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血液循环肿瘤细胞DNA测序可预测前列腺癌阿比特龙耐药性

2016-02-20 12:42介评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耐药性

郭 鹏 介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 710061)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血液循环肿瘤细胞DNA测序可预测前列腺癌阿比特龙耐药性

郭鹏 介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61)

关键词:DNA测序;雄激素受体基因;前列腺癌;阿比特龙;耐药性

意大利特兰托大学及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利用下一代测序方法评估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变化,发现接受阿比特龙(abiraterone)治疗之前AR基因未改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AR基因发生改变的患者,并且患者对药物的抵抗性与AR基因两个突变位点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对AR抑制药物产生抵抗性的原因。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Romanel A, Tandefelt DG, Conteduca V, et a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5, 7(312):312re10)。

尽管前列腺癌最初可以采取去势治疗,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展为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这些患者通常会使用抑制AR基因的药物来治疗,但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癌症且患者会在一年内产生抗药性。在去势治疗之前,AR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是罕见的,但出现去势抵抗后就不一样了。研究人员试图确定AR基因突变或拷贝数增加是否与患者对阿比特龙的抵抗性有关。由于获取肿瘤组织切片对患者来说具有侵入性,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非侵入性的方法即通过评估患者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DNA来寻求答案。

为了探讨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使用第二代测序方法检测了217个血液样本中AR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这些血液样本来自80例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并且这些患者都在接受阿比特龙AR抑制剂治疗。研究人员并发现217个样本中有81个样本AR基因拷贝数增加。此外,16例患者的41个样本的AR基因存在非同义突变。80例患者中有40%的人AR基因拷贝数增加或产生突变,但二者之间负相关,即一名患者的AR基因倾向于只发生拷贝数增加或突变二者中的一种。总体而言,无论是AR基因拷贝数增加还是突变,患者病情都比拥有正常AR基因的患者严重。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识别了两个突变位点T878A和L702H,这些位点在接受治疗的常规样本中并未出现。拥有这两种突变的患者和A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PSA水平都明显降低。研究人员在7名患者中找到了AR基因的这两种突变点,并假设这与对药物的选择性压力有关。相比之下,前列腺癌患者AR基因拷贝数增加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并未改变。大约30%未出现AR拷贝增加的患者最终出现了AR基因突变。这意味着血液AR基因可作为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评估的新指标,对早期治疗变化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作者表示:“之前曾有研究支持AR基因拷贝数的增加与对阿比特龙的抵抗性有关,还有研究发现AR拷贝数增加与对阿比特龙的敏感性有关。未来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两种研究结果的差异。”此外,研究人员表示,扩大测序范围可能有助于揭示与阿比特龙耐药性有关的额外突变。华盛顿大学及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在该论文的评论中写道,了解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对新的临床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的鉴定相当重要。

点评:本研究使用非侵入方法根据循环肿瘤细胞中AR基因序列改变预测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雄激素-AR抑制药物治疗效果,可行性高,对个体化治疗有一定的意义。另外,研究发现不仅发现AR基因拷贝数扩增与前列腺癌患者阿比特龙治疗预后不佳相关,AR基因突变及其治疗后发生的突变也与预后负相关,表明药物筛选导致AR突变细胞存活并产生耐药性,必须对其他信号通路或靶点进行干预才能抑制这一部分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志码:E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16.02.020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耐药性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前列腺癌左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