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管窥

2016-02-04 12:46周莹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制度文化红楼梦

周莹*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



《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管窥

周莹*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就开始集中于女性主义批评方面。一直以来,《红楼梦》的性别意识问题就存在较多的争议,分歧主要集中于女性崇拜论、男性文人论、双性和谐论这几个方面。也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也有学者将《红楼梦》与古典戏剧、现代小说等进行对比,分析了女性意识的异同、发展等问题;还有学者将《红楼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从新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了解读。这些论述,都有其各自的价值和特点,但也有其问题和缺陷。对于《红楼梦》的女性悲剧研究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悲剧;制度文化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学者认为,《红楼梦》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与戏剧中喜剧结局的限制。王国维先生首先根据西方美学理论对《红楼梦》的悲剧性进行了阐述,这在现代小说的审美研究上是空前的,因而在红学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鲁迅先生则从社会学的方向对《红楼梦》悲剧的艺术性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与中国传统戏剧,如《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等只有一个女主人公的戏剧相比,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塑造出许多个性各异、命运也迥然不同的女性群体,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作者表达了他对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红楼梦》的真正内涵在于对社会的批判。小说里描绘的社会景象正是我国当时社会的最好写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红学研究者们对《红楼梦》研究主要是从美学、文学、哲学等角度展开的,着装分析小说的结构、事件、情景、人物形象等,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学者从制度的方面研究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并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封建制度给女性生活和命运造成的悲剧。

一、从中西方悲剧理论看《红楼梦》的女性悲剧

《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色彩是独树一帜的。它不同于西方悲剧理论中关于“悲剧源于个人欲望”的观点。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中传递出来的一个观点是女性的悲剧是由封建制度的造成的。只要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历史所以了解,就会发现我国古代是一个男权主义和专制主义制度盛行的国家。当社会处于男权主义和专制主义控制时,女性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女性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环境中,属于社会边缘人群,她们的生存权利、受教育权利和政治权利等都被剥夺。

封建制度下的封建观念和封建伦理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女性的才能和智慧没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连女性的劳动权;都被剥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封建思想使得女性的受教育权,也被无情的剥夺,女性只能生活在蒙昧无知中;“妻受命于家”这样的观念则使得女性失去了政治权利,将女性的生活空间限制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的观念则是完全剥夺了女性自由。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主要就是由于女性应有的权利被剥夺,使得男权与强权可以随意的凌驾于她们的主权之上。在男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强势打压下,我国古代的女性长期生活在扭曲的婚姻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之下。我国古代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封建落后的制度与我国古代农耕时期的经济制度和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代和地理区域内生活的人们所遵循的社会制度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受劳动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其次是受家庭的发展水平的影响。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揭示和描述了中国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对女性迫害历史的纪实文学。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但是我国的封建传统制度却存在很多腐朽扭曲的部分,并且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腐朽性和落后性越发的显示出来了。《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且难以超越的巨作,也正是在于它对这种悲剧性的揭示,正如鲁迅曾经说过的,《红楼梦》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曹雪芹具有很高的诗词歌赋功底,在作品中,他充分利用了这些艺术形式在赞美优秀女性的同时,对残害这些女性“诗意生命”封建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在这部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人物代表。贾元春就是皇宫中命运悲惨的女性代表。《红楼梦》中细致的描写了元妃省亲的场面,这一场面看似宏大气派,实际上却充满了苍凉。元妃在见到父母亲后表现出了极大的悲痛,读者都会对元妃的哭泣留下深刻的印象,足以看出元妃在宫中的生活有多寂寞孤独。而元妃只是众多妃子中最为普通的一员,元妃的生活与她一样的众多女性在皇宫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元妃的哭泣实际上是对皇族男权的控诉。贾元春虽然是人人羡慕的王妃,但是在强大的皇权和男权面前,她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一切让她在省亲时因哭泣而说不出话来。

皇帝是男权最高形式,而在皇权中,“一夫多妻”制度是重要的内容,古代的皇帝通常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却仍然不能满足皇帝的欲望,最终导致元春在早早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元春只是那是时代中千千万万个不幸的女性的代表,在那个时代每天都有无数女性在男权的压抑下悲惨而无人问津地死去。

封建皇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男权主义的最高表现,同时也是最为腐朽和落后部分。当男权与王权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至高无上的,甚至被神圣化的男权。在皇权的影响下,在社会中又形成了族权、父权和夫权等,无论在哪种制度下,女性都处于被压迫服从的地位,自身的所有权利都被剥夺了,而“三纲五常”和“七弃”则使得在家庭中生活男性对女性拥有完全的统治权力,性别压迫、性别歧视、性别奴役等现象在家庭生活中十分普遍。

贾迎春是在“在家从父”观念压迫下嫁给孙绍祖的,出嫁后又被“出嫁从夫”而束缚而遭受“中山狼”的凌辱,最后孙绍祖凭借男性绝对权力将迎春逼死。就算是王熙凤这样一个全书中最为强势的女性人物,最终还是受到“七弃”这一离婚制度影响而被休弃。曹雪芹通过创作《红楼梦》这一作品,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封建制度下的我国古代社会的运行模式。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运行模式下,产生了如此多的女性悲剧,因此曹雪芹将女性的悲剧归结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但男权在我国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处于统治地位的,而是在与女权的不断的较量中逐步的确立、稳固、扩张,并且进行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男权主义与官僚制度。例如,世袭制就是封建男权制度的一种变体,也是迫害女性的制度之一。男权在社会中确定统治地位后,需要将这种统治地位延续下去,而世袭制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男权统治地位的延续问题。皇权的延续就是遵循了世袭制,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也是世袭制的一种形式。在毫无道理的世袭制度下,人的才能在血统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只要拥有皇室血统,即使是无才无德也能根据世袭制成为一国之君,统治国家,并压迫蹂躏像元妃一样的女性。以贾赦、贾珍为代表的世家纨绔子弟也在世袭制下袭官,借助官僚权力继续发挥男权,迫害像秦可卿、鸳鸯、尤三姐这样没有社会地位的弱势女性。《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像是一群男人当中的异类,他懂得怜香惜玉,尊重女性、爱惜女性,真正懂得了男女平等的意义,真诚的爱护身边的女性。除了贾宝玉外,其他男人都是男权主义影响下的典型封建社会男性,不断的欺凌、迫害、蹂躏女性,从没有意识到女性面临的悲惨的生活状态。因此,也可以说,在男权主义制度下,不管是皇帝还是王公贵族,或是普通官吏,都是迫害女性的罪人。

二、从中西方悲剧意识载体对比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

《红楼梦》开创了我国文化悲剧论。这与西方悲剧意识有着明显的不同。《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而在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奥尼尔的当代悲剧,都是西方悲剧意识的典型代表。曹雪芹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中的喜剧结局,而是在对悲剧的描写中控揭示男尊女卑的文化陋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自由以及如何获得自由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准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和男权至上的思想严重的剥夺了女性的自由,禁锢了女性的文化思想。尽管从表面上看,禁锢女性自由的是皇宫、家族等具体的物质,但事实上是剥夺她们自由的是传统的封建制度。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男权主义和专制主义制度就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最终原因。男尊女卑和男权至上的结合是我国古代独有的制度文化。《红楼梦》对女性在这种制度下悲剧的宿命性表现得十分充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无论是性格孤傲的林黛玉,还是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都逃不过“薄命司”宿命,这就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论”截然不同。在《红楼梦》中不仅贵族小姐纷纷“香消玉殒”,就连女奴丫鬟们也逃不过“红颜薄命”的命运。性格活泼、开朗的晴雯被逐出贾府后悲惨地死去,心地善良、克尽职守的袭人也没逃不过悲剧的命运。身为尊贵皇妃的贾元春,颇有野心的贾探春,都无一例外的遭受了悲剧命运的百般摧残,这又相异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说”。其实无论是贾元春还是贾探春,当时社会中既定宿命的女性,无论她们怎样努力挣扎,都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这些女性都是男权制度文化下的牺牲品,最终牺牲于男权文化中。由此可见,由男权制度下的皇权、族权、父权、夫权有多么的强大可怕,它们是实施性别压迫和性别歧视的工具。而在古代的中国这种思想被普遍接受,没有人看到这一制度的罪恶和可怕,因此男性可以为所欲为的蹂躏女性。女性无论反抗与最终的命运也逃不过是一场悲剧。在《红楼梦》中,晴雯是少有的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而袭人是顺从封建男尊女卑文化的女性代表,但她们都是社会底层的女性角色,最终的命运可也是殊途同归。在命运之路的终点,等待她们的都是不幸和悲剧,这也证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必然性。这与西方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都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是具有中国古特色的悲剧类型。

三、从中西方悲剧本质对比角度来看《红楼梦》的女性悲剧

《红楼梦》传达出了女性悲剧就是国家悲剧具有东方色彩的悲剧理论。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入的探讨,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对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在这其中,尼采对悲剧本质的认识是最深刻的。他认为: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不是由于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鲁迅先生也发表过相似的看法,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些观点都表达了一个主题悲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再现人生的不幸和毁灭。当这种悲剧出现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女性就成为了这些悲剧的主要牺牲品;与我国不同的是,在西方古代社会,这种悲剧的承担者通常是男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成为悲剧的主角,都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影响的形式和结果是有所区别的。《红楼梦》为人们展现了众多女性悲剧,贾元春悲剧在于宫廷生活,贾迎春悲剧在于家庭,贾探春悲剧在于婚姻,贾惜春悲剧在庙中,妙玉悲剧在庵中,尽管不同女性的悲剧有不同的具象载体,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林黛玉与宝玉之间存在真情却无法拥有婚姻,这是悲剧;薛宝钗拥有了与宝玉的婚姻却无法得到宝玉的爱,这是悲剧;王熙凤有才干却弄权腐败,这是悲剧,李纨在“三纲五常”约束下失去了人应该有的朝气,这是悲剧;除此之外,晴雯、金钏、十二戏子等人也都有着各自的悲剧展现形式。虽然她们悲剧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各异,但是产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

四、结语

正如王蒙曾经指出的那样,《红楼梦》的悲剧不仅是感情悲剧,也是政治悲剧,文化悲剧,社会悲剧。家庭因素、个人悲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导致了这些悲剧的产生。而将感情、家庭、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结合在,就形成了整个国家的悲剧。当一个社会中所有阶层的女性,上至皇妃,中至贵族小姐,下至奴仆丫头,都是悲剧的牺牲品,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运也逃不过最终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徐丽娟.从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看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J].青春岁月,2010(22) :45-48.

[2]王英珍.从红楼梦看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J].现代语文,2011(08) : 21 -23.

[3]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 :87-88.

*作者简介:周莹(199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本科生,汉语言文学(师范)。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19-02

猜你喜欢
制度文化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用“爱”铺满孩子成长之路
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经济时期构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