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2016-03-04 20:34刘晓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方式小学生

刘晓东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0)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刘晓东

(长春市九台区东湖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0)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不断提升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在全体师生的积极探索下,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讲解知识点、小学生不断的做练习加以巩固知识点的这种传统教学思维。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 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将自主探究性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对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1]

一、运用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动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探究性学习对于日常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更加活跃,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起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学生能够被允许在课堂上对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交流探讨,彻底打破以往的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生动,学生也跟着所学的知识不断的思考并且对课堂充满了期待,这样学生便会热爱课堂,热爱数学课程。[2]

2.增强综合能力,塑造良好个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而且才开始接触课堂学习,许多学生无法自觉的主动完成学习。这时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可以将学生转化成课堂中的主体。老师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同学之间对课题进行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集体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1.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自主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这样不仅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还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个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合适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学到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乘法表背诵接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开展。首先,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里面,解决数学中抽象、难解的问题;其次,要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地交流讨论当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到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各种几何图形,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采取鼓励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人性化的评价,多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批评性的评价方式,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让他们能够做得更好。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1.导入问题,自学探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探究性的问题,针对课堂上数学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本堂课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得出来的数学结论,使得学生解题思维清晰,印象深刻。

2.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独立探究指的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的数学结论,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往往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到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主题图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出来,呈列出一个式子:40+10,这时老师根据多媒体的展示图引导小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同学们,你们将会如何来将这个数学问题解答?这时,同学们将会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很快便会给出这样的计算方法:(1)将题目分成十个整数来数:40、50。(2)4个十和一个十加起来,结果等于50。(3)4+1=5,因此我们可以得知40+10=50。通过思索得出如此多的解题方法,为了对这个章节进行巩固,老师再设计一道算术题让学生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算出最终答案:50+30。

3.合作探究,主动钻研

自主探究指的是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达到探中有学、学中有探,学习探究相结合。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让班级每个学生用纸张拼出一个三角形。这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位学生所拼接的方法各不一样。在三角形拼完成之后,按照三角形的边长、面积的长度将数据填入表格之中。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各为多少厘米?他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学生们通过对自己拼接的图像进行测量、计算,同学们相互之间沟通讨论、合作交流,发现每个边长不一样的三角形其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因此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学习知识,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1]冯凡.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5(07):43-44.

[2]唐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4(05):68-69.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方式小学生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我是小学生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