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的分析

2016-03-03 09:30邬学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班级

邬学敏

(奉化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 315500)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的分析

邬学敏

(奉化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 315500)

在高中时期,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暴力倾向、寻求刺激、厌学轻生等偏激心态,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方面,如果一味的采用刚性管理方式,反而会加剧学生的以上心理和行为的不良问题。在这个对于学生来说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果管理策略不当,缺乏柔性管理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从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的具体策略两方向进行分析,以期对构建更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提供帮助。

高中时期 管理策略 柔性管理 未来发展

引言

目前许多高中学校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多采用刚性管理模式,忽视柔性管理策略。在这种强硬的管理方式下,学生常常表现出老师管的越多越是讨厌老师,越不喜欢读书、不求上进。为使学校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的投身于学习中,构建柔性化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刚性化

适度的刚性管理确实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但是过分刚性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群体趋同化,学生的天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会形成班主任权威化、简单粗暴化的工作方式。对学生而言,在教师的刚性管理下,严重缩减了学生的自主时间与空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与活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成长方向也会普遍趋同。对于教师而言,刚性的管理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同时也束缚了自己。将教师定义成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因此属于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被转移到了教师的工作范围,这也意味着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学生,阻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1]。

2.高中生心理的复杂化

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呈现出内心敏感、行为极端、情绪波动大、自我意识深刻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很容易刺激到学生,使学生矫枉过正,甚至做出什么傻事来。在广西省的三江县程村中学,曾经有六名学生因为逃课被学校将姓名公布在墙上批评,导致六名学生离家出走,幸亏发现及时,并未发生意外酿成什么悲剧[2]。但是这也反映出高中学生心理是极为脆弱的。由于心理不成熟,在行为上表现出自尊心强,攻击性大,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往往会变成其加剧的导火索和催化剂。

3.师生关系的紧张化

师生关系和谐才能是教育工作更顺利,提升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和桥梁,只有在教师可以得到学生喜爱、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才能是教师更清晰的了解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进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刚性化的管理方式,拉开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在教师面前不能畅所欲言,不能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就不能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的改革策略

1.班主任激励制度柔性

时下很多高中多以物质激励的方式,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规范班主任的工作行为。但是刚性化管理容易导致教师内部关系紧张僵化从而使工作受阻,因此在这里提出班主任激励制度柔性化改革。第一,协调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是制度中加入并强化精神激励的正式度和重视程度,以设立首席班主任或评选优秀教师的方式来鼓励教师工作。第二,公平地进行物质奖励。投入与所得相等即为公平,对教师施予物质奖励是促进班主任创新意识、有利于社会竞争和组织优化的佳策。所以必须使得物质激励公平化才能是教师端正态度,提升能力、增加业绩。

2.班级管理自主化

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是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在行为上形成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能力,这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首先,班主任要在角色上进行转变,从管理者和监督者转变成协助者和咨询者。在管理班级时多咨询和采纳学生的意见,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思考学生的教育问题,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班级管理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其次,发挥班级环境的濡化作用,加强人文关怀。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的成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班级中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召开班会等形式,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3.班级管理方式怀柔化

管理方式决定管理成效,方式得法,成效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学生犯了错,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行为原因,并且加以有效的沟通和适当的激励,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理性和冷静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所以,管理班级时,可以采取评而不责,抚批结合,抑扬相辅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3]。这样才能细致入微的融入到学生中去,打消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改正错误。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采取弹性化的管理方式,留有余地,软硬兼施,善于变通,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不同的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

结语

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4]。”由此可见,柔性化管理及体现了对学生关爱,有展现了从满活力的管理智慧。要想让人脱下御寒的外衣不是用狂风去吹,而是施以温暖。因此,本文分析了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希望可以在管理高中班级的方式上能给出一些启发。

[1]王杰昌.我国中职学校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55-58.

[2]刘水国,刘新英.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职教论坛,2012,26:67-68.

[3]代国忠.浅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04:3-6.

[4]周霞.高职教育实施柔性化教育初探[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

邬学敏(1983.09--);性别:女,籍贯:浙江宁波,学历: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奉化高级中学教师, 现就读于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班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锻锤的打击效率和打击刚性
一线定位 彰显监督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