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潜力 幻影常新——锦江区教学信息化马庆达示范研修室综述

2016-02-17 04:47马庆达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4期
关键词:锦江区研修成果

马庆达



深挖潜力 幻影常新——锦江区教学信息化马庆达示范研修室综述

马庆达

锦江区教学信息化马庆达示范研修室成立于2012 年3月,是成都市锦江区首批4个教学信息化示范研修室之一,研修对象就是大家熟知的PPT。在主持人马庆达老师的带领下,来自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本校的杨大雨、李瑶、张兴发老师,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的陈昱霖老师、成都市大观小学的何小琴老师、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的高羚老师6位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群体,不断努力探索并深入挖掘PPT的教育教学潜能,使PPT无论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还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巧担重任方面,都映射出独特而异样的光彩。

一、锁定研修目标 深入开展研修实践

“努力实现日常PPT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促进日常应用型课件设计制作质量与使用效果的显著提高,为提升锦江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常态化使用效益而努力”,是研修室一以贯之的工作目标,并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切实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

1.组织内部研讨 明确研修方向 聚焦更高效益

为了使研修计划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首先安排研修室成员陈昱霖老师针对PPT应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对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后发现,PPT不仅依然满覆盖于全学科教学,而且教师对PPT的依赖度仍然不低,但所应用的技术却还是处于低层次状态,使用效果也很一般。虽然原因各异,但受制于有限的技术瓶颈却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将研究和探索PPT更有效的教学适用技术、切实提升教师PPT制作水准确定为研修室的努力方向,并朝着这个研修方向积极努力。

2.结合学科实际 切实开展研修 服务教学一线

通过广泛听课和研究分析,发现了PPT应用存在以下共通性问题。

(1)PPT课件文科应用多,理科应用少。

(2)PPT课件图文展示多,动态演示少。

(3)PPT课件线性结构多,交互结构少。

(4)PPT课件无序状态多,有机状态少。

(5)PPT课件教学应用多,教育应用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探索出以下解决途径: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模块化课件设计思想,将课件制作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较好地解决了课件内容与版面设计随意和不规范的问题。其次,通过设置母版超链接,实现教学模块之间任意互通,极大方便了教学应用,有效提高了内容展示的灵活性;再次,充分应用触发器这一被大家普遍忽视的PPT固有功能,彻底动摇了PPT在人们心目中的简单印象,不仅有效提升了幻灯片放映的可操控性,而且能使PPT更好地实现电子白板环境下的交互操作。最后,自定义动画的巧妙叠加与灵活应用,更是将PPT的动态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将上述四方面的经验与技术综合应用于同一个课件里,其所产生的教学效益,可从马庆达老师与杨大雨老师合作完成的《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件中略见一斑:该课件充分运用了研修成果与相关技术手段,将PPT完全变成了操作界面友好、动态展示效果极佳的高品质教学软件,使参与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类似的探索与成果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除了根据教学需要研制PPT深度应用型课件以外,我们也积极设计制作PPT微课件,重点针对大家极少涉足的理科演示实验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先后涉及中学数理化教学中的旋转、平移、轴对称、压强、声音、原电池等模拟实验。这些PPT微实验均能直观生动地进行操作和演示,不仅可以独立成篇单独使用,也能方便地融入完整课件中配合使用,可移植性和使用灵活性较高,能够有效服务于数理化等学科的演示教学需求。

3.参与教育活动 拓展研修空间 深挖幻影潜力

除了深入研修PPT在教学中的应用技能以外,我们也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积极运用我们的研修成果,广泛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之中。

(1)制作PPT数字故事 深情讲述教育风采

2013年和2014年岁末,我们先后开展了两轮校内PPT数字故事制作技能培训,同时在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开展了全员数字故事制作技能培训,让教师明确了解数字故事的特征、构成与制作要点,再通过展示典型PPT数字故事作品、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与指导,使教师快速掌握了PPT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并完成了一系列内容精彩、讲述动人的PPT原创数字故事作品,既宣讲了自己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故事,从而更深刻地体悟教育的真谛,也使他们的PPT应用技能也得到了深度有效的锤炼。

(2)制作专用PPT演示文稿 鼎力支持大型学科活动开展

由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组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的技术需求,综合运用母版超链接和触发器,巧妙设计制作了大赛所需的交互式可控PPT课件,有效实现了题目任意可选、选过题目的自动标注、答题一分钟倒计时等重要功能,确保了汉字听写大赛如期顺利举行。在此基础上,又鼎力支持了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和数学争霸赛等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完成了所需的交互式专用PPT的设计制作,从而很意外地将PPT应用推入到学校教育活动领域。

(3)设计制作PPT宣传片 努力拓展学校宣传手段

在设计制作PPT数字故事的时候,我们敏锐地发现了PPT在宣传工作方面的潜能。2013年寒假,我们完成了反映我校2012年整体工作的第一部数字故事——《立足盐中,我们回望2012》,并在全校教职工开学大会上播放,感动了众多的观者。大家的感动不仅仅源于过去一年的辛苦付出,更是由于数字故事本身展示方式与所选音乐合拍共鸣所产生的情感共振。由此研修室关注到了PPT数字故事的宣传潜能,并进而萌生了制作PPT宣传片的想法。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PPT宣传片,除了要有主题明确结构清晰的脚本以外,还必须具备丰富完备的照片资料,并且筛选出与故事背景相适应的最佳背景音乐。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我们先后完成了包括《盐中一日》在内的十余部PPT宣传片的制作,并在各种公开场合反复播放,充分发挥了PPT的宣传效用。

4.开设选修活动 应用研修成果 丰富教学内涵

除了深入研究PPT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马庆达老师还常年开设PPT平面艺术设计、PPT动画特效选修课。这两门选修课,一个是利用PPT里自带的自选图形来进行平面艺术设计,一个是利用PPT本身就有的自定义动画进行巧妙的叠加应用,从而实现特殊动画效果,都是对PPT自身功能在学科教学领域里的创造性探索,并持续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PPT艺术设计和动画设计作品。这些活动成果的取得,反过来又在技术和艺术等方面有力支持了研修室主题研修活动的开展。通过开设和实施这些选修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将创新的意识和创意的能力注入孩子们的心灵并外化于行动,也必将在孩子们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深入开展上述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的各种研修活动,在PPT的技术深度与应用广度等方面都做了广泛尝试和有效实践,扎实开展日常研修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研修成果。

二、认真梳理成果 充分提炼研修工作经验

在重点探究有助于一线教师快速掌握的PPT高级应用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很留意对研修成果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对3年深入研修和广泛实践所获得的大量研修成果与理性认识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提炼出以下既实用又简洁的认识性成果。

1.PPT课件设计制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结合教学实需系统设计的原则。

(2)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材的原则。

(3)根据教学对象恰用技术的原则。

(4)配合教学活动有效互动的原则。

2.日常PPT课件设计应参照的原则

(1)内容简洁明了的原则。

(2)版面清新自然的原则。

(3)动态适度合用的原则。

(4)技术合理有效的原则。

3.高级PPT课件设计应考虑采纳的技术

(1)利用母版超链接实现教学模块的任意可切换。

(2)合理叠加自定义动画,实现特殊动画效果的生成。

(3)充分利用触发器,实现内容展示的灵活可控。

如能熟练综合应用上述3条技术原则,通常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PPT课件。

上述成果与原则,其实指出了日常PPT课件制作与应用效果上台阶的可循途径,也是对研修工作在教育教学领域实践探索的总结与结晶。

三、面向区域内外 广泛辐射研修成果

通过过去三年多的深入研修,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PPT课件必然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必须掌握更有效和更高级的制作技术,并及时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此,我们积极将自己的技术成果和思辨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并将交流活动中获得的来自一线教师的反馈信息用于指导研修活动的正确取向。在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行政部门和锦江区电教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我们先后多次开展各种区域内外的培训活动,积极将自己的研修成果进行共享和辐射。

1.广泛开展校内PPT应用技能培训提升活动

在学校内部,我们广泛开展针对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PPT高级应用技能提升培训。这些活动包括:日常PPT课件的高级制作技能培训、PPT数字故事制作技能培训、基于电子白板的PPT微课件设计制作培训、基于PPT的微课视频制作技能培训等。这些丰富多彩的PPT培训,切实针对一线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讲解清晰明了,教学应用实效性高,有效加强了我校教师PPT高级制作技能与日常多媒体教学效益。

2.积极组织校际PPT高级应用技能交流实训

在认真开展校内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校际PPT高级应用技能交流实训,先后多次赴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实验学校、成都市大观小学,广泛开展以PPT课件有机架构的搭建、触发器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高级PPT课件设计制作应用思想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参训学校教师的PPT高级应用技能。大家普遍反映:培训内容直指教学实际需要,能有效弥补普通PPT课件的不足之处,所讲授的PPT技能通过较短时间的练习均能掌握并比较自如地运用,可有效提升日常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3.有效拓展区域内外研修成果的辐射受益面

为了充分发挥研修成果的应用效益,我们还多受邀承担包括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培训、成都市骨干教师PPT应用技能培训、温江区、都江堰、大邑、邛崃、彭州等地一线骨干教师PPT高级应用技能培训,毫无保留地将研修成果向区域内广大教师进行充分交流和分享,在区域内外更加充分地发挥了研修成果的更高使用价值,有效拓展了研修成果的辐射受益面。

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示研修成果 扩大影响范围

2013年,锦江区电教馆以锦江教育资源云平台为依托,为各教学信息化示范研修室开设了网上研修空间。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个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认真设计规划空间栏目,将研修成果与所思所想所悟所得分门别类加以上传,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与资料,积极发挥了网络平台的宣传展示效益,在网络这个无限的领域里发出我们的声音、展示研修的成果,进一步拓展了研修活动的影响范围。

四、研修工作的几点感悟

1.再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有精彩的发挥,只要找准切入点

我们在PPT应用技术方面的探索是个典型:因为PPT是教师的常用教学展示工具,也因为PPT的使用“历久而不新”,所以我们紧紧抓住PPT的高级应用这个切入点,长期深入钻研与实践,最终取得了有益的研修成果。而要找准这些潜在的切入点,日常工作中的深度思考与广泛实践就必不可少。

2.再好的研修成果,只有积极推广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

我们的研修成果是根据一线教学需要而深入实践并提炼总结而来,只有将这些研修成果及时而广泛地回馈给一线教师,才能真正发挥研修成果的实效,从而真正实现我们当初设定的研修目标。

3.有益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是研修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开展研修的根本原则。只要能用于提升教学效益、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就值得去尝试和研究。而凡是通过研究发现不能对日常教学产生正效益、甚至拖累日常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所谓技术应用,就应该认真反思、果断调整。

4.研修室的发展与成员的进步和成长密切相关、相互依赖

我们所取得的研修成果,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每一位成员都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充实和完善研修室的内涵与工作成效,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素养与研修能力,互助互惠效果明显。

5.研修室的工作务必与学校整体工作密切配合、互为依托

我们的研修工作其实就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既能为学校提供重要的技术预研和培训指导,也能有效支持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与行政部门的相互配合与互依互助,最终也保证了研修工作的深度有效开展。

五、结束语

虽然PPT是大家眼中极为普通的幻灯片制作软件,但通过锦江区教学信息化马庆达示范研修室全体成员的深度研修,依然有效挖掘了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潜能,让原本很普通的PPT映射出异样的精彩。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努力、深挖潜力,就一定能够在教育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占领新高度、继续获取新成果,为促进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效益的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信息

马庆达,本科,中教高级。成都市盐道街中学,610021

猜你喜欢
锦江区研修成果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陈历章对成都市锦江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人夏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