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认识

2016-03-03 09:30王治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黑板情境思维

王治才

(四川省荥经新建乡中心小学 四川荥经 625200)

小学数学教学认识

王治才

(四川省荥经新建乡中心小学 四川荥经 625200)

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它对小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辅助小学生学好数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 数学教材 问题情境 学习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被简化,只保留了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学结论”“用结论”的过程,很难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更难以从中有所感悟。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们我的名字的蕴涵,同时也让愿意告诉大家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大黑板和小黑板上,指名一两个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蕴涵,短短的几分钟学生的兴致马上被激发出来;然后故意设疑,我们要上课了谁愿意帮老师擦黑板,请两个学生分别擦大黑板和小黑板,进行比赛,看谁擦得快。学生会很齐声地说:“小黑板擦得快。”接着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小黑板擦得快?学生会说“大黑板大,小黑板小。”,“两个黑板的面不一样大。”……通过擦黑板的过程趁机让学生知道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给学生最直接的感悟,同时引出面积是有大小的,我们比较面积的大小需要用面积单位,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却能让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中有所感悟。学生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也特别深刻。

三、根据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思维、引导思维、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

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做到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习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小学数学的关键。

猜你喜欢
黑板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长在黑板上的诗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晓黑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黑板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