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中的受众接受研究

2016-03-01 02:29李佳笑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影视受众

李佳笑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中的受众接受研究

李佳笑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影视剧改编小说作品的历史与其发展进程联系紧密,网络小说的改编已成为近年来影视产业的主流趋势。本研究以受众的接受过程为切入点,阐述了“接受分析”在整个传播学中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近年来小说文本改编现象的探讨,聚焦于网络小说与受众接受分析这二者相结合的领域,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接受分析;网络文学;改编;受众

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具有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等互联网属性,从诞生初期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读者资源。在其基础上改编而来的影视剧作品也逐渐成为近年来荧屏上的收视主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媒体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受众需求向着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规避风险的生产者和投资者寻求通过改编成功的IP(知识产权)来交叉生产跨媒介产品,而小说与电影这类结构上相近的文本形式,因而成为娱乐产业营销的常见战略。

1 接受分析在传播学中的发展脉络

丹麦的K.B.Jensen和瑞典的K.E.Rosengren将现代大众传播受众研究分为五种:效果研究、使用和满足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接受分析一方面继承了文化研究的传统,立足于文学批评传统的接受美学和解读者反应理论;另一方面,又来源于使用与满足研究传统新创的接受分析方法。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中,霍尔在其1973年《编码/解码》一书中提出的“三种解码模式”——主导-霸权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对抗式解读,给文化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讯息的效果不再是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发生,而是依赖于受众的解读过程,而且潜在的解读方式不止一个。在霍尔之后,他的学生大卫·莫利在英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举国上下》中,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引入了传播学,被相关学者认为是“新受众研究”的代表。随着互联网及社交互动媒体的普及,受众研究开启了新的路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在90年代提出,受众研究可以整合不同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如将高雅文化的文学接受理论用于理解对流行文化的接受,质化与量化研究并重等。在跨媒介的融合时代,受众研究者面临着新媒体文本所带来的特殊挑战:多模式联运、超文本和瞬时性。接受研究需要与受众的发展同步前行。

2 不同视域下的“改编”研究

加拿大文学批评研究学者Linda Hutcheon在其理论著作《A Theory of Adaptation》中对“改编”的定义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第一,根据一个和数个原始作品进行大幅度文本或媒介形式的转换(transportation);第二,对原始文本作品进行再诠释与再创作的产制过程;第三,在原始文本与改编文本之间进行互文参与的接收过程。

2.1文学分析中的改编研究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看作是一种文艺现象,对小说与影视这两种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从文学角度对改编现象进行解析的重要方向。“改编”被视作文学与电影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方式,有学者认为“改编”的实质是电影对于文学的一种影像式的选择与接受,这种“影像式”改编也会给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反作用。借鉴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策略、人物设置、场景变化等展开论述,也是文学分析常用的方法与手段。从文学性出发,小说和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与内容方面,鲜有对接受过程的考察,探讨的是为何改编以及如何改编能使其更好发展的问题。

2.2互文性视域下的改编研究

互文性(Intertextualite),亦被称作“文本间性”“文本互涉”。这一理论诞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被视作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之一。运用互文性理论,学者们可采用实例分析法对具体的影视文本与文学文本进行互文式解读,探讨影视改编的规律。针对不同改编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影导演的改编与制作分析,揭示了当下小说作品电影化的代表性模式。除此之外,古代经典小说、现代作家作品和当代作家作品,包括本文研究的网络文学小说,都因其本身的叙事风格和特色在影视改编中呈现出不同的互文体验。

2.3消费文化下的改编研究

在《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一文中,作者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传媒在商品的包装宣传中所进行的源源不断的符号生产已成为当代社会最常见的文化行为,而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必然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同理也可认为,在影视产业越来越商业化的同时,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可能会出现偏离本质,以夸张手法博取人们眼球。

3 网络文学改编与受众接受分析

从受众来看,网络文学的多元性、丰富性和高度生活化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出现了网络围观和自娱娱人的局面,网络文学契合了影视剧的大众化,既定类型加上新情节为观众造成了一种收视期待。

3.1“知情受众”与“不知情受众”

Hutcheon是近年来少数几位将改编研究的焦点拓展至阅听人身上的研究者,在她的著作《A Theory of Adaptation》中,将受众分为“知情”与“不知情”两类,以此区分阅读过或熟悉改编作品源文本的受众。这种二元分类看似简单,但却为我们研究接受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既可以沿用Hutcheon的二分法,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受众的认知程度进行更为细致地划分。台湾学者石安伶以初探性的视角,采用Hutcheon的理论概念,试图了解知情阅听人的吸引力,与不知情阅听人在消费动机、预期及愉悦感上的主要差异。

3.2受众的“认可度”与“接受程度”

从小说到影视这一传播方式的变化给观众带来的文化影响,受众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往往成为改编作品是否成功的衡量指标。一味迎合受众的喜好,就有可能造成对原始作品的误读,对那些谙熟小说的观众来说,随意改动反而会使其产生陌生和排斥感,给传播带来阻碍,尤其在一些经典作品中,有学者将对原著的解读和受众心理接受之间看作是一场博弈,认为在延续经典和受众需求之间是存在悖论的。

3.3“粉丝”与“粉丝电影”

在读者和观众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受众群体,那就是“粉丝”,作为“已知受众”中忠实程度最高的一部分群体,对于他们的解读与分析也是该研究的重点。为粉丝打造的文学改编电影被成为“粉丝电影”,改编后的作品会迅速吸引特定“迷群”的注意力,而且其拥有强大的、特征显著的消费行为。粉丝受众的主动创造性、参与性行为,较一般受众来说更加积极。

4 结语

综上所述,过去对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研究重在探讨其对受众的影响,出发点往往还是改编本身。而受众对于相似文本的重复性接触,或是未知情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后反过来阅读原著文本,这种跨媒介、循环式的行为特点研究在以往的相关文献中未见学者探讨。接下来的研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原作认知程度不同的受众,其对改编作品的接受和理解有何本质上的不同;第二,可重点对受众观看改编作品的动机、需求以及观看后的态度评价进行考察;第三,受众产生的体验是否与改编媒介文本所选择的形式相关,同时,受众对改变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发表相关意见等积极受行为也值得研究者们关注。

[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郭镇之.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3).

[3]曹书乐,何威.“新受众研究”的学术史坐标及受众理论的多维空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0).

[4]幸小利.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4(9).

[5]曹文慧.浅析互文性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东岳论丛,2013(1).

[6]朱怡璇.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热播[J].电影评介,2012(5).

[7]李军.《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

[8]管宁,魏然.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文艺理论研究,2005(5).

[9]石安伶,李政忠.双重消费,多重愉悦:小说改编电影之互文/互媒愉悦经验[J].新闻学研究,2014(118).

[10]Aarseth,E.(2006).The culture and business of cross-media productions.Popular communication(3).

[11]H utcheon L.A theory of adaptation[M].R outledge,2012.

[12]Jauss H R,Benzinger E.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J]. New Literary History,1970(1).

[13]朱怡淼.选择与接受:新时期以来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影视受众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