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2016-03-04 20:34孙秀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比赛小学生

孙秀龙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四棚乡中心小学 吉林通化 13410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孙秀龙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四棚乡中心小学 吉林通化 134108)

小组合作令受教者于数学学习环节感知其它个体各异的思路及思维方式,不仅仅能够将彼此优势互为补充,构建知识模式,同时令受教者产生和其他个体合作能力及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数学学习效能提升,有助于受教者终身发展。文章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以供参考。

新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将其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还会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又要让小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而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实践、探究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1]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1.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教师根据自己喜好即兴对学生进行随机组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形成明确分工制度,使得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职责,很多学生只是做着与小组讨论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其次,在讨论过程中很容易演变成为优秀生个人表演舞台,而其他差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这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最后,学生只是单独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而没有进行深入的互相交流,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2]

2.学习问题设置不合理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等同于在课堂中多提问题。因此喜欢不管任何问题都要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而大多数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纯粹是为合作学习而进行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表面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一点收获都没有。

3.小组合作过程太过随意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践中,一般是由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而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讨论,而且在讨论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而不愿意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意见,只想引起其他人的关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的总结和发言大多只是个别成员的观点,从而使小组合作过程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1.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原则应该做到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小组之间应该求同,而小组成员之间要求存异。小组之间求同指的是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差不多,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正常进行;小组成员之间要求互异,目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当然,教师还应该为每个小组分配好角色,应当包括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他们之间各自有着自己的职责,组长主要负责与老师沟通,组织本组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记录员负责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心得和结论;实验员主要负责情景实验的操作;汇报员负责最后结果的汇报和展示。学生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提升。

2.通过情景创造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学生们自己拍摄的图片,而不是教师自己准备好的教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会极大提高,因为小学生的天性活泼,所以展示他们自己的素材会感到很有成就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们对三角形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们合作用三角形来造自家的房子,再给学生们分发完小棒材料后,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给自己的小组造出漂亮的房子出来,这样一个情景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这个环节结束后,教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评比完后会指出,三角形的东西比较牢固,三角形不易变形。然后让学生们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呢,同学们会展开热烈的讨论,积极发言,这种情景的创造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3]

3.利用比赛竞争的方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知识有的时候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小组成员之间会提不起经精神,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一定的比赛活动,激发各小组织成员之间的斗志和活力。面对比赛竞争,各个小组之间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比赛的过程中,各组成员相互配合,解决难题,体验获得知识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获得胜利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失利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们会对下次的知识比赛会产生期待。这种竞争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对比赛进行友善引导,小学生年轻气盛,面对比赛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教师要做好协调导向的工作,引导学生友善比赛,积极帮助学生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4]

4.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要想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为学生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要为学生解释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也是教师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而对小组合作学习制定具体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效率,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法、新思路,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做数学课堂的主人,让所有的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1]胥梅.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新课程导学. 2016(02)

[2]俞春波.浅谈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 2016(02)

[3]吴桂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07)

[4]李亚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05)

猜你喜欢
新课程比赛小学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我是小学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