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6-03-04 20:34王安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知小学生情境

王安娜

(黄花镇黄花小学 湖南长沙 410137)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王安娜

(黄花镇黄花小学 湖南长沙 410137)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极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在数学课堂的开始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尽快把情绪稳定下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做好小学数学的新课导入工作。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存在着忽视小学生认知方面的特征、导入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等限制学生发展的问题。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有相应的对策,教师可以采用直入主题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其次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来导入小学数学新课的教学;还可以在小学数学的新课导入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小学数学 新课 导入 问题 对策研究

引言

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灌输式教学的错误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效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应试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多样化的有效的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对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传统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与各位同仁共享。[1]

一、新课导入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句关于教学的名言,他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这句名言说明了导入在教学中的巨大价值。成功的导入新课程不仅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连接新旧知识的作用。一个有效的小学数学导入设计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有利于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的形成。[2]

1.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或者对立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出现在学生所处的问题情境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不相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创设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相符的问题情境,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就会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期待,使他们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学习动力,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3]

2.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环境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他们所学的知识又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把新知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情境有效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温馨、轻松的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到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或者游戏情境当中来,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使小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的导入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构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每堂课都是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教师不能仅仅为了设置新奇的导入方式而导入,而应该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导入构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让学生在导入中既加深了对旧知识的理解,又顺利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的教育时期,人们的教育观念较之以前的应试教育有了质的转变。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成败。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导入不够重视,在新课的导入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传统的导入方法过于单一,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不良影响,仍旧采取单一的导入方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欲望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充分发挥,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传统导入方式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时间把握上的欠缺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小学生们对那些刺激性较强的事物更容易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如果教师在导入过程当中忽略小学生认知方面的特点,导入用时较长,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传统的课堂侧重于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明白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在导入阶段就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

三、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实施对策

1.教师可以采用直入主题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即教师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以及要求,明确的告诉学生本节新课的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程序。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带动小学生的思维快速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来,使小学生明确的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4]

2.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来导入小学数学新课的教学。人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从应付某种困难或是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也就是说思维开始运动的起点就是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小学生可以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进行探索,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5]

3.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的新课导入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教师的导入要以旧的数学知识作为引出新知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渐进过程,由于数学新知本身就是小学生所学旧知识的一种延续和深入的发展,利用旧知引出新知的导入方法可以减轻小学生接受新知的难度、理清整体的数学思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新颖有效的导入方法是新课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新课导入过程当中要注意不能单纯为了有技巧的导入而导入,而应该注重导入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通过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创设有利于探究的良好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养成打好基础。

[1]毛永华,马静.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师,2016,(9):45-45..

[2]徐爱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34):44.

[3]徐杭红.导入是数学课堂的命脉[J].考试周刊,2015,(37):64-64..

[4]陈百香.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技巧研究[J].时代教育,2014,(16):238-238.

[5]戴莹.用精彩的导入激活小学数学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1):149-149.

猜你喜欢
新知小学生情境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是小学生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