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6-03-03 09:3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自学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陈 彬

(江苏省启东市鹤城中学 江苏启东 226241)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陈 彬

(江苏省启东市鹤城中学 江苏启东 226241)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教学领域一次带有根本意义的改革与创新,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索出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策略要点进行了总结,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提供有益指导。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引言

鉴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价值与优势,很多教师开始探索这一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一而足。这是因为部分教师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教学法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提倡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概述

全国名师李庾南首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简言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学”达到“育”的目的。具体来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包含三层内涵:(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需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潜在能力以及学习意向重组教材内容、设计教案,引导学生高效地、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感知学生的内心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3) 以生动的活动为载体。采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口述式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或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实践出真知”。[2]

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及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一般而言,这一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

在新课开始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并且填写教案本中的概念填空题及复习题。对于不会的题,自己做标记,课上重点学习。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预习进度,根据学生的标记,灵活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有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便很容易掌握,而且更容易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整体教学效果良好。[3]

2.课堂练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拓展与延伸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或问题,通过问题系统引导,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深化,增强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问题设置不能超过教案本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不至于增强学习难度,让学生误认为数学深奥难懂,永远也学不透彻。

3.课后复习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一种题型都一一讲解到位。对此,可把插入的部分题型当做课后复习题,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和研究,不仅计算每一道题的答案,而且要学会摸索和总结每一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及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策略要点

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因此,在应用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发现、获取、消化、吸收知识等。这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入手,学会精读、泛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并通过阅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

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指的是学生要学会理清教材的网络结构以及单元知识顺序,整理出知识的逻辑结构。教师在交流讨论环节可以适当地设置有关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去整理教材知识点,使学习的知识由点到面,形成系统的网络结构,从而清楚地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科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科学应用知识的能力即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绘图、推理等实际的问题。数学知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解题上。教师布置习题时,要注意习题的组合与变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题规律,从而把解题经验成功迁移到相同或相似结构的习题中。

结语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围绕教案本更自主、更高效地展开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总体上讲,广大教师及学生对这一教学法持支持态度,但具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稳定,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把这一教学法坚持应用、推广下去,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1]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12.

[2]黄欣.浅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应用[J].学科建设,2011(8):140

[3]冯卫东.“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定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1(5):48.

猜你喜欢
自学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