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与实践

2016-02-03 20:31吴丽肖江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翻转课堂

吴丽 肖江文

摘要:本文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力争使学生告别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强调任务驱动和总结展示,鼓励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加强对数据库的认识,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63-02

20世纪中后叶以来,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其影响之下,教学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不断引入更加信息化的新型技术。最近十年来,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纳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存在[1-6]。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授课教师课前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资源,可以是带有声音的PPT或者真人录像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每堂课前,先自学相应的视频内容,理清课程基本内容。在课堂上,授课教师的上课重点则放在答疑解惑、協作交流以及成果展示。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前视频资源学习阶段,学生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采用反复重看视频、网络查询解惑等方式来厘清困惑。课堂上主要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老师进行答疑,课程中,老师更像是一个教练或者引导者的身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当下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还要懂得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内容。必要时,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来巩固学习所得,并加以展示。鉴于数据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类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又由于数据库本身涉及到的知识点繁杂众多,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细述每一个命令的具体操作,或者概念的具体内容。高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一般又比较分散,一周一次的课程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可见,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并不太适用于数据库这类多信息量、高实践性的课程的。

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该课程教学上一个创新。引入翻转课堂之后,教师不仅会通过视频的方式提前讲授数据库的具体知识和使用工具,还会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数据库更深的课程之外的内容,并对学生提出课程设计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相互交流。

一、翻转课堂式改革

鉴于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库的高度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在该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与数据库课程要求相结合,对传统课堂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实践性的改革。下面将对改革后的课堂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课前学习

近几年,伴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mooc大学、百度传课、网易云课堂等网络教育媒体都有着大量受众。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视频学习也越来越适应。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借鉴这类网络课程的形式,录制一些微课。微课可以是真人录像,也可以是带有声音讲解的PPT视频,形式不限。课前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

传统课堂一节课45分钟,教师真正用来讲授知识的时间也许还不到一半,课堂提问学生作答效率也不高。在翻转课堂的数据库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制作15~30分钟的视频内容来对数据库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包括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或者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并留下基础问题和进阶问题供学生课下作答。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与课堂授课不同的是,他可以后退、快进、重复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把握。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他们可以网络查询解答,也可以保留疑惑课堂提问。

基本内容的讲解不必过分深入,要注重循循善诱。课后进阶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发散性。

(二)课堂进阶讲授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数据库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去解答他们的疑惑,并对课程难点进行讲解。如关系数据模型中的设计重点难点问题、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的疑点等。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第一阶段中的学习内容。

(三)课程设计阶段

数据库是一个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最终都是要转化为能够实际进行项目操作的技能。因此,数据库授课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阅,并督促他们自主学习更多的数据库知识。

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景在课下,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也是在课下,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拟出若干个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可以是常见的图书管理系统、医院就诊管理系统等,也可以是新颖的具有社会应用潜力的新题目。在这一阶段中,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拓性的题目随课程设计任务一并布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运用到关系数据模型、流程图,还要涉及到具体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一种督促。

课程设计考核,可以设计报告的完善程度和课堂展示为主要参考因素。课堂展示主要是为了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理解程度,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上三个部分,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受众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中进行丰富和着重。翻转课堂强调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但是又并不完全受制于信息网络,主要还是依靠授课教师的指引和提点。

二、优点和不足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可以将功能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来将线下课堂和先进的网络空间进行整合,通过线下学习的安排为正式课堂留出时间进行课程的深度拓展和答疑解惑,通过课程设计的任务安排增强学生在数据库系统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较大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良好契机。

但是引入翻转课堂之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需要进行讨论以便授课教师提前做出更好的应对。其一就是学生自学的难度比传统课堂要大。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抓起,循序渐进,并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材料和网络资源自主解决疑惑。其二就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难以明确把握。因为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没有随程参与,这样导致第一阶段很容易成为教学的盲区。因此教师最好能够在这一阶段利用一些比较好的在线学习平台,类似mooc等,教师能够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布置小测试。同时,精制教学视频也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三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教师无法像传统的F2F教学中一样能够通过表情或者学生课堂提问来获得反馈,并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疑惑是在后续的第二阶段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其三是课程设计的小组成员表现差异无法直接量化。由于课程设计强调组内合作,集中展示,因此教师会对成员的具体参与程度把握不清。这就需要教师改进评价方式,尽量公平客观。

三、总结

本文提出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是具有一定实践性的改革措施。它满足了数据库课程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学习时间高投入的要求。虽然也有一些弊端,但是教师如果对于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经验,又善于利用网络教育形式来激活线下教育,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而且翻转课堂的优势将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J. Bergmann,A. San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2]赵军合,贾丽敏,武丽丽.翻转课堂学习有效性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65-166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國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5]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0-45.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翻转课堂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