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

2016-02-01 07:02徐燕子
文理导航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

徐燕子

【摘 要】在初中化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是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也是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备受学生的欢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在化学课堂上体验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感受化学魅力,高效完成初中化学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实践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与生活方面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他们的实践机会,懂得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时,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解决。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启蒙和基础,直接关系着以后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化学知识,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理解、深化,为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保障。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呢?

一、用生活现象解释化学知识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解释化学中的抽象知识,让化学知识更形象具体,更易于学生接受。如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我抛弃了教材中按部就班的安排,而是直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先是列举了生活中常见到灭火实例,然后让学生讨论灭火方法成功的原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出燃烧三条件,最后再由学生列举出同一灭火原理的实例。这样,经过生活→化学→生活,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便有了深刻的认识,且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能准确而迅速地进行判断。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用生活现象解释化学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即使是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依然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反而会感觉自己仍然处于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讲解化学知识,拉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把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进行恰当的融合。

二、组织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也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技能。为满足化学教学的需要,教师在生活中要时刻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然后与所教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学习溶解度时,教材中只涉及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而近几年的中考常涉及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拿着一瓶雪碧步入了课堂,让学生分组探究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轻轻摇晃几下,打开瓶盖,发现有气泡冒出,得出结论: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还有的学生量取10mL雪碧倒入试管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同样发现有气泡冒出,得出结论: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等。通过此次探究,学生了解到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也基本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和步骤。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外,还会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化学探究,分析、总结探究结果,如近几年的中考热点PM2.5的调查,把分析报告送到相关部门等,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化学知识

实践出真知,缺少实践验证的知识永远是华而不实的,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虽然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比较简单,也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为保证学生充分吸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真正转化为了本身的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验证化学知识,亲身构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生活中便可轻易寻到合适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牵牛花花瓣、美人蕉花冠、红玫瑰等,我便让学生用家用的食醋、水和肥皂水来验证它们是都是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并把验证的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酸碱指示剂有了明确的概念,并进一步巩固了探究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会努力自己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化学技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同样包括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大多是安全的,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的,且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能用生活中物质代替其中仪器的,这为我们实施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提供了便利。如水的净化实验,由于此实验需要的素材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我在教学中便把这一实验完全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在生活环境中自己寻找合适的素材,小组合作完成简易净水器的组装。学生寻找来的素材丰富多彩,有小石子、棉布、塑料瓶、棉花、细沙、医疗输液管等,最后他们自己成功组装了一套净水器。这一实验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了动手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实现了化学实验与生活的衔接。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性,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中心”得到很好的体现,彻底把课堂还给学生。

综上,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掌握用生活现象解释化学知识,组织学生积极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验证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化学的价值,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燕琴.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研究[J].中华少年,2015.06.15

[2]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8

[3]葛庆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2.20

[4]苏显春.初中化学教学面向学生生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04.0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