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正能量的释放

2016-03-01 02:29马峻峰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舆论能量受众

马峻峰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正能量的释放

马峻峰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

当前,以互联网、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公民话语权的自由表达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然而新媒体的传播也面临着网络秩序多元化、自由滥用、监管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新媒体条件下释放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对新媒体条件下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传播问题认识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新媒体条件下释放社会正能量的对策。

新媒体;正能量;释放

新媒体的开放性、广泛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交互性及个性化等特点使新媒体的传播能够产生“蝴蝶效应”“滚雪球效应”或“涟漪效应”,从而影响舆论导向。若任由舆论无序表达、肆意流淌必将引起社会负面情绪的全面泛滥,新媒体条件下只有充分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和重要性,强化对新媒体的引导性,注重传播的真实性、道德性和辨别性,做到“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才能有效释放社会正能量。

1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范围外以新兴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大渠道向大众提供信息的“第五媒体”。1中国新媒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从传播渠道上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媒体从Email、MSN、博客、论坛到时下流行的微信、微博和QQ等,变得更加大众化和成熟。从覆盖率上看,以互联网为例,2015年末中国网民达到了6.88亿,其中新增网民3 951万人,同比增长6.1%;互联网普及率同比增长2.4%,达到了50.3%,比全球平均水平和亚洲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9%和10.1%,足以表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受众范围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正时时刻刻影响着企业和个人,深入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国95.2%的办公企业使用计算机,5.64亿人观看网络新闻,4.13亿人在网上购物,2.6亿人通过网络进行旅行预订,5.04亿人进行网络视频,5.01亿人倾听网络音乐,更有9 026万网民进行互联网理财,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也达到了4.16亿。此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新媒体正全速向全行业渗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新媒体将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引导社会舆论、释放社会正能量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2 新媒体在释放社会正能量中的特点与作用

新媒体在释放社会正能量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发布更加及时。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特别活动、政府决定决策和社会热点等问题都可以经由新媒体迅速传达和扩散,提高知晓度,并迅速形成效应,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二是传播形式多样。较之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可以依托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也可将以上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进行更加生动且更为有效的多形式传播,实现新媒体释放社会正能量的多媒体化,从而利于有效引导大众的心理认知和舆论走向。三是自主设置引导舆论导向。新媒体发布的内容检索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浏览,不受空间与地域限制,可通过“议程设置”对热点新闻、突发事件、重大决策等进行呈现方式、议题内容的精心策划,并视舆论需要将其放在重要或次重要的位置,通过关注、转发以及分享等方式扩大影响,引发关注,从而能聚少成多、形成舆论合力。四是互动性强。BBS论坛、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可作为新媒体用户之间的交互平台,受众人群可畅所欲言,实现与传播者之间更加良性和有效的信息互动,通过互动可以扩散、放大并强化传播者预设的传播效果,推动社会舆论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新媒体互动模式下,受众人群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还是信息的主动传播者,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单一的角色定位,能够刺激受积极参与社会舆论的传播。五是隐秘性强。从传播端上讲,有关社会正能量的信息可经由软化处理后,采用一种平常的传播方式悄无声息的进入受众,向公众传播社会所倡导的“正能量”价值观;从受众端上,受众可利用新媒体的匿名性自由发表言论,促进社会舆论思潮的涌动。

“十三五”进入开局之年,国内经济社会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发挥社会的正能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关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新媒体条件下,释放社会正能量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消除社会情绪,防止某些势力操纵社会舆论、编造抹黑社会的谣言;同时,防止在国际环境中被孤立和分割,如实现对“TPP”“TTIP”等的反围剿等,从而引领社会各项事业有条不紊地进行。

3 新媒体条件下制约社会正能量有效传播的因素

新媒体条件下,公众有极大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空间,所有人都能较为便捷地选择需要表达和接收的信息,正能量的释放呈现出良好的趋势,不过随之而来也有一些负面问题,制约着社会正能量的有效传播。首先,新媒体秩序多元化,正能量和负能量并存。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四大传统传播方式,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和活跃,由QQ、微信、微博、BBS论坛等主导的新媒体也导致了网络秩序和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全民皆记者”、公众不再只是简单的被动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多元化的新媒体工具足以表达公众多元化的思想,然而其隐秘性和虚拟性也给“负能量”的传播提供了平台,网络虚假、欺骗泛滥,黄色和暴力肆意流淌,各种捕风捉影、污蔑捏造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文化传播下夹杂着“负能量”的滋长,不断腐蚀着社会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其次,传播主体多元,素质参差不齐。新媒体条件下,正能量传播主体不仅有个人、也有组织或群体、机构等,且不同的新媒体方式下,正能量传播主体也会随之变化,并不固定。其次,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下的个人和组织群体对于新媒体传播的认识程度不一、对释放社会正能量的理解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再次,自由滥用。新媒体条件下,公众具备前所未有的自由,更加注重信息的接收权、传播权和知晓权,却往往由于自身的认知不足和判断失误等,容易发布不理智、不健康的信息,散布有害、错误、虚假的内容,混淆事实真相,特别是在如今新媒体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下,各种虚假不实、矛盾信息更容易扩散而导致不良后果,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必将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造成严重影响。四是释放社会正能量的效果不持久。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多数人对正能量持肯定态度,也愿意践行正能量,不过往往三分钟热度,坚持的时间有限,正能量的效果被弱化,缺乏持久性。然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的就是持续的效应、持续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进而促进社会主流价值的成型。

综上所述,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互联互通、舆论传播速度极快,传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极易混淆视听,正能量传播的同时负能量也在潜滋暗长,挑战着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主流意识的权威性。因而,有必要加强舆论引导、释放社会正能量,发挥正能量信息的净化作用及过滤作用,及时澄清事实,避免不良信息越传越广或不确定信息以讹传讹,对任何不实舆论积极疏导,用正面的言论和宣传帮助受众人群认识存在的问题并认同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新媒体条件下释放社会正能量的建议

新媒体是集聚和释放正能量的有效平台,通过强化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对新媒体传播者和受众进行道德约束和原则规定,充分发挥新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实现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正能量的合理释放。

4.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自1996年国家制定首部关于网络舆论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2003年又颁布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等。不过较之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和释放社会正能量的需要,国内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为此,必须根据新媒体发展的现时特点,修订已制定的法规法条,并积极运用法律的普适性,将社会生活中有益的法律法规延伸到新媒体传播领域,指导新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

4.2健全新媒体传播体系

积极主动利用QQ、微信、微博、BBS论坛、贴吧以及电子杂志等在释放社会正能量中的作用,开辟新的传播渠道和舆论引导路径,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地在社会生活中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动向。对于社会中的负面情绪、蓄意鼓动、恶意造谣等,可通过“议程设置”等加以引导,传播正能量、压制负能量,打造良性的传播环境。此外,要坚守“七条底线”2,积极构筑社会正能量体系。

4.3加强主流媒体的引导

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鱼龙混杂、纠葛不清,主流媒体的发声和意见往往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主流媒体要恪守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传播准则,积极展现社会主流、反映广大人民心声,争当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推动者,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广聚正能量。

4.4培育意见领袖

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面前,除了要加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外,更要注重对意见领袖的培育,借助意见领袖的导向性对主流舆论和价值观进行强化,与主流媒体形成引导合力,向大众传达积极健康的社会正能量;同时,对负面信息、谣言、诽谤等负能量进行孤立和抑制。

4.5提高新媒体专业人员的素质

新媒体条件下,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作为新媒体专业人员更是要思维敏锐、责任感强、明辨是非,在新媒体释放社会正能量中充分发挥对普通受众的引领和疏导。要积极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着重培养建立专业的民调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精英评论员队伍,确保信息的及时获取、准确传播和正确引导,倡导主旋律,释放社会正能量。

4.6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往往繁复庞杂,正面和负面信息很多时候难以区分,这就要求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谨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核实信息来源、分析信息可信度,提高自身对信息的选择、质疑、思辨、评价能力等,多角度、多层次甄选信息;同时,不夸大事实、不捕风捉影胡乱揣测、不添油加醋扭曲真相,使信息的传播真实、客观、全面、准确。

[1]张智,颜峰.让焦虑灵魂在新媒体中重拾“正能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

[2]高宪春,李薇.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J].青年记者,2015(9).

[3]郭晓彤.浅论媒体责任与正能量传播[J].现代视听,2015(9).

[4]张岩,刘立刚.当前媒介环境下的电视媒体“正能量”报道分析研究[J].新闻知识,2014(1).

[5]黄建,吴红博.新兴媒体治理模式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4(9).

[6]庄文森.论新媒体环境下正能量传播研究[J].传媒论坛,2014(7).

[7]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

注释:

1 四大传统媒体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2 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猜你喜欢
舆论能量受众
能量之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