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2016-02-14 20:09郑莉晓张淑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通识院校高职

郑莉晓,张淑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浅论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郑莉晓,张淑琴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途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家教委的号召下,一场“文化素质教育”的革命顺应形势,在中国高等教育开展起来;20世纪末,“文化素质教育”逐渐降温,与此同时,通识教育悄然出现。尤其是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高等院校纷纷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我们通常所讲的通识教育,即由“General Education”翻译而来,早期多译为“通才教育”。台湾学者高明士在《中国传统政治与教育》中,认为译为“通识教育”更恰当。他的根据是,清儒章学诚释“通”为“达”,“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识”取唐儒刘知己对“学者博闻旧事,多识事物”中的“识”解[1]。目前,此一译法基本取得共识,它比直译“一般教育”、“普通教育”更贴近General Education的涵义。

庞海芍在《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一文中认为:通识教育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其次,它也指教育内容,即为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内容。再次,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与专业教育模式相对应而言的[2]。

二、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通识教育也逐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重视,结合本科院校中实行的学院制和各高职院校推行的通识教育的现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高职院校中实施通识教育。

(一)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着力提高全校师生的通识教育意识。教育观念的改变,师生通识教育意识的提高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学院领导到教职工,从教师到学生,从行政职能部门到教学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也可采取大会动员、专家授课、院校交流、课题立项、论文撰写等形式。通过这些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使得全院上下对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形成统一认识。

其次,通识教育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教育要培养“完人”,而“完人”的培养者,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能文理兼通。他们要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学科广度。

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最大程度地使通识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方案是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1999年教育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所界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到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虽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是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及其培养对象的“高素质”是无可置疑的。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不一定追求知识的精深与否,更多的是着眼于让学生获得足够常识,并强调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平衡发展,追求正义和真理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要在规定学制的2-3年的时间内将学生培养为职业人,就必须在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对其进行必须的通识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学习,既使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深厚的职业技能素质,同时还有通观全局、能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为例,全面修订了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一是将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为“通识平台课+职业技术课+跨专业技术课”;二是将通识教育平台课细分为品德素养课、人文素养课、职业素养课,其中开设通识教育平台课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军训(含军事理论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就业指导、人文素养课、职业素养课等十几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三是将跨专业技术课细分为开放实训课、跨专业选修课。其中,跨专业技术课即跨专业选修课,是指为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交叉,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非本专业的课程,即学生在校采取选专业的方式,选修某一跨专业的2门课程。

2.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专业过细化的弊端,建立一套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不能只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与素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3]。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学生融会贯通不同领域的知识,因而,建立通识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之一。

首先,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多种多样,高职院校可以参考当今国内外流行的通识课程,结合本校的现实状况,如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方向等,建立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

其次,应建立跨学科课程,通识课程可以包含自然,社会,文化等等方面,既可以是单科知识的课程,也可以是结合多科知识领域的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这类课程,可以融会贯通多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多维视角去解决问题。当然,通识教育课程并不求多,而应求精。

如,工贸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及自身特色,开设了如《畅阅经典:我们一起聊名著》、《从论语学做人》、《中西文明十五讲》、《你应该知道的电子技术》、《你应该知道的美术故事》等19门通识类课程;同时开设开放实训课,以开出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实训项目为主,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

各类课程的开设,极大的丰富了课程类别和课程形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建立通识教育隐性课堂

隐性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称之为非正式课程、第二课堂。课堂教学是实行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它受限于学校、教师等等因素。通识教育的内涵反映了它不应该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还可以包含很多方面,比如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等。甚至,可以说除了课堂以外的,都可归之于隐性课程。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教育之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因此,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不仅要做好通识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还要开展课堂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工贸学院校园文化氛围深厚,尤其重视创业教育,除在学院独立设置创业学院外,还向校外辐射,成立了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洞头创业分院、永嘉创业分院等,该院学生多次在省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

同时,该院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人数达4 000余人。在面上共有38支队伍开展包括关爱留守儿童、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禁毒反邪教宣传、助力企业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地点遍及温州各县市区及企业、社区、街道。

(三)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培养完人的目的,更能强有力的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施,它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形成学生间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

1.积极贯彻执行学分制

通识教育主张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灵活多变、富有弹性的学分制有利于实施通识教育。

学分制的核心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分制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学生选择觉得必须、而且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学分制可以让学生跳出原来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中,有利于培养通专结合的人才。

2.推行选课制和转专业制度

选课制,是在对传统的、单一的必修课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选课能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课权和学习自主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高职院校规定学生选修课的学分不低于所修学分总数的30%,保障了学生必要的学习自主权。

很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是无法改变的,高考时被录取填的是什么专业,那么你就读的就是什么专业,或者,即使可以申请转专业,转专业的条件也是很苛刻的,这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制定《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减少学生转专业时的制度障碍,增加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实现转专业“零门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严格考试管理制度和学业管理制度

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可以严格而科学的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上的通和博。通识教育要求改革原有的以卷面为主的笔试的考试方法,从原来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变为不仅能考核出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考核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工贸学院在培养方案中规定:小班化教学、小组讨论等学时必须占本专业学期总学时的20%~40%,制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鼓励考试采取“非卷面考试”的方式,鼓励多种方式的考核,比如:口试,论文,报告,社会调查等等,打破以卷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制订《学生学业管理实施办法》,实行“全程学籍检测、适时温馨提醒和阶段性学籍预警”相结合的学业管理办法。

[1]高明士.中国传统政治与教育[M].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3):148-149.

[2]庞海勺.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J].复旦教育论坛,2007,5(1):25-29.

[3]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6):17-19,37.

[4]潘愚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责任编辑:邱旭光)

Brief Discussion on ApproachesofGeneral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

ZHENG Li-xiao,ZHANG Shu-qin
(Zhejiang Industry&TradeVocational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

In recent year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start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approach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staff,constructing talentcultivationmodewith combining general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education,and perfecting teachingmanagement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generaleducation;approach

G718.5

A

1672-0105(2016)01-0014-03

10.3969/j.issn.1672-0105.2016.01.004

2015-11-05

郑莉晓,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通识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