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MOOCs +服务=高校图书馆创新驱动发展策略*

2016-02-12 18:29郑红京湖南工学院图书馆湖南衡阳421002
图书馆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郑红京(湖南工学院图书馆 湖南衡阳 421002)



互联网+ MOOCs +服务=高校图书馆创新驱动发展策略*

郑红京
(湖南工学院图书馆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知识的产生与传播被互联网部分或全部替代,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的功能重组与分化,项目研发与创新,强调“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开放课程(MOOCs)催生大学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

〔关键词〕互联网 MOOCs 高校图书馆 新常态

〔引用本文格式〕郑红京.互联网+ MOOCs +服务=高校图书馆创新驱动发展策略[J].图书馆,2016(6):65-68, 74

·专题研究·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在线的学习模式。2006年由Khan Academy设立,三大规模性公开网络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edX发展迅猛。2008年加拿大学者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将这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称为MOOCs(Massive Open 0nline Courses),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将其译名为“慕课”,这种新的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慕课”将社交网络和可利用的在线资源整合在一起,免费和开放注册、课程共享以及开放式输出是其特点,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全方位体验开放在线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共享名校名师最优质课程资源学习[1]。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慕课”在全球引起很大反响,《NMC地平线报告:2013年高等教育版》预测,高等教育将会广泛应用MOOCs。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先后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盟9所高校共建在线课程平台,上海市30多所高校创立了“高校课程共享中心”,重庆大学联合29所高校成立了“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 本土化的“慕课”联盟平台逐步建成。传统教育模式的滞后、高等教育成本的攀升、职业教育的扩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更新等各种因素催发了MOOCs模式的兴起[2]。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职能部门,面对网络背景下新兴技术的应用要求,应该在空间、资源、技术及服务等各个方面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改变及教育模式的变革,重新定位其新的发展常态及功能职责。

2 MOOCs 的要素

2.1MOOCs 的特征

(1)全方位的在线教学模式。MOOCs由学习管理系统、内置编程接口、论坛和社交元素组建,通过制作短视频将知识点和知识体串联成一个动态可控、灵动有序的学习有机体并以此构成基本教学单元。授课老师结合笔记、PPT等方式面对摄像机讲课,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和剪辑视频,视频中间分段穿插小测试,且长度不超过20分钟,用户只有答对问题才能继续听课。测试成绩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定或同学匿名评审方式来打分。一些课程要求学生课后参与论坛讨论,鼓励学生根据地理位置、兴趣爱好等组成各种虚拟学习小组交流沟通,以此弥补课程中老师与学生没法同步互动的缺陷。在MOOCs平台或第三方平台上建立授课老师在线办公室,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各种问题。

(2)免费的课程影响力广泛。MOOCs课程学习者众多,很多MOOCs平台是免费的。如果用户不参加考试或不需要证书,即使是盈利性的MOOCs平台也是免费的,收费是收取相对合理的证书费和考试费等。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适合的课程体系、决定课程学习的前后顺序。MOOCs平台与学校建立学分互相认可机制,学习者根据平台推荐的专业课程或学位课程同步进行学习和测试,在学到系统化知识的同时收获相应的学分或学位[3]。

(3)控制权和主动性的掌控。用户学习过程中,交互式练习和智能型的评分保障了大规模公开授课模式下用户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学习者的现状得以即时反馈,调动了学习者参与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汇集成“学习大数据”,对其进行提炼、鉴别及分析,挖掘出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模式,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进程的反馈指导[4]。基于大数据分析学习者学习特点和学习活动作出评价,促进因材施教。学习者随时随地循环观看课程和挑选老师,与他人分享观点,参加考试获取证书[5]。

(4)课程特征的优势提升。MOOCs是一种更加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规模的在线课程,具有聚齐、混合、转用、推动分享等基本原则。作为网络开放课程,在线学生按周上课,课程组织方式与传统课程组织方式相似。完整的课程结构、高品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活动组织中的课程目标明确,在教学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对象上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开放和自由支配的学习领域和空间,在资源的分享、话题的讨论、与专家的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检索方式,强调学习者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广泛互动性的知识储备和从业能力的提升。

2.2MOOCs 的意义

(1)促进教育资源共享。随着课程数量和注册人数的增长,MOOCs推动了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民主化,大众获取高质量课程的机会增多。如edX 创建者围绕教与学,将目标群体锁定为“全球的学习者”,有效运用各种技术于线上和线下课程中,强调课程的研发;Coursera致力于给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使其通过学习有机会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状况。

(2)降低教育资源成本。逐年增加的高等教育支出使得各类型大学都在寻找能够解决成本控制和教育产品质量的途径。MOOCs被视为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弥补“技能差距”的手段。网络教学能够节省资金,学习者可以选择实际需要的专业科目,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名校课程没有门槛限制,时间灵活,学习成本相对较小。

(3)推动高等教育改革。MOOCs改变了“课程”、“学生”等概念在传统观念中的定位,课程教学中嵌入了最新的科技,互动和交流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随着大批高质量和互动性强的在线课程的推出,互联网传播知识的功能借势得到发挥,大学应该顺势而为、梳理课程体系、定位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发挥MOOCs在大学的优势[1]。

(4)影响教学模式变化。传统大学教学基本是面对面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MOOCs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采取“网络授课模式”。MOOCs课程可以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实施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的教学实验,也可以在本校课程中直接嵌入匹配的MOOCs课程。MOOCs中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海量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语言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学员的学习动机、知识获取、团队合作等数据进行处理推送,发现改善其行为特点和学习规律[6]。

3 MOOCs与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2013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隆(David Cameron)公开表示赞同大英图书馆加入由 The Open University (OU)牵头、包括诺丁汉大学在内的多个大学参与、由 Future-Learn 提供技术支撑的大众参与型学习平台(即 MOOCs服务)[7, 8]。2014年2月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BL)开始提供大众线上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服务,委托 FutureLearn公司制作课程内容在开放学习平台上免费提供,开启全球国家图书馆提供MOOCs开放获取资源的先例。互联网空间下的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关注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字化和知识服务需求,而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全面的、泛在的、交互的MOOCs环境[9]。服务对象从单一的校内用户扩展到校外用户,服务方式从被动式的课外辅助服务发展为主动式的课内嵌入服务,资源利用从有限区域拓展至无限区域,甚至超越课程学习只隶属大学图书馆服务范畴的界限,各类型图书馆都可参与到MOOCs的学习中,体验MOOCs给图书馆在政策、观念、资源、技术及服务带来的一系列重大转变,促使图书馆探索和建立新型服务体系。2013年的MOOCs专题研讨会上,OCLC扩充了图书馆服务范围,将版权认定以及发现可替代的免费公共资源、课程建设、教育发展策略指导与实践、课程资源归档、MOOCs 用户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素养培训等归入其中。图书馆的职能从以文字载体为中心扩展到收藏、管理和传播互联网领域的知识,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化的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和功能[10]。图书馆将资源与服务用户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认识教师和学生对于MOOCs的需求和问题,实现MOOCs和图书馆的深度合作。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分析、研究和把握这些因素,以融入环境、融入过程的方式,对满足用户体验、改善空间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内容、实现服务创新等都非常重要[11]。

4 MOOCs催生图书馆服务新变化

4.1指导教师遵守版权法,合理使用解决MOOCs版权课程的免费和开放服务是MOOCs的特色,范围涵盖教师授课视频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包括学习资料和学习辅导在内的整套优质教育资源。开放环境中的版权问题直接关系着“慕课”的发展前景,高校应该首先核定所有课程资料的版权,在没有涉及侵权的前提下发布“慕课”,确保“慕课”学员获得学习体验。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开展“版权指导、版权教育”为主的服务模式:通过版权指南的制定、版权政策的培训等方式,并在其主页上明确指出MOOCs中的版权注意事项;协助教学管理部门整合在线教学中有关版权问题的相关法律建议和准则,提供版权方面的法律指导给开设MOOCs和其他在线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如:本校教师编制的教学材料的版权归属问题,学校阐明了版权政策,教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材料拥有版权,在MOOCs平台或在线学习系统有权利发布这些内容,图书馆必须仔细阅读许可协议以明确其在MOOCs中的使用权限,确保老师咨询时知悉;课程中必须要用到的第三方版权资料,图书馆为MOOCs教师提供版权申请和许可服务,教师向图书馆提交版权申请,图书馆与版权人协商沟通,取得授权后方便师生使用和体验资源;为“慕课”师生形成正确的版权意识进行版权信息推送;存储互联网上免费资源以及不受版权限制的OA开放获取资源,筛选合适素材组建“慕课”知识体系;通过公有领域、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或开放获取(Open Access)途径查找、整理和储存满足知识共享协议的知识内容,图书馆经过版权归属评估论证后确定其作为受版权保护和限制的课程资料的替代品[1];与出版商、数据库商协商谈判,购买“慕课”所需资料的版权;根据版权法和知识共享协议等对图书馆的读者合理使用资料受到法律、政策保护进行判定,创造条件让“读者”的界限扩充为“慕课”注册用户,从而获得合理、合法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12]。

4.2协助教师制作视频,收集课程资源嵌入MOOCs平台

MOOCs课程通过信息、图像和视频网络等技术手段来创造和改造知识,整个MOOCs课程的制作不仅需要录制视频,想要开设线上课程的教师还需要视频剪辑方面的支持。大学图书馆主动体验参与MOOCs课程,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并组建视频制作和学术计算团队(Academic Computing Team),为需要开设MOOCs课程的教学团队提供视频支持服务[13]。在“慕课”前期建设中,教师要准备课程资料,图书馆馆员为课程提供资料的收集、筛选、萃取、推荐、链接等配套服务,并以学科馆员的身份直接嵌入院系,加入到“慕课”课程团队中处理所用资料的版权认定。“慕课”建成发布后,图书馆可以融入“慕课”交流空间,与课程教学团队协同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参与在线讨论,回复学生的帖子等。嵌入式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将服务延伸到读者环境的创新举措之一,根据嵌入用户的环境不同可分为嵌入式科研信息服务和嵌入式教学课程服务。MOOCs的推广为图书馆研发嵌入式教研服务提供了创新驱动的机会,借助MOOCs平台反馈的信息习惯和信息需求,图书馆配合教师的课程安排提供基础文献支持进而参与课程教学,在MOOCs课程体系中嵌入课程科目指南、课程软件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与教师共同规划课程教学进程;依据MOOCs平台学生的学习记录,图书馆馆员分析、评估和判别其学习行为模式和信息需求偏好,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资源。置身于MOOCs的翻转课堂和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图书馆馆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开展MOOCs学科资源服务,接纳MOOCs平台的免费课程资源来扩充图书馆的资源,通过分类整合、评价推介等提供MOOCs课程的特色服务。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的个性化特征很强,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学习路径,针对不同用户的多重需求,图书馆对MOOCs课程进行分类编排,组建MOOCs课程库,提供课程检索和体验的渠道。

4.3建设MOOCs推荐专栏,帮助教师配置“慕课”资料

高校图书馆通过创建在线教程的形式履行MOOCs环境下的教育职能。“慕课”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与图书馆员承担的文献检索课教学目的一致,都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字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可在其主页设置“慕课推荐”专栏,提供各种“慕课”的网络链接,如国外三大“慕课”Coursera、Edx和UdaCity、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华东师范大学的“慕课中心”以及超星“慕课”、网易公开课、“MOOCs学院”、微课网、MOOCs中文网、慕课网等[14];高校建设的各种精品课程资源和优质视频资源,在许可前提下在图书馆网页设置链接。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是范围内人和物对应的阵地服务,MOOCs要求面向全球提供资源和服务,图书馆利用自身与教师、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基础,以补充式的途径参与MOOCs,通过多方协调和谈判,寻求一种开放存取的 MOOCs模式,帮助MOOCs使用者完成各项课程学习,保存MOOCs课程及学生作业,对学生作业或考试内容的评估提供数据分析支撑[3]。很多“慕课”如Coursera平台上的《货币银行学》的每一个知识单元都嵌入大量的阅读资料,包涵教师的视频讲授在内,阅读资料涵盖了不同时代的七个不同流派、不同经济学家的著作和论文以及《金融时报》现刊,协助学习者加深对整个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历史知识点和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国内“慕课”因为版权的限制,学习者不能全部在线免费获取嵌入课程的资料,可能无法完成作业和考核。高校图书馆配置“慕课”课程(包括本校建设的“慕课”和外校选修的“慕课”)的相关资料,将所有资源与“慕课”课程建立关联链接,通过访问图书馆选择馆藏借阅、在线阅读或文献传递获取,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4]。

4.4服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支撑MOOCs课程体系

互联网空间中的MOOCs具有翻转课堂的特点,学生通过互动式交流理解和运用知识,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挖掘MOOCs发展中产生的大规模数据是大学图书馆学科资源服务的新要求,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和服务研发5个要素组成的图书馆MOOCs 课程支撑体系,催生了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信息资源是支持MOOCs课程的基础,信息技术是提供资源的引擎,信息服务是核心,人力资源为MOOCs学习者提供服务的保障,服务研发则不断改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质量[3]。MOOCs课程开设前期,图书馆咨询服务部门围绕课程特点开展课程资源使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如编制MOOCs的试听设备和编辑原始素材的软件等应用培训;图书馆技术服务部门对MOOCs授课过程中教师所需的资料进行扫描、加工等数字化处理工作。MOOCs课程中期,图书馆馆员需要承担“信息咨询专家”的角色,把自己变成实时信息接收端,通过QQ、微信、BBS、博客等与学习者直接交流,如答复学习者在专业选择、资源检索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提问;联合教师及MOOCs供应商分析解答学生反馈的问题并集结成资料作为课程的支撑内容以便参考。MOOCs课程后期,图书馆从三条路径提供服务:MOOCs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产生有价值和需要长期保存的资源信息,如教师制作的视频音频、使用的文字材料和学生的作业,搜集、整理和存储并将其纳入高校的机构知识库;分析MOOCs教学中产生的相关学习数据,利用“大数据” 实时挖掘、追踪、分析教学情况,依此提供反馈和评估依据以便老师改进课程设计,有助于课程体系决策的完善;协助课程制作者,将图书馆文献资源与课程相关的课件、视频、参辅等教学资源整合,为特色专业或技能型MOOCs课程量身定制课程网站,围绕MOOCs学员体验和学习课程、咨询解答、意见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层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实时动态管理的功能模块,充分发挥网站对课程的辅助作用[15]。

5 结语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智能云平台,信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用户的学习模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6],由此新兴的MOOCs课程模式,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的新发展。高校图书馆肩负资源保存管理、支持教学科研、促进知识发现和创新服务项目的使命,新型环境下的图书馆应求变,及时调整角色,了解MOOCs的发展动态,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和MOOCs用户的互动,建立与MOOCs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体系[10]。

(来稿时间:2016年1月)

参考文献:

1.尹桂平, 常变红, 李娜.“慕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职能创新的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4(5):13-15

2.秦鸿.MOOCs 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3):19-26

3.张云丽. MOOCs 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及馆员的参与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4(4):124-126, 132

4.孙一平. MOOCs 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1):97-99

5.李迎迎. MOOCs 在高校图书馆的推广及其有益借鉴[J].情报资料工作,2014(3):107-109

6.彭立伟. MOOCs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4(3):79-86

7. FutureLearn to lease office space at the British Library[EB/ OL]. [2016-01-15]. http://pressandpolicy. bl. uk/Press-Releases/Fu -tureLearn-to-lease-office-space-at-the-British-Library-671. aspx

8. Prime Minister welcomes the growth of the UK's massparticipation learning platform FutureLearn as theBritish Library becomes the first no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to join[EB/OL]. [2016-01-15]. http://pressandpolicy. bl. uk/Press-Relea-ses/Prime-Minister-welcomes-the-growth-of-the-UK-s-mass-participationlearning-platform-FutureLearn-as-t-60d. aspx

9. 游袆.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6):61-65

10. 王红,颉艳萍.MOOCs 浪潮下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现代情报,2014(10):92-95

11. 任树怀,胡礼忠.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14-19

12. 张丹,龚晓林.大学图书馆参与 MOOC 版权服务的实践及启示——以杜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90-93

13. 郑伟,梁霞.MOOCs 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探索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9):59-63

14. 杨杰, 袁永翠.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 MOOC 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19):85-89, 30

15. 付佳佳,潘卫.面向 MOOCs 课程的图书馆支撑体系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4(8):72-75

16. 刘姝.面向 MOOCs 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5-77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rnet + MOOCs + Service = University Library Innovation Driven

Zheng Hongjing
( Hunan Institute of Techology Library )

〔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knowledge is being replaced by the Internet, and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eld has been changed, and the servic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university library have been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Library function reorgan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he proje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the emphasis “takes the user experience as the center” the service idea. The Internet open course (MOOCs) in the Internet age has spawned a new norm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Keyw ords 〕Internet MOOCs University library New normal

〔分类号〕G258.6

*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旅游规划与设计教学体系建构的高校图书馆旅游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地方文献为视角”(湘教通[2014]101号581);湖南省衡阳市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图书馆在加快实施衡阳文化强市战略中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3B(I)08);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化环境下的湖南省各类型图书馆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的社会价值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14YBA127)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郑红京,女,湖南工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新常态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