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凝练

2016-02-12 16:59张学岚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办学

张学岚

(铁道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河南郑州 450053)

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凝练

张学岚

(铁道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河南郑州 450053)

办学理念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公安院校办学的政治性和教学内容的特定性,使其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在公安院校条块分布的情况下,公安院校要实现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不容易。针对我国大多数公安院校的办学层次现状,不追求宏观总揽式的办学特色表述,而使其由理念引领走向操作实践、由历史积淀走向传承创新、由单向凝聚走向多维合成,应该是公安院校打造办学特色的三个现实路向。

公安教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公安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服务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提供人才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学历教育发展迅速,办学层次大为提升,学科建设得到突破性发展,类型结构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安工作的发展和提升。然而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局面之下,也显现出公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办学同质化情况严重的问题。我国目前34所从事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呈简单的地域分布和条块分布: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这两所办学历史长、办学层次高的公安院校外,武装警察、铁路、海事、森林等系统各有一所部属公安院校,每个省(直辖市)都有一所省(市)属公安院校。就办学层次而言,全国公安院校有本科院校26所,专科院校8所。本科院校大多分布在中、东部,专科院校则以西部为主。就办学特色而论,除各系统公安院校以外,各省(直辖市)的公安院校以为本省(市)提供警力补充为出发点,虽各有优势,但总体上看个性差异不大,同质化倾向比较突出。在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跨区域就业的形势下,这种同质化更应是努力避免的。在教育大众化时代,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存在基础,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公安教育发展进程中要解决的极为重要的深层次问题。

特色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过分的行政化管理限定了高校的办学模式,局限了其办学思路,限制了其办学风格。党的十八大以后,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语境下,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研究探讨成为众多重点高校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于大多数本科院校来说,在现有条件下探讨特色立校之路,仍然是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一、办学理念决定办学特色

(一)办学理念对办学特色的影响

1.隐性层面的影响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领导班子关于学校办学的核心思想,它是学校办学顶层设计中的先决因素,是“办学特色系统的核心、灵魂与原动力”[1],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风格。首先,它是由学校基于其社会角色认知、责任担当和信念追求而合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大学精神。“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它是“学校历史的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打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2]。德国洪堡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民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新职能,我国北京大学的爱国、民主、科学,等等,这些理念都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也是这些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表现为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等,是对学校的顶层设计。牛津大学的求实、辩证和以人为本,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是由办学思想而影响办学特色,这些特色决定了这些大学的发展与成功。目前我国多所高校都提出了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为此提出了不同的办学思路,如天津大学就提出了“上水平、出精品、办特色”的发展战略。再次,它是学校历史精神和文化性格的积淀、传承与选择,是一所学校的自我锤炼。13世纪初剑桥大学创办后,逐渐形成了“古朴与现代融合、保守与开放共存”的办学特色;创办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形成了“独立精神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特色;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校至今,一直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则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这些都是办学特色的凝聚。最后,它也可以表现为对学校未来目标的设想和勾画。南京大学“以特色立校、扬长避短,以特色强校、凸显南京大学的品牌和地位”的发展思路,也是其特色发展之路。

2.显性层面的影响

办学理念也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办学想法和设计。它同样是办学特色的先决因素:重基础则有重基础的做法,强实践则有强实践的做法。具体则可表现为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特色、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特色等等。国外大学如东京大学以培养知识型的领导人物为目标,严格的淘汰制则是西点军校管理特色;国内的大学如上海大学以“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基于学生社区管理的“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学生管理体制,徐州医学院的麻醉学专业,河南科技大学的轴承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实践教学等,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二)影响公安院校办学理念的内在制约因素

公安院校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但又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因此,公安院校办学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对主要关系。

1.一般教育规律与公安教育规律的关系

公安院校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体现公安院校的特殊要求。普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安院校则更强调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普通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在公安院校则更强调为法治观念与执法规范化教育;普通院校的学生管理机制,在公安院校则更强调为警务化管理机制;普通院校为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往往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公安院校则恰恰因为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常常表现出教学内容的限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公安院校需形成更加明确具体而更具操作指导意义的教学理念。

2.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关系

公安教育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相当一部分学者和教育官员认为公安教育是职业教育。应该说,公安院校的高等教育普通属性远大于它的职业教育属性。首先,我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的着眼点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职业标准》的八个职业大类中,除军人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两大类之外,有五类都是专业技术或技能性工作的从业者,公安工作与这些技术性岗位在性质或属性上有较大差异,不可相提并论。其次,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公安院校的普通高等教育属性较为突出:一是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要求更高,二是公安工作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三是公安工作更加要求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四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不是确定的对应关系。这四点都是公安院校与普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共通之处,而职业教育则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它的人才培养定位只需要适应岗位能力甚至技能需要。

以上虽然旨在说明公安教育的非职业教育性质,但并不意味着公安教育与职业教育各不相干。恰恰相反,由于公安教育高度的实践性,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吸收相应的职业教育元素。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公安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不同于一般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一般院校由于学科特点和办学层次不同,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的学校偏重理论,有的学校则偏重实践。公安工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在执法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操作性,需要直接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因此,公安专业人才既要具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办学思路上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框架构建上要立足于法学理论,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犯罪学、心理学、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体能等方面尽可能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以满足办理不同案件的多向度知识需求。在实践教学方面则需要下大功夫去设计并实施,构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双向并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由课堂实训、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构成,校外实践由假期见习、专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国内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实习等构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平衡与合理,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顶层设计的重要方面,也是其办学特色的凝聚点。

除此之外,影响公安院校办学理念的内在制约因素还有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关系,学员的学生身份与警察身份的关系等。

二、公安院校办学特色凝练路径

(一)共性特点

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队伍建设是其永恒的重要话题。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公安院校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才,其人才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安队伍的素质,也影响到公安工作的质量。因此,公安院校在办学思路上有着与地方院校大为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于地方院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

1.忠诚警魂教育

公安队伍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武装力量,其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因此,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公安院校育人工作的永恒主题。其中忠诚是首要的,它包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四个方面。忠于党要求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忠于祖国要求有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怀,忠于人民要求坚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忠于法律要求持心公正、严肃执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院校忠诚警魂教育的主要内容。

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它是全方位的:从空间跨度来说,它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类课程教学,以及第二课堂、见习实习等各方面、各环节之中。从实施主体来说,它不仅是学校在组织层面实施的,更是公安院校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每一个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过程中体现和实施的,同时也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民警师傅在办案过程中言传身教实施的。从实施过程来看,它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大一到大四,乃至延伸到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2.贴近实战

公安工作是执法工作,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关乎国家法律的尊严及公安机关的信誉,因此,执法规范化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公安机关工作的重点。公安实战有所需,公安教育有所应。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难点在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最复杂的社会侧面——善与恶、正与邪,最复杂的事——纠纷与案件,最复杂的对象——人。因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公安院校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首先是学科专业建设贴近实战。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公安工作的作用日益突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安教育的蓬勃发展,公安学和公安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安学、公安技术成为一级学科,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公安学、公安技术的学科建设。在专业设置方面,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依据,公安院校在着力发展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等公安学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又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着力推进网络安全与执法等专业建设,以期使公安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教学内容贴近实战。一是学科基础课贴近实战。公安教育以法学为基础,法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公安教育较多地选择公安执法实践中最常用的法学课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经济法等作为其学科基础课程。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教学。无论是法学课还是公安学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都选择实战中用得最多的内容如刑法中最常用的法条、法律文书中最常用的文种安排教学内容。三是作战案例引入教学。公安专业教学的内容有相当多的是来自实战,大量的实战案例就是公安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的仿真度和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四是学者参与办案实践。公安院校凭借前沿理论和技术优势,常常参与公安机关的办案实践,同时,公安院校的教师挂职锻炼和业务实践制度也保证了教学与实战的对接。

最后是教学模式贴近实战。在教学方法上,公安院校的理论教学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在总体教学设计上强调实训教学,专业课的实训学时几近一半;在培养模式上,不少公安院校的整个培养过程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循环提升模式,即学期学习—假期实习—学期学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总结和就业前学习,这种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使学生层层夯实了基础和能力;在教学资源方面实行教官制,一线教官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基层公安工作互补互利;在教学方式方面引入法庭审判实境教学等情境教学;在教学类型方面保持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并行,促进和保证了教师的实战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实践性。

3.警务化管理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它是一种常态化、全方位的学生管理模式,旨在通过行为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纪律作风和意志品质。警务化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编制、警务训练、内务管理和日常管理四个方面。公安院校的学生在教学环节是一种编制,以年级、专业、班级分编;在日常管理中又是另一种编制,以大队、中队、区队来编组。警务训练主要是队列训练和警务礼仪训练,是学生上课之外的主要活动内容。内务管理主要是宿舍的标准化管理,被装及日用品整齐划一。日常管理包括上课列队制度、校园封闭式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等。警务化管理是学生警务素质养成的必由路径,对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和使命感、养成学生的警营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

(二)个性特色凝练

在上述共性特色之外,每个公安院校还应该积累和凝练自身的个性特色。从理论上讲这也是必然:每个公安院校的办学环境与条件不同、发展历史不同、院领导的办学思路不同,当然会形成各学校在办学上的差异性。但差异性并不等同于特色,差异性上升到为社会公认的办学优势即特色,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总体来看,对于办学特色的凝练可以有以下三个路向。

1.由理念层面走向操作层面

一般来说,办学理念往往是关于办学最深刻的思想与追求,是办学特色的具有宏观指导性的顶层设计,它的作用往往在一流大学中体现得比较突出,并形成这所学校公认的办学优势和它自己引以为豪的办学传统。一方面,公安院校从办学理念这样的大处入手打造办学特色,可以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曾说过:“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3]对公安院校来讲,将自身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公安工作的大局紧密结合,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现代警务意识的新型警务人才应该是自身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目前公安院校的办学水平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使它们更适合从具体操作层面凝聚特色。在这一层面上,不少院校已经有所建树。有的学校注重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刑事科学技术相关专业、云南警察学院的禁毒学专业、江西警察学院的经济犯罪侦查专业、铁道警察学院的铁路警务专业方向;有的学校则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如上海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实战化教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有的学校打造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公安海警学院以系统的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辅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山东警察学院的就业指导等。这些表现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办学特色也是办学理念的外化形态。在操作层面上打造特色,是大多数公安院校的合理选择。

2.由历史积淀走向传承创新

办学特色在较大程度上表现为学校办学的历史积淀。但对于办学时间不太长的本科院校而言,传统优势并不明显,它们需要立足于当前的办学情况,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新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通识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公安民警专业能力的根本在于业务素质,通识教育的着眼点是人的全面成长,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质性追求一致,与公安机关的人才需求一致。因此,创造性地运用西方通识教育理念形成我国公安高校的通识教育特色,将对我国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大有裨益。

3.由单向凝聚走向多维合成

办学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宏观、微观、显性、隐性、抽象、具体的各个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办学特色是一种独特的办学思路,是对办学顶层设计的简明概括,是单一而鲜明的;有时它也可以表现为两三个可圈可点的办学传统。但对于多数二本院校来说,它们没有深厚的办学积累,办学特色往往不是那么鲜明,即使有也很难用一句话简单明了地概括出来。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本校特点,从操作层面的几个具体方面来构建、梳理和提炼办学特色,可以从前文所述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诸方面对办学特色进行多维合成,从而形成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多角度覆盖。

三、结语

办学特色是每一所公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都高度重视的一项顶层设计。在现有条件和机制下,各学校在办学上不可能做到各具特色、不可替代,将办学理念微观化,与学校的教学设计和管理制度等链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着力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凝练办学特色的重要路径。

[1]王荣党,黄山.办学特色:营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视点[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3):111-114.

[2]徐葆耕.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M]//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190.

[3]尚钢.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00-103.

责任编辑:时娜

How to Generalize the Features of Police Colleges

Zhang Xuelan

(Department of Common Basic Courses,Railway Police College,Zhengzhou 450053,China)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forming the feature of the school.Police colleges have obviou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ir political natures and special teaching contents.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a,it is not easy for a police college to show its feature.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olice colleges,there’re three ways for them to generalize and realize their features:to make the idea leading turn to practice,to develop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b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and to change one-direction summary to be multi-dimension synthesis while do not pursue macroscopical expression.

police education;idea of running a school;school feature

D631

A

1009-3192(2016)01-0114-05

2015-12-03

张学岚,女,河南卫辉人,铁道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安文化、公安管理。

本文为铁道警察学院2014年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铁路公安院校办学特色研究”(项目编号:JY2014Z0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公安办学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