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16-01-19 06:06徐虔
银行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台州金融服务小微

徐虔

《银行家》:张市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台州是在什么情况和背景下开展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的?

张兵: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小微金融与小微企业共生共长。而完善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是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台州金融业的最大特色。近年来,台州充分利用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积极推进小微金融改革。台州开展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探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基于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台州作为全国股份合作制发祥地,小微、民营企业是经济主体,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90%以上的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财政收入、解决了80%左右的就业,形成了20多个规模上百亿元的块状特色经济,孕育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这为台州开展小微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天然的成长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样也迫切需要不同形式的金融服务予以支持,需要金融行业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和业务重心,更好地培育区域特色金融,支持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是基于台州良好的小微金融服务基础。台州金融业立足于自身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已逐步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小微企业为主体、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在业内更是有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的说法。尤其是以三家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为领头羊的台州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坚持定位小微群体,做实做精小微金融,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易推广、可复制的小微金融商业发展模式和微贷技术,这些都为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新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有生力量。

三是基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间积累了大量资本,但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直接对接和资本融通却缺乏稳定有效的渠道,存在资金多但投资难、企业多但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作为国内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地区,台州小微金融服务水平虽已领先全国,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小微企业贷款比率提升难、小微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突破难等问题,亟需通过改革创新,为发展提供新动力。因此,深化小微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保障服务能力,既是国家层面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台州深化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银行家》:在您看来,这些年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了哪些突破?

张兵:近年来,台州以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目标,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推动发展,小微金融改革有关工作先后得到国务院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具体来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有效突破:

第一,搭建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着力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平台特色鲜明、功能丰富,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从实践效果来看,平台运行做到了“五个注重”:一是平台内容注重针对性。紧紧围绕银行对企业客户信用信息的实际需求,精心选择信息来源和品种,因而被各家商业银行列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必经环节。二是信息来源注重广泛性。平台有效地整合了金融、司法、税务、环保、电力等12个部门的3800多万条信用信息,覆盖50余万家市场主体。三是查询功能注重关联性。以“一平台、四系统(基本信息、综合服务、评价与培育、风险预警与诊断系统)、三关联(融资、投资、企业与企业法人关联)”为主体架构,平台具备了信用正负面清单、自动评分、培育和风险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信息参考价值。四是信息更新注重可持续性。通过完善网络平台设施,建立信息实时更新机制,畅通由部门向平台流动的信息通道,基本实现了信用信息实时更新。五是平台服务注重公益性。平台注册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实行“政府建设、财政出资、人行代管、免费查询”的运作模式。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开设查询用户1594个,累计查询量突破58万多次,应用成效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相关做法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相关经验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等媒体作了采访报道。

第二,创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着力破解信用增进难问题。台州信保基金目前是内地城市唯一正式运行的一家信用保证基金。在基金设立及运作中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学习借鉴。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信保基金运行模式,深化与台湾地区在人才引育、小微信贷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二是坚持政府主导。采用“政府出资为主、金融机构捐资为辅”的设立模式,首期出资(捐资)5亿元,可撬动50亿元贷款规模。三是坚持服务小微。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定向支持优质成长型小微企业。四是坚持风险共担。基金与银行风险共担,突出銀行风险主体责任,明确由银行向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对象,基金对于各家合作银行均实行单独风险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公益性质。基金实行非盈利性运作模式,担保费率控制在年1%以内,特别是2015年以来,牢固树立逆经济周期操作理念,将担保费率降至0.75%,大大低于社会融资性担保机构费率。截至2015年11月,信保基金已累计发放保函707笔,累计担保授信金额12.58亿元。

第三,组建小微金融研究院,着力破解决策支撑力不足问题。作为全国首家专门从事小微金融研究的学术机构,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定位精准。紧紧依托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专注于小微金融运行规律、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小微金融专业研究机构。二是多方共建。实行“外引内联、多方合作、共建共管”模式,由重点院所、地方政府和地方院校三方共建,聘请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约研究员,积极引导银行参与合作。三是突出实践。特别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总结、升华和指导,直接服务于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比如,研究院对外发布的“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就可以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提供形势研判和决策参考。

第四,推进小微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着力破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低问题。一是支持和鼓励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已设立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206家,其中2015年新增58家。二是探索设立社区银行等创新型金融组织形式。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已批准设立40余家;组建了台州市金融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成为推动台州重点产业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完善资本补充机制,鼓励发行金融债、二级资本债,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和支农支小再贷款试点,金额累计300多亿元。四是积极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走出去”。截至2015年10月,已累计在浙江和全国其它省市设立异地分支机构200多家,遍布浙江、北京、上海、四川、重庆、深圳等多个省市,成功实现小微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复制,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银行家》:通过这些改革创新,台州小微金融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张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台州小微金融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

一是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格局。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344.18亿元,同比增长11.63%;本外币贷款余额5353.36亿元,同比增长9.19%,存贷款增速均居浙江省前列,信贷投放继续保持比经济增长更高的增速。金融业对GDP的贡献度不断提升,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高于GDP增速11.6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一系列小微金融改革措施的落地,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不断得到提升。截至2015年9月底,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0.05亿元,同比增长19.12%,大大高于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速,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六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了45%左右,占比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形成了小微金融组织机构特色品牌。台州是全国少有的拥有3家民营城市商业银行(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的地级市,这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专注、专业服务于小微企业,户均贷款均不超过50万元,实现了“民营资本兴办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良性互动局面。目前,台州市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多已成为其总行或省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点行,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各地借鉴的经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量身定做的小微金融产品贴近市场,全市面向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达100多个,累计发放贷款6000多亿元;台州银行的“小本贷款”、泰隆银行的“SG泰融易”、台州农信社的“小额丰收贷款卡”等一批金融产品多次被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作为样本在全国推广。

三是形成了优良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台州市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找准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创出了特色鲜明、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台州经验”。在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上,坚持市场化、民营化导向,保持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产权明晰、自主经营。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上,通过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增信难等问题。在优化信用环境上,搭建了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于2014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建立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截至2015年9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66%,低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没有发生大面积的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问题和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银行家》:下一步,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新还有哪些打算?

张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台州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积极探索小微金融发展的新举措、新路径,不断提升小微金融发展水平,为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要求台州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台州成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有助于台州进一步深化小微金融改革,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批复的总体方案进一步细化,重点推进,一是要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加快发展。致力做好小微金融服务,加快形成多轮驱动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还款方式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信用保證基金。二是要继续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小微金融改革主力军的作用。更加注重微贷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走出去”风险防控,加快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步伐,开展并购重组,寻求综合经营发展。三是要创新发展新金融业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依托金融小镇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新金融业态。加快吸引非银行业机构、类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各类知名基金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等机构入驻台州,探索建立一批多形式的产业基金。四是要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促进政府组织、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三方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打造规范、统一、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努力建设“信用台州”。五是要切实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小微金融论坛平台功能,探索金融资源跨区域有效配置,推进金融产业跨区域合作。加强与金融院校合作,充分发挥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的作用,积极推进地方金融研究和人才培养。

总之,台州将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建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小微金融的改革创新,着力深化普惠金融发展,以促进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台州金融服务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借款人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台州:云水长和岛屿青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