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

  • 朱洪海:词三题
    滴,人世霜如泻。落木萧萧似雪乱, 梦里江河咽。 老病未成诗,墨淡知情怯。凋尽芳菲看凛秋,一任西風烈。西江月· 又见青海故人 尝念东山迢递,又闻黄河汤汤。别来岁月俱寻常,却道江湖相忘。 忽见清风佳客,何曾明月两乡。人间万里共秋光,一碧长空在望。唐多令·重阳 白月许清霜,黄花遍地凉。又一年寂寞重阳。欲采茱萸寻不见,他乡路,几徬徨。 昨日少年郎,煮歌作酒香。旧时光云散何方。对镜始觉潘鬓老,秋风烈,梦一场。

    扬子江 2024年1期2024-01-11

  • 古典诗词中木与叶的多重解读
    和与之相联系的“落木”、“落叶”的差异及相关问题,以期于当下的古典诗词鉴赏与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古典诗词 “木” “叶” “木叶” “树” 中国古典诗词中,“木”与“叶”皆为高频语词。二者还组合成为一个“木叶”,点睛于诸多名句之中,学者林庚因此写有一文曰《说“木叶”》。从语词本义上说,“木”之本义为“树”,而“叶”则是“树”之一部分,二者虽有紧密联系,其区别却也是相当明显的——“木”不是“叶”,“叶”亦非“木”。可是,在诸多的清辞妙句当中,同为入声

    文学教育 2022年6期2022-06-30

  • 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哀情。颔联写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之所以用“落木”而非“落叶”,我想是因为“叶”给人以繁密茂盛之感,而“落木”使读者联想到秋天叶子落尽之后留下的树干,更显凝重,如“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信《哀江南赋》),也间接点明了季节。“无边”“不尽”是本联的亮点,将胸中翻江倒海的愁绪倾泻而出。若去此四字,“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便毫无意境了。颈联由景转情,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悲秋”,“秋”不一定可“悲”,正如“春”不一定可“伤”,但由于诗人“常作客”而平添伤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0期2021-10-28

  • 让古典诗歌教学富有诗意
    登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的落木与长江两个意象意味深厚。从空间层面来讲,“无边落木”與“ 不尽长江”都给人一种广袤无垠的空间感;从时间层面来讲,落木预示着来年新生命的出现,而长江的流水又表示一去不复返。诗人登高远眺,被大自然中生命的永恒不息所折服,从而感叹个人生命的渺小。诗中的落木与长江两个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象深层含义的丰富性,同时体会到杜甫博大的胸襟。第三,分析情感,把握诗意。古典诗歌都善于借景抒情,由景入情。书中对李白《梦游天

    语文建设·上 2021年1期2021-05-30

  • 让古典诗歌教学富有诗意
    登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的落木与长江两个意象意味深厚。从空间层面来讲,“无边落木”與“ 不尽长江”都给人一种广袤无垠的空间感;从时间层面来讲,落木预示着来年新生命的出现,而长江的流水又表示一去不复返。诗人登高远眺,被大自然中生命的永恒不息所折服,从而感叹个人生命的渺小。诗中的落木与长江两个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象深层含义的丰富性,同时体会到杜甫博大的胸襟。第三,分析情感,把握诗意。古典诗歌都善于借景抒情,由景入情。书中对李白《梦游天

    语文建设 2021年1期2021-01-29

  • 落木(外二首)
    挽着那清脆的鸟鸣落木優雅地 优雅地飘向泛黄的草丛我匆匆地来 竟是为了与你相遇多么希望无忧地走过这秋季残花不残那么多的格桑花都已经干枯了连同滋养他们的枝干 而这几朵是在思念美丽的春还是在眷恋火热的夏凋落的花儿都已化作春泥而你们却在怒放  难道是把这初冬当成了盛夏晴被风吹皱了的湖水紧捏着忧郁怏怏地漂向岸边雨拍打着栏杆 栏杆呐喊着声声叹息荡漾在空中仿佛穿越千年风才停了 雨才住了褶皱了的湖水 终于修炼成了平镜镜子里卧着一颗大太阳露珠亲吻着栏杆吻痕里跳跃着很多小太阳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12期2020-12-11

  • 命相﹙组诗﹚
    者野茫茫,命無常落木书签终是要离开的喊一声走就走了。叫做滚也叫做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如同看不见摸不着的逝水里,一条泪眼汪汪的鱼树枝高挑,再怎么吊着三钱命也徒然,也枉然走不归之路无法规避,那就自行选择——徐徐落到一块灰黑色的青石碑上贴住那几行死亡了却又依然顽强凹现着的文字,做一枚——落木书签江山诀摊开手掌,用宿命的指头,依次打造铁器、铜器、木器、竹器和神器涂上光。让它们静心等待然后,拼力托举那中年偏老的墙垣倾斜着,轰响着,城门大开流水漫过了东郊匠心叮当。来呀,

    椰城 2020年12期2020-01-06

  • 《说“木叶”》教学设计
    ”、“木叶”与“落木”的辨析与理解,学生懂得文字背后隐含的文化意味。3.学生能认识到诗词用字的谨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学会认真对待文字,深挖意象隐藏的深层内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以作者的解读为依据,结合古代和现代的诗话体系,经过师生对话活动,使学生掌握“木叶”背后的艺术特征。2.教学难点:“木叶”和“落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如何从“木叶”过渡到“落木”的。三、教学思路对相似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与研究,进而理解诗歌语言的暗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5期2019-08-01

  • 艺事
    歌奖等文学奖项。落木17 60×90cm 布面油画落木18 70×80cm 布面油画落木28 60×140cm 布面油画落木3 70×110cm 布面油画落木19 72×100cm 布面油画落木27 80×150cm 布面油画落木12 70×80cm 布面油画凤兮 100×100cm 布面油画凤兮 100×100cm 布面油画凤兮 100×100cm 布面油画凤兮 80×100cm 布面油画凤兮 80×100cm 布面油画凤兮 100×100cm 布面油画

    扬子江诗刊 2019年4期2019-07-18

  • 《说“木叶”》教学设计
    ”、“木叶”与“落木”的辨析与理解,学生懂得文字背后隐含的文化意味。3.学生能认识到诗词用字的谨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学会认真对待文字,深挖意象隐藏的深层内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以作者的解读为依据,结合古代和现代的诗话体系,经过师生对话活动,使学生掌握“木叶”背后的艺术特征。2.教学难点:“木叶”和“落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如何从“木叶”过渡到“落木”的。三、教学思路对相似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与研究,进而理解诗歌语言的暗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2019-06-11

  • 平衡木小技巧动作及其训练研究*
    体后滚翻成肩倒立落木;后滚翻成单腿支撑跪木;纵木仰卧后滚翻成蹲(如图 7);纵木仰卧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平衡等(如图8)。后滚翻是空翻的空中姿态和翻转的动作基础。图7 纵木仰卧后滚翻成蹲3 软翻类动作分析图8 纵木仰卧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平衡软翻是通过手的支撑而翻转的动作,它与手翻动作的区别在与,动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速度较慢且没有腾空阶段。木上的软翻动作要求准确性较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地面上的动作技术基础上才能完成。软翻动作是发展手翻类动作的基础技术。

    体育科技 2019年1期2019-03-28

  • 谈《说“木叶”》的说理艺术
    者援引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本来用“落叶”更为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放弃“木叶”之“叶”而大胆地使用容易引起误解的“落木”呢?可见,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集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既然“木叶”的字面意思是“树叶”,中国古典诗歌里有用“树”的,有用“叶”的,有大量使用“木叶”的,但为何就是没有使用“树叶”的?二是,“木叶”在经过诗人们熟用后发展为“落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3自然段,作者明确指出:“从‘木叶发展到‘落木,‘木叶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1期2019-02-28

  • 谈《说“木叶”》的说理艺术
    者援引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本来用“落叶”更为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放弃“木叶”之“叶”而大胆地使用容易引起误解的“落木”呢?可见,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集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既然“木叶”的字面意思是“树叶”,中国古典诗歌里有用“树”的,有用“叶”的,有大量使用“木叶”的,但为何就是没有使用“树叶”的?二是,“木叶”在经过诗人们熟用后发展为“落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3自然段,作者明确指出:“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中学语文 2019年1期2019-01-30

  • 落叶(外一首)
    红叶、黄叶无边落木山野村边萧萧而下成了风景成了季节轮换令人难忘的色彩也成了岁岁悲秋的诱因和元素其实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绿叶劳碌了大半年风里雨里飘飘摇摇和树一起坚挺一道前行该歇一歇该喘口气该减减负明春又该迈上新的征途因树木还要长出新的年轮还要长出那么一大截子高度菊花枫叶芦花山野里花儿凋谢了有些光秃可秋天并不孤单也不冷落因为菊花五颜六色芦花似雪枫叶蓬蓬勃勃倾情点缀秋的视野深化秋的一片肥硕所以秋也韵味充溢人们拥抱着它诗情在胸吟赏烟霞描绘秋的长河和远山

    中国火炬 2018年9期2018-11-18

  • 如何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积累?
    。我们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以知道画面中有“落木”“长江”这两个意象;而当我们读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便可以从“萧萧”“滚滚”这两个连词的发音中感受到那种无尽的寂寥。手——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在我们做题时体现为“题海战术”,而在阅读时则体现为摘抄。当我们看到好的句子和段落时,就像看到好看的人,会忍不住多看几遍,甚至收藏他们的照片。对于好句好段,我们若想将其收藏,那便要把它们摘抄下来,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求学·素材版 2018年2期2018-03-26

  • 落叶(外一首)
    。妈妈说:“无边落木萧萧下”……我说:这是树木在剃头,他们到了理发的年龄。妈妈问:为什么梧桐树还没落叶?我说:他们还没攒够理发的钱。妈妈又问:松树为什么不落叶?我说:因为他是个刺头,理发师都不爱理他。蒲公英秋天来了,我和妈妈沿河回家。我采了一朵蒲公英,高高舉着,我对妈妈说:妈妈,快来看——风在跟我抢蒲公英呢!风可真着急,一下子都抢走了。妈妈说:没有关系,明年——会有更多的蒲公英花开。我笑了,风的手脚比我快很多。

    文学少年(小学版) 2018年11期2018-03-02

  • “化大为小”《说“木叶”》
    点就是“木叶”“落木”。“树叶”一词是古代诗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心境下,也表现出不同的含义、情感、意境。一片小小的树叶,在先人们的笔下却幻出无穷无尽的内容和情感。杜甫的《登高》更是大胆地连“木叶”都不用了,用起了“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展现秋天的萧瑟和悲凉,叶子都掉完了,展现了光秃秃的树干的形象。“落木”一词从屈原《湘夫人》的“木叶”转变而来,更古雅,更能突出悲秋的沉重心情。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

    中学语文 2018年36期2018-02-09

  •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山;远水;空亭;落木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55-02一、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一)倪瓒山水画图式的一般特征1.从“三段式”构图说起元代是山水画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图式与鲜明的意境。他的山水画作品大致有三类,一是最为典型的“三段式”构图,“一水两岸”,这是倪瓒山水画图式的代表特征;二是倪瓚山水画中比较少的“高远”竖幅构图,比如《雨后空林图》以及与王蒙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19

  • 阅读训练
    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艱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赏析《登高》的首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答:■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5期2017-07-11

  • “树叶、木叶、落叶、落木”与古代四大美女
    叶、木叶、落叶、落木”意味区别的讨论。“‘木叶与‘落叶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林庚老先生文中的这句话,不禁让人把“树叶、木叶、落叶、落木”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联系了起来。一、树叶——西施树叶,平凡而又伟大,普通而又高尚。于树于人类都是那样重要,不可缺少。当为大树为人类奉献了她的一生后,又默默无闻地化作春泥。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诸暨苎萝村,天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0期2017-06-15

  • 《说木叶》思路浅探
    词常用“木叶”“落木”而少见“树叶”“落叶”,接着条分缕析,探究“木叶”和“落木”更受欢迎的两个原因:“木”有落叶的因素及原因;“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学习本文的难点在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一方面本文专业性较强,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学素养还不高,而本文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作者依靠自身丰厚的文学功底,深入思考,旁征博引,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挖掘,只有用心阅读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观点。而一旦领会,就会为作者严谨周密的逻辑性、抽丝剥茧的思辨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2期2017-06-08

  • 囧囧鸟事
    了一个名字,叫作落木。因为他说,他住的那座仙山上一到秋天就会铺满落叶,很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境。不得不说,落木的学习能力很强,她只带他去了几次菜市场,做了几个菜给他看,他就已经能独当一面地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喂她的那一群“阿哥格格”们了。唐兮兮对落木并没有什么不满,除了觉得他是一个骗子。因为他明明说他的专长是辟邪,可是他在家里才住了一个多月,家里居然就来贼了。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唐兮兮刚上床不久,睡得还不熟,忽然就听到了客厅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桃之夭夭B 2016年2期2016-05-14

  • 《登高》教学实录
    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师:景的特点是什么?生:开阔宏大、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尽力地描绘。过了几分钟,学生发言的劲头过去了,教室开始沉寂下来。为防止这热烈的发言场面冷却,我准备做适时的总结。这时,坐在教室角落里的蔡棋同学提问:“老师课本上的第八个注释说‘落木’是‘秋天树木落叶’,作者既然是站在高处描绘景物的,应该是看到远景,看到‘秋天树木’不足为怪,能清楚地看到‘树叶’吗?”未等我回答,其他同学抢先答道:“肯定能看到了”,“不能看到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2014-08-15

  • 高中语文《说“木叶”》之误说
    叶”如何发展到“落木”的问题。其中有关诗歌艺术形象的鉴赏不乏精辟之处,但作为“‘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所举诗歌语言材料的某些分析和表述非但没有表现出“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1],反而颇有曲解之嫌,无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近期笔者忝列本省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委,聆听了两位语文教师讲授这篇课文,有感于此,姑举一二加以商榷。林文赏析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说: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2期2014-04-09

  • 东至的冬天
    带旁,一望无尽的落木兀自挺着腰板迎着朔风昂扬地站立着,一番“无边落木萧萧下”“江南子弟好儿郎”的感慨,定然会涌上你的心头。这便是东至冬天极其酷似北方的地方。苍凉、悲壮、灰白的冷色调中却包藏着一颗勃勃的心,倒也无怪陶老先生会择此地隐居。虽然陶老先生隐于此地,但我想,文人的骨子里总会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雄心。正如这东至的冬天,即使再苍凉,再落寞,也总会留一点点绿色,给即将来临的春天一点点遥远的期望……当然,既然是江南小城,东至的冬天也免不了沾有江南特有的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9年51期2009-05-31

  • 诵秋佳句
    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贺铸《晚云高》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白朴《仙吕点绛唇·釵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题图:何杰)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198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