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现状思考

2016-03-01 02:29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专业

先 勇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现状思考

先 勇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张,近几年,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大幅度增加。各高校在注重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适合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现状,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广播电视编导”是高等教育艺术类本科专业中人气较旺的一个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独立编导、策划、摄制和创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在各级各类电视台、电台、网络、传媒公司、文化单位,以及政府宣传部门、企事业宣传机构、相关学校、科研机构、报刊杂志等从事编导、策划、撰稿、编辑、记者、摄像、制作、宣传等工作。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素质拓展和提高其专业技能等方面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人文素养淡化、“文人气质”与“影人气质”匮乏等,大多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深入拍摄制作,专业学习实践应付了事,达不到实践教育的目的。现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存在着大量问题,具体如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形同虚设,很多实践基地主要是高校为建政绩签订的合约,毫无实际意义;缺乏专业素质较高水平的一线工作人员参与教学与实践指导,师资力量薄弱,纯教学与时代发展严重偏离;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很多拍摄设备数量少且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实习与实践都缺乏科学、系统化的考评体系,无法考察学生真实的专业素养与水平;专业设置不合理,无法适应传媒行业媒介分工细化和媒介融合的双向发展趋势。这些现实的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急需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和优化人才。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2.1“一专多能”,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

高校要立足培养具有“大传媒”理念的电视编导人才,注重学生传媒意识、艺术鉴赏力和人文主义情怀的培养,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围绕广播电视电影传媒艺术开设大量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模块进行学习,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兼备培养,为社会和传媒业输送“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

2.2促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广播电视与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网络新媒体的有机结合,促进广播电视的网络化,使其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需要引进高技术人才参与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较为专业的教学。同时,以校园广播电视台为实践载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大胆创新节目制作内容与方式,多元化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

2.3开展校外媒体战略联盟,为学生的实战演练实践提供机会

高校切实与校外电视台、广播台、报社、传媒公司等加强合作与交流,定期推荐学生去一线岗位参与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近况、供需情况,将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十分重视实战演练这一环节。

3 完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学习教学管理体系

3.1科学规划教学实践计划、实习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艺术类的专业,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实践计划时,应将实践教学列为重点教学任务,构建学生实习大纲新体系,让学生预知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实习时间和具体要求,使其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合理或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实践计划,要加以调整,增加专业实习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一个到多个,单一到综合项目的训练,大幅度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

3.2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构建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

高校要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陈旧设备,引进先进的高端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提供摄像、航拍、导播、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建成多功能节目制作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教学、自主创作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学校还应定期邀请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一线编导技术人员进校指导,让学校实践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改变原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局面。

3.3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考评体系

大多数的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由于进校前对自身专业定位不清,其学习和实践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了整个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过程。教研室应基于广播电视编导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考评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台的实践平台,对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协调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以考评促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杨尚鸿.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