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之研究

2016-02-03 21:59陈芊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陈芊芊

摘要: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意涵的概述,对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相关政策、学校管理与发展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有效教学行为;初任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28-02

教育是立国之本,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关于教育质量的问题与争议也越来越多,如何在不断发展与扩张的历程中让教育质量不落伍是当今教育界相当关注的问题。

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于1977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之后又不断改进了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而自从教育活动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弄清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现况以及了解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为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相关政策、学校管理与发展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良策。笔者以北京市海淀区作为研究环境,以该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讨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再试图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

一、教师自我效能的意涵

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不同学者对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定义的认知有着明显的共同之处。首先,教师自我效能感描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程度。其次,教师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概念,这种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影响结果是要能使得学生的有效学习,能让教师的对自己的自信心和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可以看出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于自己教学能力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自信程度。

2.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孙志麟(1991)指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包含个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师自我效能感两个层面(引自陈艺分,2011)。Ashton,Webb,&Dota(1982)将教师自我效能感分为三个向度,即个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教学效能(teaching efficacy)及个人教学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引自黄玉凤,2002)。可见,人们一般将影响教师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特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内部因素,主要指教师主观因素,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内在因素包括性别、职称、学历、应对方式、调节能力等。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

1.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通过参阅并统整对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和认识,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定义。

有学者从数学中最优化理论的角度思考有效教学行为的意义。黎齐(2010)指出有效教学行为可以表达成学生学习收获与教师教学投人之间的比值。刘书增(2013)指出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就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授课内容、促进学生发展所采取的多样化的教学行为的总和。

综合来看,有效教学行为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自身专业技能,拟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运用一连串多样且适当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行为。

2.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对于判断有效教学行为的依据或者指标,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台湾学者张世忠(2000)以美国学者波立(Borich,1988)的归纳做修正,认为共有六项教师行为可以作为分析有效教学之依据,分述如下:

(1)教学的明确性(clarity):指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

(2)教学的多样性(variety):指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活泼多样。

(3)教学的任务取向(task-orientation)。

(4)投入教学的程度(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5)成功的班级经营(success class management)。

(6)师生互动关系(mutual interaction)。

刘志慧、罗生全(2013)将有效教学行为分为教学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班级管理等五个维度。

综合以上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甚至欧美等各个不同地区学者对于评判有效教学行为内涵的描述,可以看出有效教学行为的指标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计划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技术与方法、善用教学评量、班级经营与管理。

三、如何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

1.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建议:

(1)提供多元在职进修渠道。有研究发现,不同学历背景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上有显著差异,学历较高的中小学教师在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行政机关若能提供中小学教师各种在职进修渠道,增加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机会,对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定会有帮助。

北京市海淀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具有优厚的教师进修条件。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若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这样的资源与环境,以提供更多的教师进修机会,将会为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

(2)建立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系统。教学年资较浅的教师即初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表现均不如资深教师,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应建立起专门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系统,这个系统既可以包括资深教师和同侪的专业辅导支持,也可以包括与其他行政人员、相关社区人员的合作式对话,以及初任教师自我省思与反馈。这个系统能从多个角度了解并支持初任教师,以期使得初任教师获得快速的专业成长。

(3)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教师专业研习活动进行辅导支持。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跨校的中小学教师研习活动方面参与的人员组成较为单一,基本上均为中小学在校教师,若能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教师专业研习活动进行辅导支持,一方面,在高校从事教育相关研究的人员可藉由这样的合作活动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获得更专业的指导,提升自身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2.对学校行政的建议:

(1)鼓励教师进修。教师的进修活动需要获得任职学校单位的大力支持。学校若能鼓励并协助在校任职教师参与进修,将能够提升个别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表现,并能在一定时段后,使得整个学校的教师群体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获得提升,创造良好的学校教学专业环境,获得整体效应。

(2)建立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活动。学校对初任教师的辅导支持和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任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可以组织由校内资深优秀教师带领初任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与实作,给予鼓励支持和全面关怀,切实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使得初任教师在心理上与专业行为上均快速成长。

(3)创造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社区环境。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对自身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来自所处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学校可以从创造健康和谐的教师工作环境角度出发,改善学校教学氛围,帮助建立教师之间友善、愉快、合作、互助式的相处模式和氛围,从而减少阻碍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外来因素。

3.对教师的建议:

(1)系统规划并积极参与进修活动。进修活动最关键的是需要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进修活动的意义,厘清参与进修活动的目的和方式,积极争取并系统规划适合自己的自我专业成长计划,以期获得合适的进修机会。

(2)重视经验分享与传承。教师之间若能经常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充分分享教学经验,无疑是对于所有教师都非常有益的事情。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自己分享一个经验,得到的将是多个经验。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高,透过专业对话和经验分享,初任教师可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来自资深教师的鼓励,增加自我效能感。

(3)教学归因。教师在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行为时所采用的归因方式不同,有的会将效果不佳的原因归结于学生或外在环境等,这些教师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影响学生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建立信心,努力克服外在负向因素,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聚集着全国几乎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在该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研究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树立典范、建立标准。

教学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分别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代表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这两种表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从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认知出发,给出了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建议。建议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无论是教育行政相关部门、教育学专家、学校管理人员、行政人员还是教师本身,皆宜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学路径方式、相互协作,合力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车尾艳.国外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内涵、问题域及主要结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

[2]刘书增.初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以上海F中学教师为个案[Z].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志慧,罗生全.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4]陈艺分.高雄市国民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之研究(未出版硕士论文)[D].台南大学,台南县,2011.

[5]张世忠.教学原理——统整与应用[M].台北市,五南,2000.

[6]易东平.D.Boric.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
我国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国际科研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浅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
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