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优化采编流程需注意的特性探讨

2016-03-01 02:29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流程

郭 涛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优化采编流程需注意的特性探讨

郭 涛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互联网新闻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给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带来了较大冲击。如今,广播电视媒体逐渐改变传统单一的采编流程,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多样性特征优化采编流程,以期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广播优化采编的流程,并研究和探讨广播优化采编流程需要注意的三个特性。

采编流程;广播新闻;采编特性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群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但广播电视台多年打造的广播新闻品牌,仍然具有众多的收视群体。广播电视台为了确保稳固收视率,逐渐加强对互联网新闻的学习,促使广播电视新闻逐渐向实时性、互动性等方向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需要通过采编流程优化和创新,优化信息服务,确保新闻传播满足受众需求。

新闻编辑是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是对所拥有的新闻素材及稿件等做最优化选择,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选出最佳的、最有价值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过硬的业务素质。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相对于报刊编辑而言,除熟练运用文字语言外,还必须熟练运用音像语言,如画面的剪辑、同期声的运用等,做到画面剪辑遵循事件发展、人物特点与解说词声画的对位;同期声又与解说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最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献身精神和广播电视传媒的专业技术知识,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编辑。

1 广播电视优化采编的流程分析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了解新闻,但这些新闻往往是在新闻发生之后才被人们了解,不具有实时性。传统新闻采编流程主要为新闻发生后,记者及时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将了解的资料传回所在媒体后由编辑进行编改,最后再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将消息传递给受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新闻具有信息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播电视台想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首先需要改变传统采编流程,通过创新和优化全新采编流程的方式,改变新闻播出特色,以期吸引更多的受众。传统媒体这样等到新闻发生后再进行采编的方式不具备时效性,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全新采编流程中,编辑首先应当根据某些人们关注的话题进行策划,针对不同的话题寻找不同的新闻,从而确保新闻发生后记者能够及时赶到新闻现场,并根据编辑的意图利用微博、微信等技术发放现场照片,进行简单解说。随后编辑根据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促使该新闻在新闻节目播出时更具有深度。之后,还要将获取到的该新闻相关资料保存至数据库。

2 广播电视优化采编流程需注意的特性

2.1广播电视优化采编流程的立体特性

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缺乏自己的产品体系,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核心是新闻编辑工作弱化,采用的是原始的采编手段,难以打造新闻精品。而全媒体时代下的传播与接收方式,已将原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运行模式打破。坚持新闻立台,关键就是要创新新闻编辑工作,要像企业包装项目那样,只有加强新闻的包装制作,才能提升新闻质量。因此,传统媒体要用全媒体思维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争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并进行深度传播。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主要是记者采写、编辑编写的方式,如果记者与编辑没有加强交流与沟通,则会导致节目缺乏深度,甚至导致记者在现场采集的资料无法良好运用到新闻中。如今,为了使记者更进一步将采写的新闻资料良好应用到新闻中,使新闻更具有深度,编辑应该和记者一起针对新闻进行策划和选题,使编辑和记者相互都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完善新闻内容。

优化后的采编流程中,记者要及时将现场新闻资料发回媒体,并且需要做好现场连线准备,确保广播电视台新闻播放的多样性。记者在采写和现场搜集新闻时,要多从民众的角度进行搜集,找到民众关注该新闻的亮点,使新闻播报更具有独特性,继而提高收视率。编辑在接收记者采集的资料后,要及时对资料进行修改和润色,并加以适当的评论,增加新闻的欣赏性。另外,记者还需要定期对采写的新闻进行跟踪,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并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再次进行播报,增加民众对该事件的了解程度。

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一群高素质的编辑记者队伍。打造新的新闻采编队伍,需要对编辑记者进行新媒体采编培训,需要建立一线采编微博、微信共享资源利用。还需要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总之,通过重组采编业务流程,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形成一个多媒体采编团队,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2.2广播电视优化采编流程的深度特性

有人说,“当今时代媒体竞争已由信息竞争进入观点竞争”。如今,主要的媒体都很注重评论,都力求新闻节目具有深度性、思想性,当然这种深度趣味性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深度趣味性,既要有深度、专业、权威,又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动趣味,让受众都能够接受其所传授的理念。广播电视媒体要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编制作出真正有思想性的新闻。思想是广播电视的长远立足点,评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流程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意识,每个环节都应该衔接得自然不做作,同时还紧密相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导致人们对同质化的新闻缺乏兴趣。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需要从深度挖掘上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提高收视率。目前,体现广播电视新闻深度特性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对该新闻的评论,并确保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

此外,广播电视新闻还可以适当引入受众的观点,增加受众的参与度,使受众对新闻产生兴趣,从而促使新闻发挥舆论作用,体现该条新闻的价值。广播电视媒体要注重打造有思想、有深度、有厚度的新闻节目,让人们感受新闻的内涵和价值。

2.3广播电视优化采编流程的延展特性

如今,很多新闻在记者还没有发现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借助互联网技术传开,但这种新闻大多都不具备深度和内涵,且新闻的完整性不足,导致人们对新闻的了解不够透彻。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新闻的价值,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和利用。

优化新闻采编流程紧紧有这些数据信息还不够,我们还要把目光放在未来。与传统媒体不同,新闻媒体的做法是首先圈住用户,再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借鉴新媒体关注的用户数量、转化率、用户行为、搜索优化等概念,广播电视新闻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锁定相应的目标人群,推出个性化的服务理念,播报具有针对性的节目,以吸引更多受众,从而赢得市场。因此,在新闻采编流程里面,与新媒体融合的环节越来越重要,这也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广播电视台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了解观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并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体推出不同的个性化服务,使广播电视新闻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的融合,增加新闻的播出频率,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另外,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节目的宣传,发挥互联网的推广作用。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加强对新闻采编流程的优化,借助互联网信息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环环相扣、衔接自然的目的,增加广播电视新闻的特色,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1]王瑞婷.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研究[J].科技传播,2016(7).

[2]宋梓祯.三元结构在广播新闻连线采编中的应用[J].新闻传播,2015(3).

[3]冯秋荣,崔振宁.再议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广播电台采编工作水平[J].新闻传播,2015(8).

[4]李丁宁.广电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三个层面[J].才智,2016(3).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广播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