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之探究

2016-03-04 20:3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知识科学

刘 艳

(农安县德彪小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之探究

刘 艳

(农安县德彪小学 吉林长春 130200)

成功的小学科学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学会探究,从而达到理想的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因此,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小学 科学 有效 教学方法

引言

当前的小学科学在发展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果科学教师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难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1]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

一些科学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课改的内涵,认为新课改就是换教材,科学课就是把以前的《自然》改为《科学》。还有一些科学课教师,没有重视科学课的价值,认为科学课就是让学生自由地探索科学知识,让小学生自己组织科学活动,而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尽管科学课的课堂气氛是比较活跃的,但是科学课的质量却是比较低的。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讲究和学生自主探究,都不能没有科学教师的指导。[2]

2.科学课教师队伍素质低

一些学校的科学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比较差的,专业知识也是比较匮乏的。在讲解科学课时,没有专业系统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也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科学课时,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比较低。另外,当小学生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时,这些科学课教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给他们进行深入的解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差

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落后的,使得本该富有活力的科学课堂,成了呆板的理论知识讲解课程,小学生无法感受到科学的独特魅力,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知识时很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小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极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知识。

二、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1.关注小学生的发展,激发小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是因为小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情,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内心需求,满足小学生的需要,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保护植物》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融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的开始,先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让小学生看动画片。每个小学生都是喜欢看动画片的,所以这个环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给小学生设计教学环节后,给小学生布置一个教学任务,让小学生在看完动画片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小学生在教学任务的指引下,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看动画片。在学生看完动画片后,小学生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小学生会说:“如果人们因为盖房子把树木砍光,地球就会消失,我们应该保护树木。”有的小学生会说:“如果把树木都砍光了,就没有氧气了,我们和动物都没法生活了。”有的小学生会说:“如果没有了树木,我们就没法居住了。”在小学生提出各自的想法后,教师对想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给学生引出:“大家看完了动画片,我们知道了植物对于我们是重要的,应该保护植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植物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研究植物的哪些问题。”这样小学生就会在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内容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利用动画片的教学方式,唤起了小学生内心对科学知识的喜爱之情,这样他们就能快乐、主动地学习知识。

2.注重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科学知识时,实验操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做实验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需要教师给他们制定一个全面的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然后开始亲自动手做实验。小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在探究实验中做好记录,这样对于实验的归纳和总结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可以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有效验证,这样既能巩固小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多媒体科学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广泛运用。科学课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实验的形式来展现,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节的知识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不适合采用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课件给学生展现植物根部的水与植物茎、叶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情景,可以深入的理解《植物怎样喝水》这节课的知识。在给学生讲解《昆虫》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关于昆虫活动的小视频,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知识的难度。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成生动、直观的情景,此时的科学知识不再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而是直观的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也使小学科学课呈现出巨大的活力,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独特魅力。[3]

4.开展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

小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学到科学知识,也能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小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探究活动,可以帮助自己学习科学知识,激发自己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不仅能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学习科学知识,也能拉近科学知识和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教师通过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可以为小学科学课制定出一套创新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1]周永廷.在科学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2]蔡苏珏.科学教学中培养“实证”意识琐谈[J].小学教学研究,2007(1).

[3]黄慧斌,高翔.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以厦门市教师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知识科学
蜗牛看牙医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