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对高职通识教育本质与实现途径研究的表达

2016-02-14 20:09孟长生何艳楠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兰浩特1374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通识高职生院校

孟长生,何艳楠(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兰浩特137400)

地方院校对高职通识教育本质与实现途径研究的表达

孟长生,何艳楠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兰浩特137400)

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是高职教育人对高职教育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和凝练,是对高职人才成长规律的透视。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差异自然造成高职通识教育不同于已有的通识教育。本文所指高职通识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基于专业又高于专业的、引领高职生以高等文化方式学习工作生活的教育,从地方高职院校的角度,提出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也要区别于普通本科的通识教育。

地方院校;高职通识;教育本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先天不足的后天修造。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规模扩大迅速,高职院校建校历史短,学生入学分数低,以就业为目标,造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职业(技能)教育,缺乏专业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即时效应。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尤其是合并升格后的职业院校,基础建设已经就绪,常规管理基本成型,基本满足了低端产业对简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面临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和国际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是高职教育人对高职教育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和凝练,是对高职人才成长规律的透视。

如果从教育体制的角度审视高职教育坐标,高职教育形成与普通专科并列与本科倾斜的一种三角形关系,且是一种钝角三角形。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联系,也不像传统本科的通识教育到传统专科的通识教育的直线差异,而是或者由本科经专科到高职的两条直线,或者由本科参照专科到高职的一条斜线,而这两个途径都让人感觉过于遥远。如果我们能够彻底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观念,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让传统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在水平线上平移,与高职(专科层次)教育形成一种新的垂直关系,再构建高职通识教育,那么,这种通识教育最接近高职生。

二、高职通识教育的本质

高职生生涯发展决定了高职生必然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做人,创新创业,过幸福健康的生活。高职通识教育不仅使高职生的专业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生结合得更加紧密,让高职生运用专业生活、立业,而且还可以使高职生驾驭专业,获得包容专业的文化信念、生活意蕴、人生智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一样,高职通识教育对高职生具有专业教育无法替代的高等文化意义。

本科教育追求专业前的通识教育,求通达;而高职教育实施专业后的通识教育,求通畅,二者共同的目的都在于为大学生创设一种使高等教育专业具有文化氛围,增进专业特别是学术、创新、创业的亲近感、幸福感、生命力,培养学生对以专业为主的生活、社会、世界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信心,鼓舞学生斗志,塑造学生个性。

高职通识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基于专业又高于专业的、引领高职生以高等文化方式学习工作生活的教育。在高等教育史上,通识教育经常表现为一些课程,事实上,它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智慧,是优化完善当时高等教育功能的倡导,是高等学校自身在高等教育体制内的一种求索和张扬。当前这种求索和张扬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院校文化、教师资格、学生价值三因素的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的文化选择和信念确立。院校文化指高职院校对高等教育文化的尊重和弘扬,教师资格指高职教师对高职教育文化的追求和担当,学生价值指学校、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珍视和创造。因此,这种教育也可以简述为为学生开设,由教师承担,有学校(文化)保障,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从高职通识教育内容体系的角度,已有不少探索,但与学科的内容体系比较,对内容体系的表达具有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大学生每当遇到表达新颖、畅快、客观、内蕴、负责、建树见长的文章、演说、学科,都会有一种亲切、魅力、知音的感觉,进而追求、追寻。这样的学问一般不论专业、学科,甚至导致跨专业、跨学科,不仅不会让人有压力,反而会让人生成、发展,不由别人催促,自然让人废寝忘食。个人体会,这应该是通识教育“重要”以外的特色,也是目前一些学科想通而不通的软肋。

三、高职通识教育实现途径

从地方高职院校的角度,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也要区别于普通学术本科的通识教育。

(一)难以形成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

我国高职教育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差异性。在高职生看来,专业是基础,通识是延伸,或者说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先专业再通识,通识教育不宜实施强制学分。通识教育不在于学科的覆盖,而在于对学生人生哲理的点拨、点化。在于境界,在于课程文化,更在于对高职生的关注。高职通识教育应是适合高职生学习兴趣和需求,由高职生自主自愿选择的一种教育。当前对于更多高职院校来说,首先,是课程要适合学生;其次,院校要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信念;再次,老师能够胜任相关通识教育课程。

建议实施三类通识教育课程:一是全国性通识教育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出,按专业大类每个专业推荐几门通识教育课程,由专业点选定一门开课,推进通识教育课程的严格严肃性,体现通识教育的高端、前瞻性,为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标准参考;二是院校性通识教育课程,成熟的高职院校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总结经验提高质量,酝酿新的更为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三是教师通识教育课程,条件稍差的地方性院校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出,或选择实施上述课程,或自己组织课程,锻炼教师,凝练文化,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无论哪一类课程,学术的前沿性和表达的艺术性需要兼备,课程与教师融为一体,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文化引领效果。

(二)管理者应引起重视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在高校聆听通识课程历来是大学生的自豪。安排好的通识教育同样受高职生的欢迎,高职生也会因通识教育留下对职业教育的美好印象。但在目前,首先是高职生面临就业,其次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十分充足的通识课程资源,实施通识教育确有现实的难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对等的平台,形成共舞的氛围尤为关键。通识教育组织者应充分研究并理解学生,替他们想事,为他们办好实事,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院校文化氛围。学生的差异是普遍的、永恒的,而教育者包容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绝对亲近学生是教育成功的规律,要善于根据学生成长阶段、成长心理、成长需求,开设及时、精准、精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课程内容,编排编写体例方面都要讲求趣味性、可读性,甚至讲授方式也应适应学习者。可见,在高职院校组织通识教育课程,课程的建设者要研究高职生,熟悉高职生,建设高职的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虽说重要,但一旦以行政的形式推行,对学生、管理者都容易形成累赘。上文提到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的钝角三角形关系,钝角就是由于高职生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于普通专科生而形成,这也增加了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难度,需要我们以一种不同于普通专、本科的方式唤起高职生职业、学业追求的热情。当前也不乏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但这些内容之所以引不起高职生、大学生的兴趣,很大层面在于一些内容的复制性,且又摆脱不了应试的怪圈。课程的现代化、创新性是通识教育能够通识的先决条件。

(三)以专业甚至以讲座的形式灵活实施

应该说,大多数高职生都是热爱学习、追求学业精进,但他们也苦于遇不到适合他们的资源。首先是不愿意学习,其次是不能学习,这也是他们整个人生经历中具有个性的部分。而对于适合他们的活动,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高职生也会非常投入。因此,通识教育也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人生理想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高职生学业层次及学业经历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和接受能力。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不应以传统的某门课程固定课时(18课时甚至36以上的课时)的方式开出,可以在通识课程的学期课时内灵活安排不同板块的课程;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一定要丰富,对于不同年段、专业、甚至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适应。与课程的重要性相比,课程的可接受性更具有现实意义,专业管理者应注重发现和组织具有专业学生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本校、本专业有擅长的教师,热情支持鼓励,给予适当的投入,形成本校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擅于吸纳社会资源,开发临校、城区、同类校、不同地区、校企等的通识教育课程资源。高职生文化素质基础较差,但他们也是从小就个性较强、主意较正、多次受挫、长期抗争的青年,与传统的大众化的通识教育相比,现代的个性化的通识教育更适合高职生。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至少应实现三个环节的跨越: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氛围,当前更多是收费文化、生源竞争文化;二是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根据大学、职业教育文化创建高职教育课程,当前的课程和教师还只是本科的脱落、中专的漂流;三是职业院校教育者对高职生的理解、尊重、支持,当前更多是对学生的责备和无奈。以上三点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形成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文化。落实到高职通识教育就是课程主题适合职业教育特点,课程情境具有高职生人生经历特征,课程实施适应高职生学习方法。

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真实体现,而这种真实又是高职院校文化、教师资格和高职生三者天生因缘的追寻和对接。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必然性,高职教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通识教育的生动性、个性化,院校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体,院校的主动嬗变和自觉提升是高职院校确保以质量为主的高职通识教育实现的根本,而通识教育的贯彻实施自然能够赋予高职院校更为丰富具体的文化内涵。

[1]邱开金.高职通识教育:“傍”着传统贴标签不靠谱[N].中国教育报,2015-03-26.

[2]王前新,严权.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41-43.

[3]黄达人.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些思考[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11-24.

(责任编辑:邱开金)

The Expressionsof Local College'sResearch for EssenceofGeneral Education in H igher VocationalCollegeand FulfillmentM ethods

Meng Chang-sheng;HeYan-nan
(Xing A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College,Wulanhaote,137400,China)

The research of generaleducation in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s a kind of deepened and concise recognition that the educators have on the essential laws of 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It is also a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laws of talents in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Natur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 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ces on general education between them.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at the nature of generaleducation in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s theembodimentsof the cultural value of highereducation in tertiary vocationaleducation,and that it is the education that is from profession but beyond profession,that leads the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students to study,work and live in the way of higher culture.While in theangle of some local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thispaper suggests that themethods to achieve generaleducation in tertiary vocationalinstitutionsdiffer from the traditionalones.

local institutions;generaleducation in tertiary vocational institutions;the nature of education;research

G718.5

A

1672-0105(2016)01-0011-03

10.3969/j.issn.1672-0105.2016.01.003

2016-02-15

孟长生,硕士,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通识高职生院校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