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诗词鉴赏应重视三“何”三“所”

2016-03-02 20:01李明
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落木景物杜甫

□李明

中学古诗词鉴赏应重视三“何”三“所”

□李明

诗歌鉴赏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与情感体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广泛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体验。中学生诗歌欣赏若能把握三何即何世、何时、何地,及三所即所见、所闻、所想,则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何”;三“所”

长期以来,中学生诗歌欣赏水平的提高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学语文界。其实,有关指导诗歌欣赏的文章也不在少数,但仔细阅读发现,大多与中学生实际阅读和认知水平相脱节,效果甚微。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多数高中生阅读面狭窄,生活体验贫乏,而诗歌阅读又是一种富含文化意蕴的深层情感体验。鉴于以上事实,在结合诗歌理论和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另寻出一种新的角度,才有可能使中学生诗歌欣赏有较大的突破。

三何:诗歌鉴赏之隐性时空背景

任何一位作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但如何用具体的方法来阐释呢?本文用“三何”概括之,“三何”主要是指何世、何时、何地。

何世,指诗人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同的时代会孕育出不同的诗篇:盛唐的李白能高喊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繁盛与宽容的盛唐给予了李白自信与狂妄,而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道出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乱的岁月在诗人的心灵中投下的却是悲愁的影子。北宋初年的兴盛可以使柳永咏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哪怕是愁,是怨,也是一种闲愁与淡怨;而处于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李清照吟出的却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国破,家亡,夫死,在李清照的心中又是一番无法言说的愁与恨。每一位诗人,都不可能离开那个时代而生存,时代的兴盛与衰亡,变迁与更替,都会在敏感而多才的的诗人心中投出一道道折射,化做一篇篇富含深情的诗文。先秦时代的单纯与朴实,魏晋时期的专制与迫害,盛唐的繁荣,中唐的衰弱,宋初之兴盛,靖康之耻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进程中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痕迹,只有初步了解那个时代,才有可能了解那个时代的诗人与作品。一言以蔽之,文学是时代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一种具体反映。这也就是“知人论世”的诗歌理论在欣赏时的具体体现。

何时,指写作诗歌时的具体季节,即春夏秋冬四季。综观中国古典诗歌,一个重大特征就是诗歌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明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春天的生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道的是炎炎夏日夜晚的惬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抒发的是秋的萧索与寂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蕴涵的则是冬的寒冷与凄凉。初春,是一个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如人生的起步,总是充满希望与期待,总是满怀信心与憧憬。这一切,都化作成诗人笔下饱含诗情画意的文字:红艳艳的花儿,绿油油的草儿……令读者遐想无限。然而,当这一切渐成过往,暮春时节,万物萧条,凋谢的花朵无疑成了敏感诗人美好理想渐成泡影的象征,此时此季,那种初春的喜悦与期待转眼间似在梦中,周围的一切,每一根草儿,每一朵花儿,每一片叶儿此时浸满的却是作家的伤感与怅惘,忧伤与落寞。秋是最能引发诗人感触的季节。秋天,一方是万物萧瑟,一片沧桑;一方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在经历了春的播种与耕耘,夏的炎热与躁动之后,秋总能使古往今来诸多诗人在季节的变迁中反思自我得失,“悲秋”无疑就是这诸多情感中的主要一种。冬天到来,万物皆已归于平静,映入眼帘的只有雪松梅竹等为数不多的景物。回首这一年,初春的满怀希望,暮春的略感失望,夏的不安与烦躁,秋的沧桑巨变使得诗人们不自觉的会在这寂冷的冬季对是逝去的岁月做一总结式的感悟:是坚守自我,保持独立人格,还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于是,高扬理想主义旗帜的诗人们便在冬季的每一片雪花,每一棵松柏,每一枝梅花上寄寓了自我的不屈与傲岸,“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就成了众多诗人的价值追求的一种选择。总体来看,秋、春、冬是诗人抒发情感主要季节,相较之下,夏季则略少些。总之,每一位诗人总能在特殊的季节找到自己抒情的载体,四季之景皆会引起人世之感,抽象之情常常借助形象之物来表达也就实属正常了。只要我们有意识关注的那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就能较容易把握住诗歌的主要情感。其实,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学上的具体体现,这也许就是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刻内涵吧?

何地,即诗人在写作诗歌时处于什么地方。是在家人团聚的故土,是在远走他乡的旅途,还是在漂泊他乡的异地,不同的地点咏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团聚时是喜悦,旅途是辛酸,漂泊是孤苦。值得一提的是“漂泊”这一关键词,因为在追寻理想的人生路途中,在漂泊的过程中最易触发诗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有不平,有不甘,有不解,有不屈,有愤慨,有感叹,有迷茫,有壮志难酬的坎坷,有怀才不遇的失意,当然,还会有依然如故的坚持与自信。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有“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韩愈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漂泊的诗歌是很多的。“贬官文化”就是最集中的体现。关于漂泊,最集中的就体现在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中,可谓写尽了古往今来多少漂泊族的心声。

三所:诗歌鉴赏之显性情感共鸣

在“何世”“何时”“何地”这样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之下,我们还必须聚焦诗人生活的彼时彼地的背景。作为中学生,要想抓住诗人由时代,季节,地点所带来的抽象而多变的情感,就必须找到一种媒介来走进诗人的内心,进而产生共鸣。在此,笔者把这种媒介概括为“三所”,即“所见”“所闻”“所想”。这是中学生进一步解读诗歌的重要环节。

所见,即诗歌中写的诗人在特定时空中所见到的景物。触景生情,诗人写诗如此,读者读之亦如此,月之思乡,柳之送别,夕阳之惆怅,长亭之愁绪……诗人心中的情感是抽象的,中学生要想抓住这种情感就必须首先要密切关注是哪些景物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为什么只有这些景物进入作家的视野,肯定是诗人把内心情感投注在这自然界的万物上。“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简短的文字中,虽无“愁”与“苦”字,但诗歌中作家“见”到的“古道”“瘦马”“夕阳”却隐约渗透着诗人的孤单与思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亮渐落,寒意突起,渔火在这凄冷的黑夜仍在闪烁,诗人为何无法入睡呢?只要我们在指导时有意识的让同学们找出这些景物(其实大多就是意象),那么,诗人的情感就会逐渐流淌出来。

所闻,即耳朵听见的和鼻子嗅到的“景物”。“月光,桂香,随着风飘荡。”在朦胧的月光下,桂花的馨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溢满了整个夜空,在这样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诗人的情感是如何的呢?“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冬天来临,漂泊在外的诗人听到赶裁新衣的刀尺声,听到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一种漂泊无依的孤苦之情不是会很自然地产生吗?

所想,即诗人在诗中想到的人或事。在视觉与听觉和其他感觉的自然冲击下,诗人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触动,他们会想起曾经与己相关所发生的人或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在赤壁古战场为何想起周瑜?“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为何在过往的如许历史名人中惟独想起了王昭君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晚年的陆游为何想起诸葛亮呢?为什么他们会突然间想起这些人呢?为什么当时当地在如此多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当中就仅仅想起了“这一个”和“这一件”呢?难道不是因为诗人与内心所想之人有着或相同或相似或相反的身世与处境吗?在这种类比或对比的过程中,诗人的情感就会愈加明确。

其实,在具体的诗歌赏析中,我们首先应建立在诗人所生“何世”,所在“何时”,所居“何地”的时空背景之上,因为只有有了这些铺垫,才不致使我们的情感判断发生方向性的错误。但我们要想进一步细致的进入诗人的内心,就必须关注诗人在作品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注意的是,“三所”不是一个先后次序的关系,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迅速与准确地判断诗人的真切情感。

“三何”与“三所”方法例析

结合杜甫的《登高》一诗,下面笔者谈谈中学生欣赏诗歌关于“三何”“三所”的具体运用。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何世”在此诗中是指安史之乱后的杜甫的晚年时期。“何时”?由诗中“悲秋”和“落木”可知是在深秋。“何地”?由诗中“作客”和“万里”可知是漂泊异乡。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的深秋时节,漂泊于异地的杜甫“见”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起了什么呢?“见”的是“高”“天”,“清”“渚”,“白”“沙”,“无边”的“落木”,“滚滚”的长江”;“闻”到的是“急”“风”,“猿啸哀”;这些“见”“闻”之景都在紧扣深秋节令,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风”虽无形却是所“见”之景的一个背景:“猿啸哀”是迎风所闻,“鸟飞回”是因风急在低空江面上回旋,“落木萧萧”由风急直接引起,“长江滚滚”是风起汹涌。深秋之中的这一切使登高远望的杜甫“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是自己,是自己的客居他乡,常年多病,孤苦无依处境,是身世之艰和时世之恨!而这不正是杜甫在此诗中的最主要的情感吗?对于中学生,理解到此应该基本到位了。工整细密,浑然一体,对于专家来讲可能不太费解,但要对尚缺少丰富人生体验和诗歌理论的中学生讲解,就必须要给他们指明一个方向,让他们有目的地去找寻关键词,再逐渐去品味,可能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吧?

诗歌鉴赏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与情感体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广泛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体验,本文只是谈一点有关提高中学生诗歌阅读水平的肤浅思考,愿能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责编潘务正]

猜你喜欢
落木景物杜甫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杜甫改诗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杜甫与五柳鱼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死亡.穷途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