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新业态下旅游人才培养思考

2016-02-01 10:04谢颖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业态研学旅游

谢颖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8)

旅游管理

基于旅游新业态下旅游人才培养思考

谢颖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8)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旅游的大发展,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旅游新业态顺应而生。为了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消费需求的业态新形势,人才培养要适应旅游市场变化的需求,为适应旅游新业态,培养出合格旅游人才。

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业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旅游,已成为大众消费品,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选项。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6.3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出境旅游人数达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旅游新业态正是顺应了旅游者不断变化需求的业态新形式。

1 旅游新业态的内涵

“业态”(Type of Operation)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指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策略、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简言之,业态是指企业经营的形态。例如,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连锁超市就是当时商业经营中一种新的商业业态。

旅游新业态是指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部门为适应旅游市场变化和满足不同的旅游消费新需求,不断创新思路,更新旅游内涵或利用现代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旅游服务,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创造出不同于旅游传统业态的新型旅游业态。这些旅游新业态正引导我国旅游业向深度发展,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风向标。

2 旅游新六大要素是对旅游新业态最好诠释

一说到旅游,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人人皆知。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报告中指出:如今,激发人们旅游的动机要素越来越多,需要拓展新的旅游要素。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传统六要素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新的六要素,即“商、养、学、闲、情、奇”,构成旅游新业态。

2.1商务旅游

所谓“商”即商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据全球商务旅游协会发布的2014年报告预测,201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市场。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50年中国会议市场调查及投资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现每年举办会议几千万场,参会人数上亿之多,会议带动相关行业产值超过万亿元。前不久,“杭州市商务会展旅游促进中心”正式挂牌。该中心将承担杭州旅游形象的推广和旅游市场的开发工作,促进杭州市会展、奖励旅游和商务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通过设施投入、提升服务、产品创新、政策宣传等多管齐下,针对商务客人,全新打造会展与奖励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升级转型。

2.2养生旅游

“养”即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心、养老、健身等健康旅游新业态。是集修养身心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生健康、关注修养身心,健康旅游正是顺应了旅游市场的需求,成为不少人热衷的旅游新业态。例如,中医养生旅游最受消费者欢迎。

2.3研学旅游

“学”即研学旅游,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是介于游与学之间,即有学习的内容又有参观游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将研学旅行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促使研学旅行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利润增长点。31号文件是在国家层面上第一次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不仅游与学交融,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研学旅行顺应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游的过程中陶冶情操、长知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旅行中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升华为对伟大祖国博大的爱,激发爱国主义思想与道德情操,对我国教育旅游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不光是家长和孩子关注研学,很多职场人士也选择用研学方式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目前,国内已有旅游公司专门为职场人士提供各类研学产品,职场人士通过短期课程培训、参观获得技能提升、证书等收获。

2.4休闲度假旅游

“闲”即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度假、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业态,也是“十三五”期间及以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今后15年全球参加社会工作的人们每年将有50%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旅游,休闲经济将在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据首位,休闲旅游产业将是第三产业中第一重要的产业”。随着休闲经济时代来临,人们选择休闲度假旅游,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成为当下国内旅游市场的时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已从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发展到有内涵的深度休闲度假旅游。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去感受乡村气息、投入到大自然怀抱、寻觅古老村落为目的的休闲乡村游正受到人们的热捧。休闲农业更使大片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土特产品,美丽乡村游在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出现了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等如雨后春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国家农业公园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和谐发展现代农业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将为游客提供新选择、新目标。

2.5情感旅游

“情”即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

婚庆旅游,是以婚庆为目的,把旅游服务、婚礼策划、婚礼服务结合起来的旅游专项产品。由于旅游者以婚庆活动为出行目的,不同于观光度假旅游。在产品设计中把接待宾客、婚礼策划、婚礼举行等婚庆活动与观光、度假等旅游活动一并列入婚庆旅游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现代社会时尚追求,使得大众生活中婚庆习俗也在发生变化,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符合我国国情的婚庆市场。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有超过1 2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已达几千亿元。巨大的消费额拉动了影楼、婚庆用品、婚庆服饰、婚宴、婚庆旅游等行业发展,为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增人口将出现增长的趋势,婚宴消费越来走高,婚庆市场前景广阔,婚庆产业将成为我国一个新兴的、充满巨大商机的朝阳产业。结合2010—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的数量增长变化情况,以每对新人婚礼平均消费10万元保守估算,得出2014—2018年我国婚庆市场规模的预测,到2018年我国婚庆市场规模可达约1.46万亿元。

婚庆旅游市场的快速迅猛的发展,又带动了相关酒店、餐饮、婚庆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婚庆旅游、婚纱摄影等业态,对旅游业而言已是“天大机会”。

2.6探奇旅游

“奇”即探奇,以探奇为目的的旅游新业态,包括探险、探秘、探索、新奇体验等。探奇类产品旨在让游客亲自去探寻原汁原味的自然人文奇观,深度体验旅游带来的乐趣,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前,探奇类产品销售形势火爆,前来咨询报名的顾客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与身份的人群;从年轻人到希望带孩子出游的父母,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均对此类产品表示出浓厚的情结和兴趣。探奇旅游产品针对的是一些渴望探险、热爱大自然、有梦想的消费者。在产品研发上,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满足游客对“新、奇、特”的旅游追求,将大自然的奇观、人文的神秘充分展现给游客,充分让游客走近大自然,亲近人文资源,获得人生的历练与提升,为每位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深刻的旅游体验,同时能有效地增强旅游者的体质和锻炼旅游者的意志。

3 旅游新业态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措施

3.1依据旅游新业态及时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

高教(2006)16号文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要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旅游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业态逐渐被休闲、度假、养生等新业态所代替。因此要及时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来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需要,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3.2创新办学模式

大力建设“政府指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旅游公司、旅行社广泛参与,合作发展来提升旅游人才整体质量,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需要。

3.3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市场需要,充分了解旅游新业态对旅游人才质量和能力的要求,找准专业定位,以“市场思维”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3.4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求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与之相适应,在此,分析新业态涉及的工作和岗位职责能力,明确旅游培养素质能力定位,以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为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平台课、职业能力课、实践实训课及一些行业知识构成多层次、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构成多元化能力结构,由思想品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构成多维度的素质结构,构成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能力水平、多维度的品质素养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5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高教(2006)16号文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备这样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人才培养中占有较大比重;积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7%。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环节,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培养实操能力为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大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力度适应旅游新业态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3.6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培养“双师”,打造“名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特长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社会、旅游企业资源,请旅游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课堂,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和跟岗实习,有条件的派老师境外学习,以了解国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师国际视野。

当前旅游业面临着加快改革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对旅游从业人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旅游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如何提高旅游人才培养服务旅游业发展的能力,依靠旅游人才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大发展,是当前旅游新业态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和课题。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R].北京:教育部,2006.

[2]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国发[2014]31号)[R].北京:国务院,2014.

[3]产业信息部.2015—2050年中国会议市场调查及投资评估报告[R].北京:产业信息部,2014.

[4]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R].北京:国务院,2013.

[责任编辑:路实]

Thoughtson theCultivation of Tourism Talentsbased on theNew Tourism Format

XIEYing
(Harbi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Colleg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8,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of theeconomy,led to thegreatdevelopmentof tourism,tourists’demand for tourism isalso changing,and traditional formsof tourism have been far frommeeting the needsofpeople. New tourism formatcame intobeing,is tomeet the changingneedsof tourists in the form ofnew formsof consumerdemand.Talent trainingneeds toadapt to theneedsof tourismmarketchanges,in order toadapt to the new tourism industry,wemustcultivate qualified tourism talents.

tourism;new format;talentscultivation

F592

A

1673-5919(2016)02-0100-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2.034

2016-03-08

谢颖(1965-),女,新疆伊梨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业态研学旅游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研学之旅
旅游
谢先文:面对新常态 开创新业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