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说课稿

2016-03-03 09:30海滕雪茂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玩味一剪梅教法

杭 海滕雪茂

(1.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 404100;2.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重庆 404100)

《一剪梅》说课稿

杭 海1滕雪茂2

(1.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 404100;2.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重庆 404100)

老师们评委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易安居士经典词作的《一剪梅,红耦香残玉蕈秋》。下面我将从教学要素、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学要素:

1.教材地位:

课文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学习诗歌,起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作用。

教材诗歌部分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提供的诗歌,分别是按照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个主题择定,皆为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主题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推测作者的本意,鉴赏诗词,当从“识字品辞”做起。

选文《一剪梅》身材清瘦,意蕴饱满,因此,开个小孔,细细玩味。

2.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理科班的学生,文学思维粗重;情感匮乏,多数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诗歌是他们的老朋友,可惜仅仅是用来聊相娱乐、对付考试的普通朋友,他们对婉约词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些鉴赏技巧,但缺乏“细致入微”的欣赏。

因此《一剪梅》应该细细品味儿,或许能给学生更多启发。

3.课标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诗歌篇目的教学应当:

(1)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2)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注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

4.教学目标:

因此,我确立了我的教学目标:

理解情感,玩味字词,培养情趣

5.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和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字词的魅力、养成自主鉴赏时品味字词的习惯)品味字词饱满的韵味。

难点:(为了体验人物生活和内心,理解作品价值判断)从字词入手,发挥想象体验李清照的生活状态。

二、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学情、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讲授法:学生认识李清照,我不做详细介绍,不过,鉴于李清照南北宋之交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前后期巨大的情感差异,还有他们夫妻二人独特的交流方式,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很有必要

(2)多媒体呈现法:更为直观、感性

(3)追问点拨法:追问可以把学生较浅显的理解或片面的想象推向深刻和完整

(4)讨论法: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要让他们心灵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如此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我将设置讨论环节,让大家各抒己见

(5)朗读法:朗读有利于理解记忆、把握意境,甚至可以以读代讲

2.学法:

粗读和精读相结合:诗歌的欣赏应该采取粗读的方法来整体把握;但为了品味细腻的情感,必须要精读词句,发挥想象,仔细揣摩。

三、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

1.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费玉清的一曲悠扬婉转的《一剪梅》将我们陶醉在其中,轻拂中华历史的轻烟尘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

2.知人知事,感性认知:了解写作背景,能从感性认识上对本词有大致的映像。这一部分我将采用多媒体ppt的形式直观简要地呈现写作背景。

3.初读诗歌,整体把握:

本词为宋词经典,文辞优美,感情细腻,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多媒体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和主旨句,为深入品味字词打好基础

4.玩味文字,深入体会:

基于本词的整体把握,对一些字词进行玩味,有助于深入体验作者情感。在这一部分我组织一个课堂活动:

四到五个人为一个小组,细细品味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分享各自认为值得玩味的文字。假如学生的玩味不足以拉近读者和诗人的距离,那么教师可以预设几个经典字词的赏析。如:

从“轻解罗裳”的“轻”,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明确:首先我们要思考,何为“轻”,力道小为轻,速度慢为轻,动作柔为轻。如此1.一个颇有家教,柔弱娇羞的书香女子

2.一个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的寂寞少妇

3.一个生活失调,虚弱无力的深闺怨妇

4.一个迎风浇愁,消磨时光的情调女子

便跃然纸上!

又如:“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和赵明诚常以诗歌互答书信,既然云中只会有丈夫的书信,为何李清照还要故作迷惘,问一个“谁”呢?

明确:这会不会是一声思妇充满爱意的责问?一次委婉含蓄充满修养的撒娇呢?

再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的倒装句,似乎赋予了一封家书能催动月满的神奇能力,如此,这里的“月满”,会不会是一种内心世界深沉满足的写照?再有,明月终究该圆则圆,这便是,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

这些精妙的文字更能升华出一个其妙的思考:李清照的这种思念,一定是“纯粹的痛苦吗?”

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明确:最后教师展现自己的观点:[幻灯片]“爱的思念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的相思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的思念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因此有时“痛”即是“爽”!

5.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将课堂结束在师生情感共鸣的最高峰,余音绕梁,意味隽永。

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教学生唱。

猜你喜欢
玩味一剪梅教法
一剪梅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玩味之秋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一剪梅·初春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与黑暗分手
玩味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