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2016-01-26 09:26李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利培拉西精神分裂症

李平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李平

目的对比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齐拉西酮)与B组(给予利培酮),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8周末两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及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B组46.7%(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较利培酮不良反应少,更具优势。

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病,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1]。齐拉西酮是继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之后的又一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2,3]。利培酮是一种选择性单胺能拮抗类药物,但关于二者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报道不一,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齐拉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组前1周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PANSS总分>60分,排除有严重攻击行为及明显自杀企图者及严重的躯体疾病及药物过敏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2.7±9.1)岁,病程1个月~9年。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在最初治疗阶段予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40 mg/d口服,2周后根据治疗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调整剂量,60~160 mg/d。B组予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1 mg/d口服,根据治疗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到3~6 mg/d,治疗中若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等,可酌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变化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痊愈:PANSS减分率>80%;显效:PANSS减分率51%~80%;有效:PANSS减分率30%~50%;无效:PANSS减分率<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PANSS阳性得分、PANSS阴性得分、PANSS总分:治疗前A组分别为(42.53± 2.33)、(99.33±2.67)、(179.67±5.13)分;B组分别为(42.47± 3.64)、(98.00±3.57)、(180.33±4.23)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A组分别为(38.43± 4.72)、(90.57±5.64)、(149.87±9.43)分;B组分别为(39.67±5.93)、(91.33±6.67)、(151.37±10.05)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A组分别为(37.33±7.32)、(89.53±9.65)、(146.87±20.43)分;B组分别为(37.67±8.45)、(89.43±8.27)、(148.93±22.19)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周末与治疗第2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A组分别为(25.49±9.87)、(72.43±10.23)、(98.23±20.87)分;B组分别为(27.62±9.78)、(79.56±11.33)、(99.67±21.53)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第2、4周末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A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B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A组治疗8周末出现轻微静坐不能1例,恶心1例,体重增加1例,口干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B组治疗8周末出现锥体外系反应5例,体重增加3例,月经改变与泌乳3例,性欲改变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6.7%,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思维破裂、情感障碍、幻觉、妄想等。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是当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5,6]。利培酮也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及阻断中脑-皮质、多巴胺能通路突触前膜上的5-羟色胺2(5-HT2)受体而缓解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2、4、8周末两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分、PANSS阴性症状分及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沈连相[8]报道的观点是符合的,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每组50例,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失眠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进一步证明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产生了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比利培酮较少引起静坐不能、体质量改变,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较利培酮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

[1]周海晓,丁志杰,王军,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3):190-191.

[2]欧小春.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中国药业,2013,22(5):107-108.

[3]徐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86-87.

[4]赵和丹,王金龙.齐拉西酮与利醅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海峡药学,2012,24(5):187-188.

[5]冯龙喜,刘建华,李娟,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2):106-107.

[6]付金芳.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较.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1):1404-1405.

[7]吴殿超,刘丽芳,李华,等.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60例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837-838.

[8]沈连相.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70-13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75

2016-10-27]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利培拉西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影响的比较
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效果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