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希里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研究

2016-02-11 22:23骆元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借词阿拉伯语东非

骆元媛,张 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学院斯瓦西里语系;天津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天津 300204)

斯瓦希里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研究

骆元媛,张 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学院斯瓦西里语系;天津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天津 300204)

在非洲三大本土语言之一的斯瓦希里语中,存在大量阿拉伯语借词。文章以中国、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权威机构出版的字典收录的词汇为基础,从音韵学、形态学及语义学角度,分析这些词汇的借入方式,并加以分类,解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经济、生活、宗教、政治等领域对斯瓦希里文化形成和繁荣的影响。通过对语言中借词的研究,把握语言发展的规律,深化对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借词;斯瓦希里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社会集团或言语社区通过贸易、战争、宗教传播等途径彼此接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语言也相互作用和影响。“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易于变化,而变化的一个普遍特点是容易引进外来词语。”(Nida,1982:10)“两种语言相互接触的时候,最通常发生的现象是借词,借词实际上不只是社会语言现象,而是相近或相异的社会文化互相接触必然产生的后果。”(陈原,2003:98)借词(loadwords)又称外来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纵观世界语言发展史,很多语言都是不断借入其他语言的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词库,拓展表达方式,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亚非各民族的文化(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等)在长期的跨洋交往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在人类文化之交往史、传播史、融合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刘鸿武、暴明莹,2008:11)。它以海上贸易为载体,以宗教信仰为纽带,以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交融为内容,是一种多元交织的、开放型的文化。斯瓦希里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地域范围十分广阔,大致上沿东非海岸由北而南纵向延伸有数千公里。北部之界限起于今日之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中部经肯尼亚、坦桑尼亚沿海一带,向南一直抵达赤道以南之莫桑比克的索拉法及马达加斯加岛的北部。横向由沿海一带逐渐渗透到东非内陆地区数百公里到上千公里不等,一直抵达刚果盆地和津巴布韦地区(刘鸿武,2013:11)。

斯瓦希里语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外部世界对于东非地区的影响。从早期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外来者的经商定居到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再到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密切往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斯瓦希里语中的借词不断增多,并体现了东非社会生活的变迁。据统计,斯瓦希里语中的借词占词汇总量的40%左右,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英语、德语、葡萄牙语等,其中阿拉伯语词汇达19%(Mohamed,2010:43)。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通过对语言中借词的研究可以把握语言发展的规律,深化对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本文以东非和中国权威机构出版的斯瓦希里语字典,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斯瓦希里语研究所(Taasisi ya Uchunguzi wa Kiswahili)2004年出版的《标准斯瓦希里语字典》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斯瓦希里语教研室1971年编著的《斯汉辞典》 中收录的词语为基础,参考阿拉伯语辞典《蒙吉德》、《简明阿英词典》、《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修订版)》等工具书,研究斯瓦希里语中阿拉伯语词汇的借入方式、分布领域,并进行文化解析。

二、斯瓦希里语中阿拉伯语词汇的借入方式

1 音韵学角度

由于斯瓦希里语和阿拉伯语的语音系统差异,一

些阿拉伯语借词的发音在斯瓦希里语中并不存在,这些音在借入过程中被转变。比如,talaka(离婚),sanduku (箱子 ),sakafu(地板),ruhusa(许可),habari(消息)等词的阿拉伯语清小舌塞音 [q]和清软颚擦音 [x]被变成清软颚塞音 [k]和清喉擦音 [h]。而另外一些音尽管在斯瓦希里语中存在,但是借入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发音变化。比如,dhiki(苦难),dhibiti(控制),riadha(田径),ridhaa(许可),dhamiri(意图)等词的阿拉伯语浊齿龈塞音[d]被变成浊齿擦音[ð]。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阿拉伯语词[d]所在的音节含有长元音,或者后面的音节以塞音或鼻音开头。比如,ahadi(诺言),deni(债务),daraja(桥梁),darasa(教室),husuda(嫉妒)等词的阿拉伯语浊齿龈塞音[d]借入斯瓦希里语后没有发音变化。一些阿拉伯语词在借入斯瓦希里语时,几个音在词中出现的顺序发生了改变。比如hisani(盛情),hitilafu(差别),mantiki(逻辑)等词的[i]与[h]或[t]交换了位置。

斯瓦希里语的词汇基本都是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词,阿拉伯语闭音节词借入斯瓦希里语中往往要在末尾辅音后添加一个元音,使之符合斯瓦希里语的音韵规律,如akili(智慧,hekima(英明)等词。一些阿拉伯语借词删除了原有的一个或多个辅音,因为斯瓦希里语中没有两个相同辅音连用的情况,且罕见辅音结尾的词语,如dhima(责任),hina(指甲花染料),haja(需求),hamasa(热情)等。通常被删除的末尾辅音为清齿龈塞音 [t],且只有在前面为短元音的情况下被删除。如果[t]前为长元音或者辅音,则添加元音,如 bahati(运气),dawati(书桌),nishati(能源)等。此外也有阿拉伯语借词删除元音的情况,如mnafiki(伪君子),m taalamu(专家)等。[u]前面为鼻音,后面是辅音,则往往被删除。

2 形态学角度

阿拉伯语动词借入斯瓦希里语后,通过添加后缀可以派生出更多的相关动词。比如,dhihirika(明显的),fahamika(被了解的)等词添加了状态式词缀-ka;aminisha(相信),badilisha(变化)等词添加了使役式词缀-sha;furahia(高兴),hudumia(服务)等词添加了趋为式词缀-ia;afikiana(达成一致),jadiliana(讨论)等词添加了相互式词缀-ana。阿拉伯语借词中的动词可以通过在词尾添加后缀-ko/-sho或者在词首添加前缀m-派生名词,名词也可以通过添加-sha,-ia,-ana等派生动词,如badili(改变)变成badiliko(变化),dhamini(担保)变成mdhamini(担保人),taifa(国家)变成taifisha(国有化),hadithi(故事)变成hadithia(讲故事),hitilafu(差异)变成hitilafiana(相异)等。有些阿拉伯语借词通过复合的方式构成了新的词汇,如mali(财富)和asili(来源)合成maliasili(资源),bin(儿子)和adamu(亚当)合成binadamu(人类),haki(权力)和m iliki(占有)合成hakim iliki(知识产权)等。

3 语义学角度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阿拉伯语词汇的借入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词义不变和词义变化。斯瓦希里语中的大量阿拉伯语借词都是在借入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有含义,如zamani(从前),jirani(邻居),mizani(天平),shirika(公司)等。有一些词汇在借入斯瓦希里语后发生了词义的变化,通常包括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和词义贬降(姜艳红,2008:53)。

词义缩小是指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对象的范围由大到小。比如,ajuza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老人,而在斯瓦希里语中的意思是老妇;dari的阿拉伯语意思是房子,而借入斯瓦希里语后意思转变为屋顶。词义扩大是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对象的范围由小变大。比如,babu一词的阿拉伯语含义为门或者书的章节,在斯瓦希里语中意思扩展为祖父、祖先、老者、布幅、儿童疾病、女性传统舞蹈中的男性领舞或者女性团体的男性领导,而一般只在诗歌中表示门和书的章节的含义。词义转移是指词的义位表现出来的转指客观事物对象的情形,即由反映甲类客观事物对象转到反映乙类客观事物对象,如zawadi的意思由旅行干粮变为礼物。词义贬降指义位演变出不赞许的、否定的、坏的基义或陪义,是义位的质变之一,也称降格。比如,hani由祝贺变为吊唁, hayati的意思由生存的变为已故的。

三、斯瓦希里语中阿拉伯语借词的分类与文化影响

由于地理条件便利,阿拉伯半岛与东非沿海地区从斯瓦希里文化形成的初期就有着密切的往来。文化的交往是双向的,东非沿海本土人民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外来者的东非化过程同时发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一度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它对于斯瓦希里文化的影响很大。就斯瓦希里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而言,一些词汇的借入源于表达东非社会生活中原本没有的新事物、新概念的需求,而另外一些词汇在本土语言词库中是存在的,仍然出现了借词现象,则是源于当时阿拉伯语言文化的主导性地位。阿拉伯语借词不仅扩充了斯瓦希里语的词库,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它们承载的文化因素对东非人民的文化产生了影响。斯瓦希里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宗教、政治、教育、医疗等。

1 经济

东非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土著居民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1世纪前后,班图人从中非地区迁徙而来,并逐渐同化了这里的原住居民。同一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利用印度洋季风航海的规律,他们驾驶商船抵达东非沿海从事贸易。每年11月至4月刮东北季风,亚洲商人可驾舟而来,6月至10月刮西南季风,他们可顺风回乡(葛公尚,1985:63)。之后的几个世纪,东非沿海在印度洋商圈乃至亚、

非、欧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象牙、犀牛角、黄金、香料、玳瑁、木材和奴隶等被源源不断地被装上货船,从东非运往世界各地,茶叶、丝绸、瓷器、铁器、棉布等商品也被运到东非。在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往来中,很多经济类词汇被借入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在数字表达上有很多阿拉伯语借词,它们与名词连用时不需要像班图语词汇一样添加前缀。比如,m tu mmoja(一个人)中-moja前加前缀m-,watu waw ili(两个人)中-wili前加前缀wa-,而watu saba(七个人)中saba前面不加前缀,很明显saba是个借词,而且是阿拉伯语借词。斯瓦希里语中金融类的阿拉伯语借词如fedha(货币),hisa(股份),thamani(价值),bakshishi(红利)等,贸易类借词如gharama(费用),ushuru(关税),bei(价格),biashara(贸易)等。

2 生活

由于印度洋季风风向的原因,阿拉伯商人到达东非沿海地区后往往要等待数月才能驾船返航,他们中的一些人便选择在当地定居,甚至与本土人通婚,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公元7世纪末,阿曼苏丹王在与波斯王交战中战败,大批阿曼人逃至桑给巴尔等地避难(欧阳志兵,2013:51)。阿拉伯移民浪潮使他们在沿海地区的影响与日俱增,东非城邦也在海洋贸易中不断繁荣。到公元12世纪末,东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邦国家,从北向南有摩加迪沙、蒙巴萨、坦噶、奔巴、温古贾、科摩罗等。到15世纪末,沿海地区已形成30余个大小不一的城邦。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东非沿海居民的饮食、服饰、风俗等都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大量阿拉伯语借词进入了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中。饮食类的阿拉伯语借词如asali(蜂蜜),jibini(干酪),saumu(大蒜),shamari(茴香)等,服饰类借词如bizimu(别针),barakoa(披纱),kisibau(背心),shali(围巾)等,民间风俗类借词如harusi(婚礼),karamu(宴会),mahari(聘礼),wosia(遗嘱)等,医药类借词如dawa(药),homa(发烧),jeraha(伤口),tiba(治疗)等。

3 宗教

公元7世纪20年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兴起,之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祖先崇拜、至上神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东非沿海居民逐渐被同化为穆斯林,开始学习阿拉伯语。而为了更好地讲授教义,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也努力用习得的本土语言来沟通。早期东非沿海地区的本土通用语言并没有文字,阿拉伯人将它命名为斯瓦希里语,并在12世纪左右尝试按照发音为其配上了相应的阿拉语字母。斯瓦希里语中宗教类的阿拉伯语借词如Ramadhani(斋月),ibada(祷告仪式),imani(信仰),hiji(朝圣)等。时间表达上也有很多阿拉伯语借词,如alfajiri(黎明),adhuhuri(正午),magharibi(黄昏),alasiri(下午)等。宗教的传播也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斯瓦希里语学术类的阿拉伯语借词如herufi(字母),kamusi(字典),sarufi(语法),jedwali(图表)等。

4 政治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两次率领船队到达东非,欲建立葡萄牙在印度洋的海上霸主地位。东非人民平静安稳的生活从此被打破,葡萄牙殖民者残暴地征服了东非,开始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17世纪,东非人民在阿曼苏丹赛义夫的帮助下终于将葡萄牙人驱逐出去。1832年,阿曼苏丹赛义德将帝国首都从阿拉伯半岛的马斯喀特迁到桑吉巴尔,建立了桑给巴尔苏丹国。阿拉伯人将自己的政治版图扩展到东非,也使得政治领域的阿拉伯语词汇进入到斯瓦希里语中,如taifa(国家),raia(国民),jeshi(军队),kabaila(贵族)等。

5 农业

19世纪上半叶,赛义德统治苏丹期间,桑吉巴尔的农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他在温古贾岛、奔巴岛大力推广种植丁香和椰树,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获得巨大成功。到19世纪中期,桑给巴尔丁香已发展到400万株,占全部耕地的1/6以上,每年出产丁香8 000~20 000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世界年产量的90%(欧阳志兵,2013:51)。桑吉巴尔成为当时印度洋的贸易中心,并享有丁香王国的美誉。 斯瓦希里语中农业类的阿拉伯语借词如sumughu(树胶),kahawa(咖啡),karafuu(丁香),m tumbako(烟草)等。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种语言接触更加频繁,借词现象更加普遍。研究语言中的借词有助于把握语言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加深对于文化发展的认识。阿拉伯语借词丰富了斯瓦希里语的词库,增强了其表达能力,更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带到东非沿海地区,推动了当地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为斯瓦希里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1] Nida, e. A. 1982. 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2] Mohamed, M. 2010. Study of AdaPtation of Arabic Loanwords in Swahili[D]. University of Dar es Salaam.

[3] 陈原. 2003. 语言和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4] 葛公尚. 1985. 试析影响斯瓦希里民族过程的若干社会历史因素[J].西亚非洲, (2): 63-69.

[5] 姜艳红. 2008. 现代俄语中借词变异现象研究[J].外语学刊, (4): 52-54.

[6] 刘鸿武, 暴明莹. 2008. 蔚蓝色的非洲——东非斯瓦希里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7] 刘鸿武. 2013. 中华文化与东非斯瓦希里文化的交流[N].光明日报, 7-18.

[8] 欧阳志兵. 2013. 文明兴衰——桑给巴尔斯瓦希里文明的兴盛之地[J].世界遗产, (8): 50-55.

(责任编辑:于 涛)

H4195

A

1008-665X(2016)5-0053-03

2016-07-02

骆元媛,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非洲文化张薇,女,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化、区域国别研究

猜你喜欢
借词阿拉伯语东非
在东非,中国人不是外人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从接触语言学视角看汉语借词翻译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Safari在东非大草原
回鹘文献语言中借词的对音规律研究——以《玄奘传》第六卷为例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