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隐性采访研究

2016-03-01 02:29钱雪漫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隐性广播电视

钱雪漫

(作者单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隐性采访研究

钱雪漫

(作者单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介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只有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隐性采访是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能够获取新闻资料的有效途径之一。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非常态的采访方式,对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有一定要有职业道德要求,即必须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客观角度上,既要认识到采用隐性采访的重要性,更要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从而提高新闻采访的价值。

广播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度的把握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偷拍,或者是新闻记者隐藏身份,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获取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新闻信息。其目的是直观地批判或揭露一些新闻事实。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既然是一种辅助手段,就必须掌握好隐性采访的“度”,其采访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1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的重要性

隐性采访的方式,能够使电视新闻记者所采访的新闻信息具有较强的现场感,更为直观和真实,相对于公开采访来说,隐性采访能够获得难以得到的新闻信息,其更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受众更对第一手的新闻资料感兴趣,所以,就促使了隐性采访在各大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中的广泛应用。由于隐性采访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很多新闻记者都喜欢用这种采访方式。但是,如果新闻记者滥用隐性采访,就会对社会以及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还有可能影响记者自身的荣誉及人身安全。所以说,在对他人进行隐性采访时,一定要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隐性采访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隐性采访主要针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因而新闻记者的个人价值倾向会直接影响受众对此新闻事件的道德评判,从而使新闻失去了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甚至有可能与被采访的对象产生一些法律上的冲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于新闻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所以,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对一些对象进行隐性采访时,虽然揭露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但往往没有限制,造成隐性采访的滥用。

2 有效利用和控制隐性采访的措施

2.1进一步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为了使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和被采访者都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明确各自的义务、权利和采访手段的运用尺度。除此之外,媒体还要学会寻求法律的支持,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拥有言论和出版的自由权利,但是,在刑法和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中有与新闻相关的规定,包含了侵害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等规定。所以说,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借助法律手段,从而避免触犯法律法规,影响自身的声誉。

2.2保护被采访人的隐私,维护被采访人的尊严

广播电视新闻既要对社会负责,更要表现出人文主义的关怀。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其该拍什么,能够播出什么,一定要注意保护被采访人的肖像权、隐私权等,在播出的时候,要对镜头和文字进行有效处理。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以及同情心,以及相应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受众心灵和谐。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受访者的尊严,要以维护人权为准则,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受众之间的互相尊重,新闻工作者也才能真正懂得自己以及社会的价值所在,从而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杜绝一切不良现象,使一些违法现象能够得到有效地约束和控制。

2.3避免以身试法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监督社会不法行为的权利,但是,其权利一定要在法律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采访方式和手段,坚决不触及法律禁区。另外,一定要考虑大众的容忍度,很多记者为了获取更真实的新闻信息,往往隐瞒自己的身份,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深入体验,这样做不仅易使自己陷入危险状态,还会降低新闻记者的形象,还随时可能触犯法律,所以,一定要杜绝这种以身试法的方式,不能为了揭露违法行为而自己去触犯法律,一定要坚守法律道德的底线,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3 结语

隐性采访一方面能够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控制好隐性采访的使用,并且,其行为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注意保护被采访人的各项权益,从而有效杜绝社会不良现象,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1]郭海珍.广播新闻采访中的隐性采访分析[J].视听,2013(7).

[2]段巍,段青.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研究[J].今传媒,2014(8).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隐性广播电视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