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护士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全程培养护士人文素质

2016-03-03 09:30许阿满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护士长科室人文

许阿满

(德宏职业学院 云南德宏 678400)

创新护士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全程培养护士人文素质

许阿满

(德宏职业学院 云南德宏 678400)

人文素质指人们通过文化学习在已具备的基本素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知识、观念、能力、意志、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个人品质,其养成主要来源于哲学、文学、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学习及艺术、文体实践等。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修养,成为个人内在品质的相对稳定性。医院护理服务品质的高低是由护士人文素质决定的。

护理人员 人文素质 培养

引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重新定位,时代赋予了护理学科更新更丰富的理论和内涵。现代护理要求在护理服务中充满人文关怀,使护理工作成为知识丰富、技术精湛、充满爱心、受社会尊重的职业。由此,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首先需要护士具备更深和更宽泛的知识面及良好的人文素养,从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现状来看,我们应该从学生阶段临床实习至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进行系统的、规模的人文素质教育,多渠道解决目前护士人文素质缺乏的问题,使其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且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护士的整个护理生涯当中。[1]

一、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包括护理心理学、护士素质修养、临床护理用文、社会护理、护理美学、学习等。

2.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是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学科的具体运用。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因此,护理教育必须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护士所具备的人文素质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文字修养; ②人际关系修养; ③伦理道德修养; ④文学艺术修养; ⑤ 文化传统修养; ⑥理性思维修养。[2]

二、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

1.管理环境在护理工作压力源中,首先是工作负荷的压力源,其次便是管理氛围压力源,科学有序的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氛围,可以降低管理层面对护士的压力,增加工作热情,减轻负面情绪。研究表明,护士的工作投入程度与工作行为受到支持激励性管理氛围的影响,最终将影响护理结果,而营造管理氛围,与护士长的工作方式及榜样作用相辅相成,同时护士长的指导、激励及让护士更多地参与科室管理等,都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2.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是上级与下属在完成工作

任务的同时所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工作满意度受其直接影响。良好工作氛围的建立,使护士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工作是降低护理工作压力的环境基础。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医护、护护、护患关系是缓解护理人员压力的有效保证。

3.学习环境大部分护理人员是大、中专学历,其接受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熏陶有限,因此护士必须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医学、心理学、人文学科等各方面知识,才能适应学科发展及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科室要督促护士学习,提供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

4.情感环境要使护士有爱心,首先其自身一定要有爱,因此科室领导要多给予关心与爱护,了解每名护士的个人及工作状况,尤其在特殊日子,如举办生日会等,让护士感受到大家的温暖。

三、培训护理知识与人文技能

1.主动学习科室可购买提高护理知识的书籍,为护士取阅方便,可放在护理站,值班室,以利于护士在午休前小休等时间段的非工作场合,讨论相关话题,无形中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逐渐自发学习知识。

2.定期组织活动为给护士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

平台,护理组可定期每月举行护士例会,形式与地点不限,在会议中让护士主动说出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鼓励他们互相出主意,想对策,从而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重视团队行为效果,自发维护团队荣誉,增加团队协助意识。

3.培训沟通技巧及时点评工作中平时由于缺乏沟通技巧出现的问题,并对其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找出改进方法,使少数服务意识认识及对自我沟通技巧不足的护士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提高及改变,实现改进及优化目的。

4.点评感谢信对来自患者或家属的感谢信每月进行一次点评,把护理服务中的优点,从患者的感受及反馈信息中放大,从点评中让护士得到职业满足感及被认同感,从而感觉到被需要的幸福感,促使护理服务不断提高。

四、培养护士关爱精神

1.培养护理关爱行为尊重爱护患者;细致、耐心、解释;热情问候和迎送;周到热情和善;尊敬、合适的称呼,是患者最满意的护士关爱行为。科室定期举办分享服务活动,让护患之间有初步的接触与印象,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以便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是关爱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最有价值的必备品质

是关爱生命价值、提供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

2.培养亲和力首先要引导护士的价值观,教育其对所有患者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应受职业、贫穷、身份、美丑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工作或交流互动过程中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与关爱;其次要对患者勤关心、勤问候。可以利用每天早晨床边交接班时,问候与关心患者情况,如治疗与生活有什么需要等,并坚持不懈,将此习惯变成一种优良传统,使护士从中受到影响与熏陶。护士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促使患者与家属愿意与其亲近、向其倾诉,在护患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建立护士心理支持系统

1.注重沟通为确保能及时收到护士的想法和需求,可制定护士长沟通本,将口头沟通不方便的信息写在护士长沟通本上,以便及时给予解决和帮助。

2.满足需求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对于护士提出的需求,尽量给予满足,如休假时间、排班时间、配班时间等。

3.心理疏导为了避免护士将难以抒发的不良心理刺激压抑在心里,导致职业厌倦与心理疲劳感,对于刚毕业、刚入科、被误解、被投诉、被责骂的护士,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安抚,另外要培养护士逐渐做到专业,在工作中不要存在个人情绪。

4.重视与关怀护士长要重视每一位护士,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期望与诉求,让每一位护士对护士长都有依恋感,对科室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愿意为科室荣誉而努力,每天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得到尊重与关爱。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使护士减少职业厌倦感,自我人文素质在集体营造的护患氛围中也逐步得到提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为科室护理质

量奠定坚实稳定的基础,促进医院与社会和谐。

[1]刘可俗,王春艳.关于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思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091-4092.

[2]陈瑜.人文素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意义[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648.

猜你喜欢
护士长科室人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人文绍兴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