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2016-02-05 00:19王松男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房性室性

王松男 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辽宁 锦州 121001)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王松男 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探索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216例进行随机均分组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8例。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的为对照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观察组,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并结合治疗结果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两组在各型心律失常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房性早搏24例(22.2%),室性早搏36例(33.3%),室性心动过快6例(5.5%),房颤12例(11%),束支传导阻滞9例(8.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6例(14.8%),窦房传导阻滞3例(2.7%)。观察组房性早搏4例(3.7%),室性早搏14例(12.9%),室性心动过快0例(0%),房颤5例(5.5%),束支传导阻滞3例(2.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5例(4.6%),窦房传导阻滞1例(0.9%)。观察组的总准确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准确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的常规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老年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是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心脏激动不能按照正常的传导顺序发生传导。诊断不及时极易引发其他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危及患者生命[1]。

12导联动态心电仪是一种可以长时间无间断记录和手机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检测仪器,常规心电图仅对有典型症状的心绞痛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诊断意义,而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或短暂的心率失常患者缺乏敏感性,常有漏诊发生,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更加准确,临床上应对于老年患者应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提高检出率,防止因心率失常导致的猝死[2,3]。本院从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6例老年心率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观察组108例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各自临床诊断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纳入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1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观察组,男50例,女58例,年龄68~82岁,平均年龄为73岁;病程为1.5~8个月,平均病程为5.5个月;108例应用传统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56例,年龄67~83岁,平均年龄为74岁。病程为2~8个月,平均病程为5.5个月;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自我感觉心率失常来院就诊的患者。②患者年龄>60岁,均属老年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药物过敏的患者。②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肝功能异常、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由医生根据心电图判断标准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24h监测,详细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居时间,进餐,日常活动,记录各种症状及持续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监测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①室性心律失常:偶发,即为24h收缩次数<100次;频发为24h收缩次数>720次;早搏为24h内收缩次数为100~720次。②房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偶发性,一般性及频发性房性早搏,房性心动,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等[4]。③心脏传导异常:一度,二度房室阻滞,二度窦房阻滞,左右束支阻滞等。④其他症状:窦性心动过缓及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两组心电图监测结果表明,老年人心律失常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且老年人心率失常以房性早搏较为多见,其次为室性早搏。

其中观察组房性早搏24例(22.2%),室性早搏36例(33.3%),室性心动过快6例(5.5%),房颤12例(11%),束支传导阻滞9例(8.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6例(14.8%),窦房传导阻滞3例(2.7%)。

观察组房性早搏4例(3.7%),室性早搏14例(12.9%),室性心动过快0例(0%),房颤5例(5.5%),束支传导阻滞3例(2.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5例(4.6%),窦房传导阻滞1例(0.9%)。

3.讨论

老年人以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随年龄增加心律失常明显增多,尤以房性早搏最为多见[5]。心率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冲动传导等任意一项出现异常均会导致患者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为临床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有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律失常临床诊断的房性早搏、房颤、房速、室性早搏、窦房传导阻滞窦缓、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常规的心电图一次检查充其量也不过2~3min,因此信息量有限,对于短阵发作,随机,间接性发作的心率失常几乎无作用[7]。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无间断地对患者的心脏电生理活动进行描记与资料统计分析,对常规心电图检查不易发现的短暂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其检出率[8]。在仪器上对患者24h的心率状态进行分析,记录心电图信息量很大,也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解决了只靠普通心电图无法判断的心率失常问题。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的常规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1] 王娴, 申小换, 金玉林.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 2010,23(10):3571-3572.

[2] 于双亲.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4):759-760.

[3] 马琼芬.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研究, 2013,3(5):181-183.

[4] 冯云红.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高领老年人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13(9):236-237.

[5] 于双亲.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4):759-760.

[6] 陈岩, 王亚伟, 刘建萍, 等. 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律失常的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7(1):26-27.

[7] 朱丽, 李军丽.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0(6):101-102.

[8] 顾敏, 顾翔, 何胜虎, 等. 比较远程心电监测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20(2):565-569.

1006-6586(2016)11-0081-02

R540.4+1

A

王松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疾病诊治的研究。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房性室性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