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视野下的大学生学习研究
——兼论大学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2016-02-26 18:06余孟辉
学术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教师

余孟辉



基于“慕课”视野下的大学生学习研究
——兼论大学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余孟辉

[摘要]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态的出现,本质上体现了高校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真正从根基上认识教育,是从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的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大学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它最为重要的成果应该是学生。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教师为学生而存在;教师要爱学生,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键词]慕课;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人;爱

一、“慕课”是游向大学的一条“鲶鱼”

“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诞生于大学课堂,同时又冲击着大学课堂。“慕课”只是一个译音,但这个“课”却体现了它的核心内容,那就是课程。这样的课程的影响力是“大规模”,存在的形态是“在线”,主要特征是“开放性”。

(一)“慕课”的热现象

“慕课”兴起时间很短。2008年由加拿大Dave Cormier和美国Brvin Alexander两位学者首次提出之后,很快就成为网络课程实践中的新潮流。据不完全统计,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有分析认为,到2016年,北美地区43%的高校将提供“慕课”课程[1]。

名校、名师、名课加上免费,“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之后最伟大的教育革新”。“慕课”的热潮迅速渗入中国。《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国内知名刊物于近期都推出过“慕课”专题。有学者认为,“慕课”扩大了传统教学内容的疆界,提高了教学及其管理的效率,转变了人们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学管理的不断完善,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融合,提供了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增强了高校与企业的创新协同性,提高了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2]。

“慕课”的热还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中国高校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了“慕课”的行列。香港科技大学Naubahar Sharif所讲授的“中国的科学、科技与社会”课程,于2013年4月在Coursera平台上开课,这是亚洲的首个MOOC。清华和北大都通过edX平台提供了本校教师讲授的开放课程。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也加盟了Coursera平台。

(二)“慕课”的“鲶鱼效应”

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让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唯一源,“慕课”的出现更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她冲击的并不是单纯的课堂——“慕课”严格来说还是课堂,还包括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首当其冲的当然还是课堂。传统的大学课堂缺乏生机。一位大一学生在微博上说:“一节课40分钟:5分钟缓过神来,5分钟神游,5分钟发微博,5分钟看微博,5分钟转发微博,10分钟睡觉,2分钟整理发型,2分钟修指甲,还剩1分钟看手表倒计时下课。真抱歉老师,一节课都排满了,哪有时间听您老人家讲课啊。”这是大部分大学课堂的真实写照。教师只管完成教学内容,不管学生状态,不顾学生感受,这样的课出现在“慕课”上,学生一样不会选择。问题是,以前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学生有了选择的机会。

2013年,国内12所高校宣布联合打造国内“慕课”平台。一旦开放学分认证,学习的选择权就真正交给了学生。

显而易见,面对“慕课”的挑战,教师要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投入,同时,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不然教师的课堂就会成为孤岛,教师也会被孤立。大部分大学教师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教师做好自己的学问,完成教学工作量就行了。至于学生学了东西没有,能不能学到东西,那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所以,教师“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已经习以为常了,至于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学习指导,没有时间,也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去做。这些现象在“慕课”时代将没有生存空间。“慕课”就像一条游向大学的“鲶鱼”,它将引起“鲶鱼效应”,从而引发教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表面上看,“慕课”确实会让一些教师“坐立不安”,但更深层次的受影响者却是学生。我们承认,“幕课”更加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也会让学生觉得更加自由,更加符合“90后”一代的价值取向。但学会学习仍然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慕课”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学习?行为主义将学习理解为行为的改变。但是如果没有意识的活动哪来的学习?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严格意义上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学习就是“通过包含认知在内的广泛心理活动并引起知识量变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3](P263)

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什么不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更加成熟,大学生习得的知识对象和中小学生比较有了重大变化,再有就是大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更加靠近了,并且由于心理的成熟使其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元学习。马克思说:“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4](P46)这个论述表明元学习的存在。一般学习是对知识而言,而元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对本人学习过程的意识和了解。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大学的学习主要是要学生“学会学习”,这里第一个“学”表明的就是元学习。大学生元学习的意义下文还会讨论到,这里不赘述。元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中的人,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的研究也已经建立了“人是如何学习的”系统理论体系,从关注“教”逐步转变为关注“学”。

然而,大学对学生的学习关注是不够的。也许是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很难像中小学一样通过观察和测验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许是大学教师认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可以把握自己的学习;再也许还有大学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定势造成的原因。于是,大学的课堂难得有讨论,难得有师生交流。要求严格一点的教师偶尔会点一下名,放任学生的情况绝对占大多数。别说教学相长,教与学完全不搭边的情况也并非罕见。

(二)“慕课”为什么受学生追捧?

根据我们对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理解,加上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也比较熟练这一现实,尽管“慕课”对一些工程技术、行为科学等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慕课”是适合大学教育的,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专业的观念也越来越淡化,这和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不谋而合的,学生通过“慕课”平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变得相对容易。

“慕课”的出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克服了传统的集体教学而遏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只限于课堂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参与知识的创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慕课”的出现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以美国为例,Coursera旗下5门网络课程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官方认可,2012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和其他11所大学宣布同Coursera合作,提供线上课程[5]。上海“好大学在线”平台上线,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慕课”已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跨校修读优质课程,获得专业学位。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作用,“慕课”提供的多元化课程,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加快,教师教少一点,学生学多一点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同时,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并存,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整合,为学生打开了宽阔的视野。

“慕课”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学生学习不一定要进课堂和图书馆,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真正实现快乐学习。

(三)“慕课”热的冷思考

“慕课”的发展依赖的是信息技术,而技术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是“双刃剑”。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人机对话”永远不能取代“人际交流”,教学相长、言传身教、文化熏陶,这些大学的核心价值“慕课”是难以实现的。

“慕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资源,这是事实。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仍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没有主动性,没有控制力,再多的机会,再好的平台,也将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以杜克大学开设的“生物电学”为例,开课的时候有1万多名学生注册,但只有7000多名学生上线听课,到最后考试时只有300多人[6]。以国内大学学生的学习现状,要使“慕课”成为课堂的主要载体,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慕课”的一桩“公案”也许可以令热衷于“慕课”的人们更加冷静地思考。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计划通过网络在线课程招收更多的学生,以降低办学成本,却遭到该校哲学系教师的强烈反对。他们集体抵制使用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网络课程《正义论》。教师们的理由是精英大学的网络课程被广泛采用,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就连桑德斯教授本人也回应,他希望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自由共享,教师和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在线课程[7]。

三、“慕课”下的大学生学习再认识

我们在讨论学习的基本认识时提到了元学习。一个经历了中小学学习的人,到了大学阶段,他已经有了元学习的可能,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考察,元学习对大学生来说也更加紧迫。因为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未来获取更多知识?再进一步,如何培养新知识的生产者?这是大学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教师何为

“慕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如此大而深的影响,势必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挑战。“慕课”的出现不会代替教师,也不会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教师面临的挑战可能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慕课”平台上那么多名校名师名课程,特别是联盟高校课程学分互认,那同样教授一门课程,部分教师的课就可能真的会门可罗雀,教师被淘汰或者被迫转型做教辅。就算没有加入“慕课”联盟,学分不能互认,如果我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改变,以教师个体为单位的工作模式不改变,学生还会来传统的课堂吗?还有,总不能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名星吧?达不到“慕课”平台上教师的水平,怎么吸引学生来听课?

“慕课”给大学生学习带来的是福音,带给教师的也不是恶梦。一方面优质教师会脱颖而出,“名星”教师会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慕课”还会解放教师,教师不需要重复讲解。更为重要的是给教师提供了互动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想应对“慕课”的挑战,首先要做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了,原有的学习理论诸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受到挑战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了。

其次,教师要适当转换角色,要变知识的灌输者为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自古以来教师者,教书育人也,这个作为教师是都懂的。但怎么教却是大有学问的,“一言堂”“满堂灌”是教,情感交流、课堂互动也是教。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了,他更多的是导师,是助学者。“灌输”是“不见人”的教育,如果教师所做的工作只是照本宣科,那学生“哪有时间听您老人家讲课啊”。教师要做的是去启发他。因此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教化每个人的潜质,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个道理并不是“慕课”的产物,只是“慕课”的到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它的存在。以牛津和剑桥为例,这两所大学一直坚持导师制度,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学习指导,学生在开学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去至少一次。在牛津和剑桥,甚至在整个英国,担任本科学生的导师是每一位大学教师的应有职责,学校也不会有另外的报酬。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范围非常广泛,学习讨论、课业指导、信息提供和人生引领,无所不包。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学习指导,而不是课堂讲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跟从导师研习,而不是上堂听课。

教师不能在“慕课”的浪潮中手足无措,只要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学生充满情感,教师就能有所作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爱就做不好教育,或者不配做教育。学生是人,人是生命和情感的复合体。教育如果“不见人”,那教育就没有生命没有情感,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教育就不能叫教育。大学有个别老师站在讲台上只顾讲课,至于多少学生缺勤,多少学生在打磕睡一概不管,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课讲完,这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老师上课不在于给学生讲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生命、情感的互动。教师还不能见利忘义,现在教师收入太多元化,教师的心没有在学生身上,也是没有爱心的表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对于一所上万人或者几万人的高校来说,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不容易的事情。但大学的职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教师为此而付出,既是教师职责所在,也是教师良心所在。

(二)学生何为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慕课”已经扑面而来。“慕课”的到来,学生确实有了更多的选择,也确实更加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上文我们已经讨论,教育是情感的交流,“慕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会像某些预言家所言大学都不复存在。所以,面对“慕课”,学生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慕课”。概念、理论、原理等知识传承类的学习,都可以通过“慕课”来学习,并且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但也有些需要练习和实践的课程,比如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等,因为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在线教育就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教师有责任把课堂经营得更好,学生要认识到课堂仍然是大学学习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意志、人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

之所以说“慕课”更适合高等教育,是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现在的大学生群体都达到了主动学习的境界了吗?课堂的暮气沉沉都是教师的责任吗?学生逃课都是因为教师的水平不够好吗?这都需要大学学生深刻的自省。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确实让校园变得不安静起来,科技和信息的发达确实也让我们忙于应付头晕目眩的新知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现实确实容易让我们产生即时性思维,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把握越来越难以确定。所有这些都让大学生这个群体显得躁动起来。离开网络就不适应造成对网络的依赖,快餐文化造成学生远离经典。应该承认,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学习的主动性的。所以,“慕课”是给那些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带来了福音,而给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带来的可能是逃避的借口,最后导致的一定是学习的荒漠。

课程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不用再多讨论,“慕课”的出现确实丰富了大学的课程也是事实。但问题是,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的教与学,还包括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研究、作业和报告。以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为例,这个过程,学生必须经过收集资料(包括调研),信息处理,确定研究路径,确定提纲,反复修改,最后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每一个过程都是学习,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在每个环节都能让学生在能力上下功夫,学生也能够真正认真对付,那么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尽管优秀的“慕课”课程也非常注意线下的小组讨论及作业提交,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深度、频率及便捷程度,都是“慕课”难以实现的。

我们在讨论到接受“慕课”的前提时,谈到了学生作为成年人的概念。从生理上考察,可以说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从法理上考察,大学生一般都在18岁以上了,也确实是成年人了。但他们离精神成人远远不够。当一个人能够主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并且能够思考出一定意义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基本上精神成人了。大学不能强迫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但一所负责任的高校,是应该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大学不能成为社会的风向标,大学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社会风尚不能牵着大学的鼻子走,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发展的大学生,才会有文化自觉,也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有了这样的自觉,“慕课”才有生存的土壤,也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

四、余论:大学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没有哪所高校说不以教学为中心,没有哪所高校说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开任意一所高校的学校介绍,教授多少,项目多少,高级别的论文多少,一定是重点介绍的内容,唯恐挂一漏万。但以教学为中心,“教”为本还是“学”为本?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这不是每所高校都搞清楚了的,搞清楚了也不是每所高校都做好了的。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这似乎是个常识。但我们的教学改革往往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增加与减少,学时的增加与减少,实践环节的增加与减少等层面上。这些有必要改革,但不是本质的改革。因为这些改革改来改去,把被教育者忽视了,至少,在这些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的自由发展。教育不能不见“人”,人的自由发展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教师不是为学科而存在,也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存在,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既然为学生而存在,没有理由在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没有理由不去指导学生如何成为他自己。

“慕课”的到来更需要我们对学生的悉心指导。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关注不够的。学生的发展几乎与学校发展的外延相同或相近,甚至教师的发展也可以堙没于这个议题之中,因为学生的发展终究是依托学校,通过教职员工的发展来实现。清华大学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导师制”,这样的制度设计符合“慕课”时代的要求,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样板。

当然,导师制度的建立要在更完善的制度和大学环境基础之上才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去指导学生,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对教师来说,他可能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成果来表述他的成绩,最多是说指导了多少学生。而那些在科研项目、课题论文上花时间的教师要实惠得多,因为教师在职称评定、论功受奖等等方面,人家看的还是你的硬件。可想而知又有谁愿意在指导学生上花功夫呢?

大多数高校在薪酬制度设计时,为了管理者的方便,考核教师的办法就是计件。上了多少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的课,发了多少不管有没有创新性的文章,搞了多少不管是不是有价值的课题和项目,反正一切以数据说话。貌似公平,实则制造学术泡沫。有些高校还把教师的年度科研成果与年度薪酬挂钩,你一年没有成果,那你一年工资的三分之一就没有了。有良知的教师本不愿意粗制滥造,但为了生存,也只能如此这般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还指望教师去指导学生吗?你还指望教师在课堂上去关注学生吗?

制度的设计要建立在正确的理念之上,这个制度才是科学的,也才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口头上承认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以教师为中心,或者说以管理者为中心。一切制度都要考虑学生的存在。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般大学,都要从学生这个根基上来认识高等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由独立之精神。这样的教育要求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常常“无我”地、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是真正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是从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之根基上认识教育,也是真正从学生“成人”的目的而非仅仅从学生“成人”的手段上认识大学教育。

“慕课”的到来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有风险与不足,但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慕课”的到来并非现行高等教育的末日,相反它给高等教育特别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给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它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学回归大学本身——学生才是大学最重要的成果,以学生为中心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成才之路,实现学生自由学习,大学才能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江波,王奕俊.“慕课”透视及应对[J ].中国高等教育,2014,(7).

[2]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3]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6]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7]严媛,译.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教师集体反对在线课[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xns/zxzx/ mg/zxzx/277612.shtml,2013-05-02.

[责任编辑:刘烜显]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14ZZ03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140 -05

[作者简介]余孟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校长,副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