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年智慧 构建人才“智库”

2016-02-28 21:13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
现代金融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会智库会员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



汇聚青年智慧构建人才“智库”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

近年来,江苏分行按照总行要求,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大型商业银行分行的奋斗目标,在把农村金融学会打造成高层次、高水准学研平台的过程中,切实加强青年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农行特色的优秀成果,努力把青年研究会建设成为各级行党委决策的强大“智库”、理论创新的主要阵地、人才集聚的智慧高地,为全行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撑。

一、打造一支队伍,在推动青年研究会建设成为新型“智库”上有保障、有作为

人才是核心要素,队伍建设是头等大事。在各级行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江苏分行青年研究会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三步走”之路,组织架构更加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一步,2010年,在省分行机关尝试设立青年研究小组,当时成员尚不足10人。第二步,在全省2012年学会年会上,正式宣布在省学会下设青年研究会,会员数量增加到20人,并由学会秘书长担任牵头召集人。第三步,2014年8月,按照习总书记“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指示,全省农金学会换届会议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全省农行推广成立系统性的青年研究会,成为各级行党委的“智库”,每个会员也要力争成为“智囊”。省分行复建以来首任老行长、省农金学会首任老会长、新四军老战士,现年95岁高龄的陈寅生老人,仍坚持出席全省及部分市学会年会,而且每次都勉励年轻人做好农金科研。在2014年总行学会工作会议上,楼文龙副行长对江苏分行做法予以了肯定,更是莫大地激励和鼓舞了我们要坚决办好青年研究会。目前江苏全辖13家分行均已成立分会,通过宣传发动和逐级推荐、选拔、申请,以研究爱好、已有成果和科研潜力为评判标准,成功吸纳一大批年轻的高学历员工和业务骨干入会,会员已达到765人,其中苏州分行会员达206人、常州分行达100人。青年研究会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相当部分为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青年研究会集中了全行人才优势、实践优势、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形成了定位明晰、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体系,正在向着服务于各级行党委决策的“最强大脑”迈进。

二、构建一个平台,在推动青年研究会为全行转型发展上献良策、出高招

青年研究会的综合平台功能,一方面在于帮助会员学习提高、营造研究氛围,另一方面在于鼓励会员服务全行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理论研讨,并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研究价值,进而助推会员个人发展成长。一是创造创新的平台。通过“四个既要又要”的模式创新推动取得创新型成果,即:既要研究顶层设计,又要研究基层践行;既要全面研究,又要专题研究;既要思考未来,又要立足当前;既要团队研究,又要个人研究。通过课题分类和会员分组,青年研究会创新型开展科研攻关取得良好成效,据初步统计,已在《财经研究》、《现代金融》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课题报告及调研报告在总行、省社科联、省金融学会等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2013年,青年研究会被分成5个小组,用创新性的思路起草了全省农行三年发展规划。二是学术研讨的平台。近几年来,江苏分行省、市学会历次年会都有青年研究会员参加,并有代表作论文交流。今年初,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友清主持省分行机关年轻高学历人才座谈会,听取理论和调研成果汇报,并布置了一系列课题。省学会举办“青年论坛”,围绕“互联网金融”、“三农金融服务”等重点课题,多人现场交流,汇报研究成果,先进会员代表畅谈感想,分享心得体会,学会常务副会长肖国奎副行长出席、点评,并对青年研究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三是学习交流的平台。金融研究是积土成山、厚积薄发的工作,我们非常注重对青年研究会成员的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各级学会广泛邀请系统内外专家授课,极大地提高了会员的理论水平。在总行大力支持下,战略规划部、办公室和董办等多个部门委派专家赴省分行和盐城等市分行授课,省学会也多次安排人员到各市学会开展培训,扬州市学会邀请省社科联副主席和南京大学知名教授作专题讲座。在“请进来”的同时,创造机会让青年研究会员“走出去”,广泛开展外部交流和培训,深化合作,启迪思想。今年8月,南京举办“新经济峰会”,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等一批专家发表演讲,江苏分行从省金融办得到两个出席名额,均给青年研究会代表参加。对省金融学会、省社科联等组织的每次讲座,也都力争让会员参加。为鼓励会员自学新知识、了解新动态,省学会还购买了《经济学前沿》、《伟大的博弈》等14本书刊分发各会员。四是培养成长的平台。得益于青年研究会各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江苏分行组织部门也把青年人才的金融研究能力作为个人培养路径设计、岗位轮换交流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青年研究会员普遍得到了良好成长。省分行机关2012年发展的20名会员,几乎都成为部门业务和写作骨干,其中2名成长为副处级干部、8名成长为内设单元经理。泰州等分行提出对业绩突出的青年研究骨干推荐进入市分行后备干部库等措施。

三、建立一套机制,在推动青年会员投身金融研究上增动力、加压力

江苏分行不断完善青年研究会的日常运作机制,组织管理能力和会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为最大程度激发和调动年轻人开展金融研究的积极性,考核激励机制也逐步建立和配套。一是用稿激励机制。在省农金学会载体上,专门开辟专栏,每期刊载1~2篇青年研究会会员的研究成果,稿费是其它论文的3倍,目前该栏目采用青年金融人才撰写的稿件已近30篇。南通等多家市分行青年研究会制订办法,视采纳稿件学术期刊的层次,给予作者原稿酬一定比例的奖励。扬州市学会为鼓励青年研究会员学习、提高和投稿,为每位会员征订了《农村金融研究》、《现代金融》等期刊。二是竞赛激励机制。除积极参加总行和外部征文竞赛活动外,省农金学会还联合省分行团委及业务部门,积极举办专题征文活动,对获奖者不仅给予经济奖励,文章也优先推荐在学会交流载体上发表。三是评先激励机制。视调研成果和用稿数量,并结合工作表现,省学会每年组织对青年研究会会员的评优,优秀会员还将被评为省学会先进个人。除上述有形激励外,各级行领导对成果突出青年研究会员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也极大增加了青年研究会员的科研信心和精神力量。

江苏分行青年研究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高标准、严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一阶段,将继续按照总行学会工作要求,发扬“比学赶超”精神,认真向兄弟行学习,主动适应新常态下金融研究工作的新特点,围绕打造“青年银行家摇篮、金融科研基地、服务业务创新摇篮”的目标,紧扣“立足于经营、服务于决策、应用于实践”的功能定位,使青年研究会真正成为金融研究的基地,会员成长的平台,让青年金融人才在工作和成长中有热情、有机遇、有收获、有舞台、有空间。

猜你喜欢
研究会智库会员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波兰睡眠研究会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