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0 07:37鄢雯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8期
关键词:餐后空腹血糖

林 琴 鄢雯欣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二住院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和体重减轻等,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这7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3]。(2)他们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3)他们均未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4)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2.3)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2个月至2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43±1.51)年。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1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2.9)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至2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6±1.70)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这两组患者均使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其进行交流,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并详细地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和院内设施的分布情况,以缓解其紧张感和恐惧感。(2)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3)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并告知其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以防止其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1.3.2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进行饮食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其病情、身高和体重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对其每天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进行严格的限定。(2)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指导其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例如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和鱼虾类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吃绿色的蔬菜,例如白菜、菠菜、萝卜、黄瓜、丝瓜等,以减轻其肾脏的负担。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少吃土豆、山药、红薯、南瓜、胡萝卜等食物。(3)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护理人员指导其养成按时就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10点至11点之间和15点至16点之间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例如苹果、柚子、梨和橙子等。

1.4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为(9.8±2.1)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为(11.6±2.3)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为(9.7±2.5)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为(12.1±2.2)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比较 (mmol/L)

2.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比较

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为(6.1±0.4)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为(7.8±3.5)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为(7.8±1.6)mmol/L,其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为(10.3±1.9)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比较 (mmol/L)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极易导致其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系统发生并发症[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饮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接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

[1]段林,纪玉梅.饮食干预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04):212-212.

[2]吴春丽.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23):32-34.

[3]徐灵莉,蒋娟,兰花等.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3):1784-1787.

[4]周娟.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207-5207.

猜你喜欢
餐后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