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浅析

2016-02-01 12:41郑德馨
文理导航 2016年2期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初中体育新课标

郑德馨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在此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差异性的发展。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式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本文就差异性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差异化教学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实施相应改革。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育者重点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差异性的体育教育。而差异性的教学一般是针对初中生心理与生理差异采取的教学方案,目的是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差异性的教学特点

1.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差异性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初中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需求,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便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与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2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在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体育的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缺乏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全方面了解初中学生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而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要求体育教师按照学生特点与需求来设计课程教学,选择多样化教学活动,因此,差异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便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充分结合教和学

不管是哪一种课程,都离不开教学活动。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各种专业性知识,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初中学生。在差异性的教学中“学”和“教”联系比较密切,需要教师不断地拓展自身专业化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确保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要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对于差异性教学的应用

2.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体育教学效果会因为学生参与性而受到影响,学生差异性和学生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因为学生认知、行为、兴趣与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和其他文化课不一样,体育课教学成效不能用基础知识水平来评价,需要把学生锻炼效果和学习效果作为参考依据。换句话说,在初中体育差异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如:在选择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按照学生爱好,把课堂教学内容分成球类、体操与田径等项目教学,使学生按照自身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在选择教学项目过程中,教师也要按照学生性别与能力差异适当的进行调整。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女生和难受在运动方面差异比较大,女生在技巧性、柔韧性与平衡能力方面都比较好,男生在耐力、力量与速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此,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项目,全方面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2.2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制定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

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会使体育教学设计方向受到影响,而且会使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制定体育教学的方案应按照学生课堂情感、认知水平与活动能力差异进行制定,还要侧重于学生的课堂活动学习感受,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教师主动向学生讲解胸前传接球、原地运球等基本理论知识,当很多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再反复讲解,只会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初中体育质量。

2.3改变成绩的评价方式

在初中体育的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各种层次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成绩评估。首先就要对学生个体实施正确的横向与纵向评价,其中纵向平价主要是用差异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各时段所学项目的实际成绩,例如:田径,对比分析期末与期中测试成绩,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验证;而横向平价则是对比分析学生个体各项目的成绩,例如:篮球项目和八百米赛跑的成绩对比。还要构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系统,全方面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评价,而且需要学生自我评价。此外,还要充分结合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各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与结果评价相比较为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表现,确保评价标准公平性、差异性与多元性,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需要与学习态度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體育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如果发生无法跟上体育教学节奏的情况,会导致初中学生变得比较自卑,进而对初中体育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秋竹.立足差异,优化教学——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J].新课程·中学,2015.14(03):186-187

[2]王俏英,王建中,王振.体育中考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以黔东南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3.25(03):175-177

[3]蔡赓,张驰,李格.初中体育男女分班、混班教学与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25(03):101-104

猜你喜欢
差异性教学初中体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差异性教学在“金融学”课程中的有效实践
农村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探微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语文差异性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