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评介

2016-01-07 09:34
军事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兵工个案研究火炮

晚清军事近代化道路曲折,进展缓慢,自始至终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晰道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在制度层面上的阻滞、观念认知上的欠缺,也有外在国际环境局促等方面的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塑了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残局。对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反思,学术界已有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相比较而言,大而全的研究成果多,个案研究少,特别是视角独特、能够由点及面、专业特征鲜明的研究成果少。

个案研究的学术价值勿庸置疑,但要进行这样的研究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史料功夫,更要有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还要能发掘出新的史料。相比一般的研究而言,个案研究的难度大,但价值也大。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个案研究成果不足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扭转,一批年轻有为、视野开阔、学有专长的青年学者正在从事这样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现,孙烈的《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在晚清70余年历史中,没有哪一家西方兵工企业像克虏伯那样介入晚清军事近代化如此深入,对晚清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影响如此深远,然而学术界对克虏伯的研究远算不上完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专著仅有《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一部,是21世纪初的作品,其他相关的学术成果虽然也有一些,但进一步的研究空间仍然很大。孙烈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发掘的史料,就克虏伯对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参与和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将克虏伯与近代中国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书的副标题为“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所以全书重点考查了克虏伯炮的引进过程,深入研究了克虏伯炮的相关译著及其影响,对晚清仿制、装备与使用克虏伯炮相关情况也给予了足够关注。作者借助新的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克虏伯这个点,比较成功地展现晚清军事近代化这个面。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的,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从个案入手,把握和理解近现代西方工业技术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及其特点”。可以说,该书是迄今为止研究克虏伯与晚清军事近代化之间关系相关成果中最为全面和深入的一部。通读全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一、该书发掘的新史料很好地支撑了新的研究思路,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新史料的出现,必然会提出新的问题,也势必进一步丰富甚至改变相关的认识”。

第二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以往对克虏伯的研究多以国内史料和德国官方史料为主,而对克虏伯公司留存的原始档案利用不足。作者在写作该书期间,利用赴德国留学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搜取了大量克虏伯公司保存的原始资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深入分析和充分利用,廓清了克虏伯公司与清朝政府官员、留学生建立联系的来龙去脉,澄清了清政府对于克虏伯造炮技术认识的深化过程,并为晚清后来的引进、仿造克虏伯炮张本。而且,新史料的发掘和运用,拓宽了晚清军事近代化研究的视域,使我们很自然地将晚清的火炮引进过程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进行考查,看出克虏伯公司或德国对清政府进行军事近代化改革的态度,也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清朝官员对西方军事技术的认知与变化。

二、作者对克虏伯炮相关汉译书籍的研究着实下了一番工夫,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每部书的主要内容,推测原书的性质和用途,还通过对火炮数据表中数据的逐个比对,发现了由于译者炮学知识的缺乏导致的翻译讹误。

学术界一般认为,以《克虏伯炮说》为代表的这批炮学著作的翻译对晚清兵器工业,特别是制炮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兵器工业造弹、造炮技术的提升。本书作者则通过对汉译克虏伯著作逐篇、逐段甚至逐字的解读,做出了比较大胆的推断,认为在克虏伯公司向清朝的技术转移过程中,“书本知识的传播扮演了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并没有给晚清兵工业的进步和升级带来直接的或实质性的变化。这一推断是基于晚清兵工业实际造炮能力长期停滞不前的事实得出来的。实际上,从晚清留存的各类资料中也能看出,没有哪一种火炮、弹药的仿制品是明确受到这批著作的影响而出现的。即便把这批著作当作军事训练教材来看待,其指导清军训练作用的发挥也极其有限。作者的这一判断大体是正确的,考虑到晚清政权的统治能力和认识能力,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推进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采取从科学知识累积到迸发的这种内因式的推进方式,而只会采用简单的直接引入或模仿。但也必须承认,不管引入的知识是否系统、科学,对人们观念和思想的改变却是潜移默化地持续进行的,所以作者也在书中肯定了这批书籍的刊行客观上促进了相关军事知识的传播,“将中国引进和学习的近代西方兵器知识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三、本书不仅关注技术的横向转移,也注意到了晚清对于西方科学知识的吸收问题。

对火药成分的认识,最能反映晚清兵工企业对火炮制造的科学认知水平。《江南制造局记》对栗色火药特性的描述直接照搬了明代《火攻挈要》等兵书关于黑火药的一般说法,丝毫没有抓住栗色火药区别于黑火药的根本点,而且语言表述简略模糊,几乎看不出西方科学主义精神的任何影响。尽管到了1893年江南制造局已经能够仿制栗色火药,但对于火药的特性理解仍然停留在很低的层面上。仿制不是创制,不具备近代科学理论的基础,没有系统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方法作指导,无论生产规模有多大都只能徘徊在简单仿制阶段而无法突破。对火药的认知是这样的水平,那么对更为复杂的火炮制造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会深入到哪里。

不仅技术上存在问题,生产管理上的问题也很多,出现了机器先进和管理落后的怪异格局。管理上的官僚体制导致生产的低效,造成大量资源和人力浪费。书中引用英国上将贝里斯福德在江南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局的见闻很有说服力。他用西方人的标准衡量当时中国的兵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能力,认为中国的兵工企业尽管机器先进,但管理落后、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甚至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像晚清政府宣称的那样具备了仿造克虏伯炮的能力。贝里斯福德的这些说法不无偏见,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晚清兵工企业在管理体制、运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无法从原理上彻底搞清楚火炮制造的内在机理,缺少必要的人才保证,更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所以晚清兵工业对克虏伯火炮的仿制长期停留在简单模仿上,喊了很多年的“自行造炮”,直到1905年前后才出现具备一定实战能力的仿品,而质量仍然低劣。更要命的是这种模式的生产效率极低,根本无法满足装备保障需求。清朝直到覆亡也没有建立起规模化的、有可靠质量保障的火炮生产体系。尽管晚清政权内部一直存在外购还是自造的论争,但实际上,装备清军的西式装备主要还是以外购为主。这就是说,与克虏伯交往了几十年,技术转让了几十年,清朝始终也没把外来技术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可悲的。

此外,全书配合文字制作了大量的表格和示意图,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图表数据的整理与制作非常繁复,费时费力,但却能让文字难以说清的东西变得一目了然,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试举一例,该书第126-127页,用两个中国从德国进口火炮数量统计图很直观地说明了中国在1871-1912年期间购炮数量涨落的趋势。通过这两张图,我们也能够看出中国政治情势变化对于军事装备引进的影响。

总体而言,孙烈的这部新著,定位清晰,结构严密,学术见解独到,是一部不错的关于晚清军事近代化的个案研究成果,值得推介。

猜你喜欢
兵工个案研究火炮
老兵工精神永放光彩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火炮也减肥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回首烽火硝烟路 汇聚兵工报国情 豫西集团党委组织集中观看《烽火硝烟兵工路》电视专题片
纪念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暨《人民兵工精神》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兵工精神兵工梦
旅行美食纪录片《波登过境》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