,关注体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从影响力各方面来说要弱很多。但是,校园体育正是和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小到自己家孩子的身体状况,大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说,关注体育教育报道更能体现一个媒体的责任。

多角度的校园体育报道

秦皇岛是一个拥有体育传统的城市,体育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除了作为北京奥运会、北京亚运会的协办城市这样的光环外,近些年还举办了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四国青年足球邀请赛、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赛等大赛,群众体育也是蓬勃开展,拥有几十个民间体育组织,每年组织的各类比赛近百项,参与人数达百万人。

《秦皇岛晚报》始终把体育报道作为重点之一,2002年成立体育部后,在体育报道领域除了做好常规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报道外,还在校园体育报道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秦皇岛拥有42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这种体育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不仅让学生在体育传统项目活动中茁壮成长、享受健康,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13年5月到12月,《秦皇岛晚报》利用半年的时间开设了“港城体育传统项目校巡礼”专栏,记者深入采访了3区4县的11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关注那里的老师和孩子,关注学校在发展传统体育同时走出的特色之路。

从海港区燕秀里小学的足球项目为足球小将们提供了更多外出交流的机会,到北戴河海宁路小学通过体育的方式来管理学校外“流浪”的学生;从昌黎四中根据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体育班,到抚宁县卢王庄中学的孩子们在艰苦条件下对排球之梦的执著追求;从青龙满族中学把陀螺课变为校本课程,到青云里小学、卢龙三小的全校人人会打乒乓球……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仅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有所促进,更利于学校发现优秀体育人才。学校和体育老师在“传统项目学校”标准的严格监督下,也都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称得上“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这个荣誉,由此而促进了学生体育水平的再创新高。另外,学校在开展一个优秀项目的同时,必然会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进来,并推动其它项目全面发展,因而带动更多学生参加体育健身队伍,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报道刊发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称赞晚报关注了这些之前媒体从未涉及到的老师和孩子,让大家了解了他们为追梦体育而做出了努力。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这组报道不仅使社会更加关注体育传统学校的发展,也为各所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此外,每年一度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各学校的特色比赛、默默付出的基层体育教师、为理想拼搏的体校少年,都是《秦皇岛晚报》校园体育报道的内容,形成了角度多、写法活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用活动促进校园体育发展

在多角度报道校园体育的同时,《秦皇岛晚报》体育部还积极联系体育、教育部门,多次举办体育赛事,给孩子们提供交流、锻炼的平台,促使校园体育发展。

“晚报杯”秦皇岛市围棋锦标赛是《秦皇岛晚报》从创刊起就打造的一项赛事,至今已经举行了17届,成为秦皇岛围棋界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的比赛。

从2005年起,为了考虑到将这项比赛向中小学生倾斜,“晚报杯”围棋赛开始分为成人组和少儿组两个组别,一个上半年进行,一个下半年进行。通过和一些学校的联系沟通,首次少儿组比赛时参加人数就突破200人,在校园里掀起了围棋热,让围棋这项智力体育更多地影响青少年的发展。

2002年开始,《秦皇岛晚报》发起组织了“匡威杯”秦皇岛市青少年三对三篮球赛,立刻吸引了全市各县区的青少年参加,最多时参赛队伍超过100支,连续5年的活动成为夏日里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盛宴。

此外,由《秦皇岛晚报》发起组织的还有全市羽毛球俱乐部赛、全市国际象棋擂台赛、全市大众项目体育创纪录大赛(包括跳绳、踢毽子、滑雪等),都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参加,用体育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成长的平台。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把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为4节,高中每周2节增加到3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学会至少两项终生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样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受到了各方人士的赞扬,也给媒体的校园体育报道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从关注校园体育课的落实情况,到目前体育课设置是否适应学生身体的发展,从非体育传统学校如何激发孩子们的体育兴趣,到体育考试如何真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媒体在校园体育报道方面有着很多的关注点。如果有更多的媒体能够把目光投入到校园的操场上,在体育报道中找寻到教育支点,将会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晚报秦皇岛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竞技精神
《圣诞夜》晚报
孙婷婷
花与竞技少女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